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摘要:应用文写作是高校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从事各种技术工作所必需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应坚持以“实用”为导向,既是“学以致用”精神的基本体现,又是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经验,探究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如何坚持以“实用”为导向。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实用;导向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材编写突出教学致用
每一个课程都有相应的教材或教学大纲,应用文写作教材是教师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蓝本,教材的建设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针对高校大学生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安排,大学生应用文写作教材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李沉碧主编的《经济应用文写作》(21世纪高职高专经济管理专业规划教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的《应用写作》等。
这些教材系统地阐述了应用文写作的一般原理和写作规则。以“教学致用”为宗旨、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门别类地介绍了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公文、书信应用文、事务应用文、法律应用文、礼仪应用文、新兴常用应用文等几大文体,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从这些教材的编写特点不难看出,一年比一年更突出应用文写作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效果受到普遍肯定
应用文写作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学习和教学的评价,大概90%左右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持肯定和认可态度,并保持较高热情,也有极少数学生评价一般或不接受,表明尚有部分学生还不适应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
从教师角度来看,许多从事应用文教学的教师认为,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发言踊跃,积极参加课内课外的实训活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主动、进步明显。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对一些应用文表示枯燥无味,表现出厌学情绪。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体现应用文本质属性
目前,大多院校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即对教材中的范例进行解析和讲评,对应用文的要素进行展开分析,从而让学生应用文中各种文体的基本写作要求,体现应用文写作的本质属于,即让学生“受用”,甚至“够用”。
当然,相比以往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而言,当前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还是在不断完善和创新的,并结合当前社会生产实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以“实用”为导向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应用文写作教学,要适当地把握时代信息的脉搏,顺应语义在特定环境下的意思,特别是当前,信息发展迅猛的社会,如果在应用文写作中还是照本宣科,没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显然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从而产生厌学、逃学的想法。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务必做足功课,列举一些具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在授课中能结合部分学科背景知识、开拓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结合专业案例进行教学,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要拓宽学生视野
通过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建设,构建“网上应用写作教学平台”,形成课堂讲授与网上互动相结合、在校学习与毕业后的延伸性学习相地合的写作“大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应用文写作中,通过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视频,在让学生精神情感和道德情操得到一次洗礼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颁奖词”的精妙,比如给
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通过对这些颁奖词进行适当地讲评,在学生们应用文写作水平迅速提升的同时,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三)应用文写作教学要着眼学生长远发展
当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样的至理名言,并提出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
应用文写作教学需要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致力于学生发展成长为对现代社会有用的人才,要打破理论考试的传统,把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并且引入加分项,把学生参与各种比赛、社团活动,发表文章的情况作为考核的加分项,有效实现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践的衔接。真正体现课程考核的开放性,将能力培养向学生的自觉行动引导。“学以致用”思想指导应用文写作教学,实际点讲,对于学生未来就业、工作起到积极作用;长远来看,是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思路,健全学生成才观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子典,李硕豪.应用写作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9,12.
[2]朱林春.如何提高职校应用文教学的质量[J]. 职业教育研究. 2005(12) [3] 劉欣. 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例谈[J]. 教育探索. 2011(01)
[3]何芸.点燃兴趣 以用促学——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0(01)
王茜 江西警察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