孟湘禄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肺炎是临床医学上儿科中一种常见疾病,患病群体是婴幼儿,因为婴幼儿各个气管发育不够成熟,免疫功能不高,容易受到各种病源微生物的感染,从而使得幼儿产生肺炎。结合病情轻重情况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种形式,重症肺炎不但具备轻症肺炎症状,其他系统也会受到牵连,缺氧、发热等,并且此项疾病急速,变化十分迅速,抢救不及时容易引起死亡,所以临床上需要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高度重视,今早缓解幼儿症状。基于此,我院尝试在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身上实施氨溴索与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并选取近年来收治于我院的88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观察组男孩26例,女孩18例,年龄1~10岁,平均(5.26±0.72)岁,病程1~6d,平均(3.2±0.63)年,体温38.26~40.2℃。对照组男孩30例,女孩14例,年龄1~9岁,平均(5.24±2.84)岁,病程1~5d,平均(2.68±0.52)年。体温为38.6~40.2℃。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一般治疗进行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给予患者实施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1],注射剂量为10mg/(kg·d)。
观察组要基于对照组基于上给予15mg的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每间隔25min进行一次,一天实施两次,联合400mg/kg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一天注射一次。两组患者持续治疗四天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评估和分析,在整个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是否存在缺氧和酸中毒等现象进行观察,保证患者治疗期间呼吸顺畅。
对患者肺啰音、喘咳、发热、心力衰竭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肺部功能治疗进行观察,第一秒呼吸容积(FEV1)呼吸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吸气压(PLmax)、最大呼气压(PEmax),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基本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为日后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提供依据。
观察组中患者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要短一些,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住院时间对比
见表2。对照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8%,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小儿由于气道狭窄,软骨发育不够成熟,缺少弹力组织,黏膜血管比较丰富,纤毛运动功能比较差,一旦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验证,组织充血水肿就会出现宫腔变小现象,在患病期间一旦分泌物增加,那么患儿气道就会出现阻塞现象[2,3]。因此很多小儿重症肺炎,都是因为心力衰竭和窒息而死。所以,临床治疗期间一定要确保小儿气道通畅,避免患儿治疗期间出现反流窒息现象,所以此次研究对患儿实施利巴韦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氨溴索结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的观察组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对疾病治疗后进行观察,通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中患儿啰音、喘咳、发热等各种症状全部得到缓解,住院时间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对观察组治疗防范进行分析[4]。
氨溴索是黏液溶解的一种祛痰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儿上皮细胞中,提升分泌物浆液比例,减少黏液,重新激活患儿纤毛运动基本功能,从而可以起痰液排除效果。
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发挥中和病原体,激活不提功能,抗体介导细胞杀伤作用,还可以提升IgG水平,使得患儿身体应激形式下免疫功能处在保护状态,从而可以有效缓解患儿喘息程度,防止患儿出现缺氧中毒等症状,特别是可以减少患儿心肌和脑补缺氧现象,说明使用氨溴索和人免疫球蛋白滴注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避免病情,减少患儿疼痛[5]。
在实际治疗期间,患儿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等,和治疗时间以及治疗环境存在一定关系,观察组不良反应患儿少于对照组。基于此,我院尝试在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身上实施氨溴索与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并选取近年来收治于我院的88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实施氨溴索结合人免疫球蛋白滴注治疗形式效果更好,可以缓解患儿病情和重症症状,改善患儿肺部功能,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由此可见,实施氨溴索结合人免疫球蛋白滴注治疗治疗效果更加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