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肝硬化腹水及黄疸的诊治思考

2020-07-29 02:54宗亚力徐如龙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温阳三焦腹水

宗亚力 陈 勇 徐如龙

1.南昌市第九医院 (江西 南昌,330002)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笔者有幸师承中医肝病泰斗关幼波的弟子陈勇教授,现将1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8年诊治经过,根据中医主要治法调整,按3个不同阶段(腹水合并黄疸、腹水消退后残留黄疸、残留黄疸合并瘙痒),分一诊、二诊、三诊进行介绍,旨在归纳肝硬化腹水及残留黄疸的诊治,分析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4岁,钢铁厂工人。因发现HBsAg阳性20年,乏力1年,再发并腹胀、尿黄1周于2011年3月21日入院。入院诊断:①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脾功能亢进;② 慢性糜烂性胃窦炎;③ 慢性糜烂出血性贲门炎;④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入院后给予保肝、改善微循环、抗病毒、抑制胃酸、提升白细胞、利尿、降低门静高压、支持等治疗。2011年4月11日予脾部分动脉栓塞术,术后行对症止血及预防感染等治疗。患者脾功能亢进好转,症状缓解,但仍存在少量腹水,于2011年5月15日出院。出院后继续给予抗病毒、保肝、降低门脉脉压、利尿等治疗,血常规恢复如常,但仍存腹水及残留黄疸,故转诊于中医科。

2 中医临床诊治思维过程

2011年5月23日 一诊:面色晦暗,目睛微黄,腹大如囊,食后稍有腹胀,上腹不适,无发热,稍渴喜温饮,偶畏风寒,四肢偏凉,下肢稍肿,尿量稍减,尿色赤黄,大便黄软,解便黏滞不爽,舌淡红,苔厚腻,脉沉弦细。肝功能:总胆红素78.0 μmol/L,直接胆红素33.5 μmol/L,间接胆红素44.5 μmol/L。中医诊断:鼓胀病,脾阳亏虚,气血不足,气滞湿阻。治以健脾温阳益气,理气化湿利水。用药如下:生黄芪60 g,党参、泽兰各20 g,白术15 g,茯苓皮、生苡仁、车前子、茵陈各30 g,猪苓、炒泽泻、桂枝、防风、滑石粉、大腹皮、防己、生牵牛子、乌药各10 g,干姜、黑顺片、木香各6 g。1剂/d,水煎2次,每次煎成150 ml混合后分2次服。

按:此阶段为腹水合并黄疸,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中医为鼓胀病,肝脾肾俱虚,三焦通调水道不利,气、血、水互结为患。治疗上以扶正为主,逐水为辅,扶正多以补气养血为基本原则,气足血行而水化[1]。脾气虚弱,中焦气机不畅,故食后腹胀;气虚及阳,脾阳亏虚,故畏风寒,四肢偏凉,喜温饮;阳不化津,故下肢浮肿;气血亏虚,不得上荣头面,气虚血滞,故面色晦暗;气虚血滞,水湿不化,气、血、水互结,故腹大如囊;气滞湿不化,故大便黏滞;苔厚腻为内有水湿,脉沉弦细为气血不足兼有气滞之象。方药中生黄芪补气扶正以帅血行,能走皮肤之湿而消肿,并以党参、白术、茯苓、苡仁、大腹皮等健脾运湿;命门之火是三焦之气运行的原动力,附子大辛大热,归心、肾、脾经,配干姜、桂枝加强其温阳化湿之力,温命门以助三焦气化,疏利三焦以行水;气虚则血无以行,生黄芪、党参、白术、干姜、黑顺片、桂枝温阳益气健脾调中,补气养血,有助于提升白蛋白;血滞则气机受阻,气血不行则水湿难化,乌药、木香、泽兰行气活血,可软坚改善微循环;猪苓、炒泽泻、车前子、滑石粉、防己、生牵牛子利水祛湿,降低门脉压;兼以防风祛风除湿,使湿从表而解;茵陈清热利湿退黄,除残留湿热。此方药用意:脏腑三焦俱调,健中阳助脾运、温肾阳助气化、调三焦助水行。

2011年8月12日二诊:自觉肢凉及畏寒好转,食纳稍好,食后未感腹胀。现面色晦暗,目睛微黄,尿色赤黄,大便粘滞不爽,舌淡红,苔腻稍黄,左脉关弦尺沉。 总胆红素67.0μmol/L,直接胆红素22.3μmol/L,间接胆红素44.7μmol/L。病机为湿瘀化热,治以解毒化湿、健脾和血。方药如下:蒲公英、板蓝根、茯苓、金钱草、淫羊藿各15 g,败酱草、赤芍、小蓟、白芍各30 g,酒黄芩、炒白术、猪苓、炒泽泻、泽兰、延胡索、滑石、仙矛各10 g。1剂/d,水煎2次,每次煎成150 ml,混合后分2次服。

按:此阶段为腹水消退后仍有黄疸。经一诊温阳益气处理后,阳气回复,故肢凉及畏寒好转,脾阳渐复,食纳稍好,脾运渐复,食后未感腹胀,左脉尺沉为仍有虚象;面色晦暗,左关脉弦,为久病仍有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目睛仍黄、尿色赤黄,大便黏滞不爽,苔腻稍黄,为仍有湿热之象。“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2],用蒲公英、板蓝根、败酱草、酒黄芩、金钱草清热解毒祛湿,去除化热之象;“治黄必活血,血活黄易却”,用赤芍、小蓟、泽兰、延胡索、白芍活血凉血和血,血活气行助化湿;“治黄要化痰,痰化黄易散”,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又易被湿所困,治痰实为治脾,用炒白术、茯苓、猪苓、炒泽泻、滑石健脾利湿,脾健湿自除;淫羊藿、仙矛温补脾肾之阳使脾运逐健以助化湿,且反佐以防苦寒伤阳。

