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忠 闫 乐 赵文霞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450000)
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常见症状,2年内死亡率可达50%。难治性腹水病人1年存活率仅为25%[1 ,2]。目前其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利尿药物、腹腔穿刺放液、输注白蛋白(Alb)、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术、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及肝移植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均有其自身局限性,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等,进而危及生命。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本病后期病机特点多为水湿停聚、气血凝滞、肝肾阴虚,依据其病证特点,化裁出健脾补肾利水方,以健脾益气,养阴利水;并联合神阙穴中药贴敷、夜间药膳形成三联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肝硬化腹水(阴虚水停证)的70例门诊或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女17例,男18例;平均年龄(58.2±7.43)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1.30±0.6)年。对照组女15例,男20例;平均年龄(56.7±6.73)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1.24±0.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2009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2010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处理》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制定[1 ,3 ,4]。诊断标准:①彩超或CT提示肝硬化,腹水;②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③排除癌性、心源性、肾源性、结核性等原因所致腹水。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中关于鼓胀“阴虚水停证”诊断标准。主证:腹大胀满,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兼证:口燥咽干,心烦失眠,时有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舌脉: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肝硬化腹水的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属证候诊断标准的阴虚水停证型;③年龄18~75岁;④自愿接受本案治疗,加入前签署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癌等肝硬化严重并发症者;③合并心血管、呼吸、泌尿、造血等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④患有脐疝及易过敏体质者;⑤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正在参加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者;⑦不愿意签订知情同意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予限钠限水、病因治疗、保肝降酶、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医三联疗法。①健脾补肾利水方,方药组成:生地黄、茯苓、山药、党参各15 g,山茱萸12 g,泽泻、冬瓜皮、白茅根各30 g,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分两次服。②利水方穴位(神阙穴)贴敷:将甘遂、芒硝、葱白、大腹皮各30 g,冰片10 g,上述药物粉碎细末,加入适量蜂蜜调匀,临用时加热,贴敷于神阙穴,外敷干荷叶,用带孔医用敷贴固定,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照射30 min,每日一次。③夜间加用药膳:在睡前半小时或晚9~10点。加餐药物:山药、茯苓、薏苡仁各10 g,鸡内金15 g,大枣3个,粳米5 g,加工成米糊150~200 ml饮用。观察周期为28d。
1.6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积分:①两组疗前、疗后中医临床症状改善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分别包括:腹大如鼓、胁肋疼痛、食欲不振、下肢水肿按照无、轻、中、重分别计为 0、1、2、3 分,各项症状评分相加即为中医临床症状积分。②检测治疗前、治疗28d后两组患者血清Alb、血清胆碱酯酶(CHE),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③超声腹水评分:依据Arroyo等人的肝硬化腹水分型,并结合临床体检及腹部超声检查,将腹水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2、4、6分。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比较 见表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B、CHE、超声腹水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见表2。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肝硬化腹水是现代医学概念,属中医“臌胀”“积证”范畴。本病多由外感湿毒疫邪、酒食内伤、情志抑郁,胁痛、黄疸、积聚经久难愈,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肾失气化,导致湿聚水生,气血凝滞,气血水互结于腹中,水湿不化,久则实者愈实;邪气不断残正气,使正气日渐虚弱,久则虚者愈虚,故本虚标实,虚实并见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其病位在肝,可累及脾、肾受损。中医认为,肝肾关系极为密切,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精的充盛有赖于肝中血液的滋养。肝肾之间,以精血能互化互养,素有“乙癸同源”“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之说。基于此理论,形成了健脾补肾利水方,方中生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生山药补肝益脾,化生精血;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并可防地黄之滋腻;白茅根清热利尿;冬瓜皮利尿消肿;党参健脾益气;诸药共奏健脾益气、温肾化气、养阴利水之功。
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利水方神阙穴位贴敷有较强的利水作用[5-7],其中甘遂泻水逐肿,消肿散结为君;芒硝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为臣药助君药以泻下逐水;葱白、大腹皮为佐药,通阳散寒,行水消肿;冰片消肿解毒为使药;全方共显峻下逐水之效,再以神阙穴为枢纽,能较好地消退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量,减小腹围。临床应用中当留意患者是否患有脐疝、局部疮疡等,同时首次敷药时间不易过长,防止出现局部皮肤过敏。而夜间药膳可有效提高血清Alb、前Alb、CHE水平,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营养状态。
本研究应用健脾补肾利水方联合中药利水方神阙穴位贴敷、夜间药膳的“中医三联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能有效减轻患者腹大如鼓、胁肋疼痛、食欲不振、下肢水肿等临床症状,并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该方案能有效减少肝硬化患者的腹水量,提高Alb水平,增强肝硬化残余肝细胞合成功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及Alb合成不足,其疗效亦优于单纯内科基础治疗。综上所述,“中医三联疗法”为该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