2012年4月12日三诊:上方调整服药后,大便黄软,未觉肢凉及畏寒,未感腹胀,食纳好,未诉口干,头面瘙痒及易生疙瘩,阴囊潮湿,面色有华,目睛微黄,尿色赤黄,舌淡红,苔薄黄腻,左寸浮关弦。湿热蕴结,湿热上蒸头面。治以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解毒。苦参、荆芥、防风、丹皮、酒黄芩、酒大黄、僵蚕、莪术、川牛膝各10 g,连翘、蒲公英、茵陈各15 g,姜黄、蝉蜕各6 g,丹参20 g,赤芍30 g。1剂/d,水煎2次,每次煎成150 ml分2次服。

按:此阶段为残留黄疸合并瘙痒。经二诊继续补肾健脾处理后,脾运得健,故未觉肢凉及畏寒,中焦气机通畅,食纳良好,未觉腹胀;正气渐复,气血调和,故面色有华;4月为春夏之季,阳气渐复,湿邪易随阳上升,化热上浮于头面,故头面瘙痒、易生疙瘩,左脉寸浮为湿欲从表解之象;阴囊潮湿为肝经亦有湿热。头面瘙痒,易生疙瘩,风能胜湿,祛除诱发肝病黄疸的诱因,瘙痒自消[3],故使用苦参、荆芥、防风、连翘、蒲公英、酒黄芩、僵蚕、蝉蜕祛风除湿解毒,因势利导,使湿热从表而解;用酒大黄、川牛膝、姜黄、丹皮、莪术、丹参、赤芍凉血活血,血行风自灭;兼以茵陈清热利湿退黄,解肝经湿热。上药合用活血祛风除湿解毒。

患者8年来每月复诊,经以上3个阶段治疗后,面色有华,精神状态及食纳良好,生活如常,照常上班,多次复查肝功能无明显异常,未有腹水。

3 中医诊疗体会

肝硬化腹水及残留黄疸是临床治疗疑难点,由此医案可见在腹水阶段采用温阳益气活血利水[1],黄疸反复难退阶段采用关幼波“治黄三法”[2],合并瘙痒时采用活血祛风解毒,结合此医案有如下几点思考。

《素问·调经论》“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此案在一诊(腹水合并黄疸阶段)遵循气血辨证,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为主法,调和气血;正如“审证必求因,当在气血寻;辨证明病机,气血为主题;治病必治本,气血要遵循”[4]。《临证指南医案》强调“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也”,肝喜滋柔宜养,宜补肝体助肝用,在腹水患者中多有正虚,重视“和”法,调和气血,调和阴阳,调和肝脾。

风药味薄气轻,辛散而升发,灵动而善行,具有行气、活血、升阳、助补、解郁、制亢之用,顺应肝之生理,制约肝之病理,能对肝脏发挥调理之用,具有柔肝、养肝、平肝、散肝、泻肝、补肝之效[5]。针对黄疸的病因病机,在辨证组方中,适当加入风药,能取得较好疗效,可起发散透邪、燥湿化痰、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之功用[6]。风通于肝,祛风除湿解表,祛风法也同和血、解毒、健脾法共为治疗黄疸的基本法则。此案患者经温阳益气活血利水处理后,腹水消退,但黄疸无明显变化,经活血解毒、健脾化痰处理,黄疸稍降,患者正气渐复,湿邪渐化,且春夏之季,阳气渐复,阳气蒸腾湿邪上达头面及躯表,此时因势利导,由表透达湿邪。如表1所示,从2012年4月起加用部分风药(祛风解表)后,黄疸指标多次达正常,可见风药对黄疸治疗有作用[3]。

表1 中医诊治阶段患者胆红素变化比较 ( μmol/L)

肾脾两脏先后天互助,临床中常补先天命门以助补后天脾阳及脾气,肝硬化腹水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三焦为气血水湿运行通路,中焦为其斡旋之枢纽;此案腹水阶段有健脾行气利水之意,正如“调理脾肾肝,中州要当先”[7]。肝脏的各种生理功能,无论是生发、疏泄、运动都和气血密切相关。生理病理上脾与气血的关系也甚为密切,一切气血不足之证的施治均离不开调理脾脏,以益其化源。正如《医林绳墨》曰:“脾胃一虚,则脏腑无所禀赋,百脉无所交通,气血无所荣养,而为诸病。”脾易受湿扰,脾气虚多可导致湿邪困阻。湿邪易阻气机,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出入功能[8],相互联系可致肝脾同病。故“小病调气血,大病燮阴阳,总以脾胃为旨归”,调理气血阴阳,均需从调理脾胃入手,不无道理。以脾胃中州为先,在一诊及二诊阶段均有体现,调理脾肾肝的气血阴阳,湿、毒、痰、虚、瘀均顾,腹水及黄疸则渐消。

猜你喜欢
温阳三焦腹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肉鸡腹水咋防治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亥时调“三焦”,养生效果好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再见初恋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