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春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躯干运动对脑卒中坐位倾斜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脑卒中坐位倾斜综合征患者3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选择性躯干运动的方法,训练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Burke倾斜量表(BL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10天治疗,两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BL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改善幅度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躯干运动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坐位倾斜综合征患者的平衡功能。
【关键词]脑卒中;倾斜综合征;躯干运动
[中图分类号]R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116-01
倾斜综合征(pushersyndrome,PS)是脑卒中后出现的一种姿势控制障碍,表现为患者在所有体位下均将重心倒向偏瘫一侧,对被动矫正其姿势均产生抵制[1]。倾斜综合征常导致患者心理紧张,跌倒风险增高,以致患者不敢轻易移动自己的身体,使得患者康复时间延长。脑卒中患者坐位练习是床上平卧位练习的提高,立位练习的基础,坐位练习的效果决定患者离床站立、行走功能恢复的质量。因此康复治疗师要重视脑卒中患者的坐位训练为患者尽早离床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研究探讨选择性躯f运动对脑卒中坐位倾斜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发现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脑卒中坐位倾斜综合征患者3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55.72±8.63)岁;病程(4.56±1.35)天。对照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54.67±8.84)岁;病程(4.77±1.42)天。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研究的可比性。此外,两组在治疗前的Berg平衡量表(BBS)、Burke倾斜量表(BL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也具有可比性。
人选标准: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符合倾斜综合征判断标准[3];患者视觉功能正常;无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标准:以前有过脑卒中病史而遗留运动功能障碍;视野缺损、偏盲等视力障碍;有认知障碍不能执行指令。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包括大关节活动训练,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每日训练40分钟,每天1次,连续10天。观察组加用选择性躯f运动训练,具体方法如下:(1)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嘱患者非偏瘫侧手往前上方触摸治疗师的手,治疗师另一只手触摸腹肌,促进腹肌收缩。(2)患者体位同前,患者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治疗师通过有节律地向两边运动患者的膝而促进其髋外展和内收,然后两腿交换。(3)患者坐位,。上肢放在桌上,双足平放地面,治疗师站在患者后面,一只手臂放在患者前方下部肋骨,帮助患者腰部完全弯曲,另一只手放在患者肩胛上,帮助其屈曲胸椎。接下来治疗师把放在肋骨的手移到患者胸骨处,另一只手移到背部胸椎明显后凸部位,稳定加压使其向上伸直。(4)患者坐位,双手自然下垂,治疗师蹲在其前面,两手分别放在患者骨盆侧面,促进其有节律性前后运动、左右摆动,促使患者选择性地屈伸腰椎及身体重心转移。
13评定标准
(1)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共14项,总分56分,得分越高,平衡功能越好.<40分预示有跌倒危险。(2)Burke倾斜量表(BLS)评分:共5项,得分0-15分,>2分有倾斜倾向。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0天后由同一位治疗师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I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灭±s表示,采用计量资料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10天治疗,两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L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倾斜综合征的发生通常与丘脑后核、岛叶皮质、中央后回、额下回、颞中回和顶叶的病变有关[4],患者表现为找不到躯干中立位的感觉,控制不住身体的重心,严重影响坐位、站立平衡。姿势控制及躯干肌训练是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有效方式[5]躯干的稳定训练对倾斜综合征患者姿势控制尤为重要[6]。躯干是连接上肢、下肢的枢纽,躯干控制是人体运动的关键。通过选择性躯干运动的训练,增强患者本体感觉,改善患侧腰背肌群、胸腹肌群低张力状态,激活患侧躯干伸肌,减轻患者重心转移的抵抗程度,有利于改善患者坐位平衡功能,为下一步站立、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使用选择性躯干运动的方法,治疗师能够在康复治疗中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异常的姿势,刺激低张力的躯干肌群活动,给患者提供正确的触觉、运动觉输入,让患者感受到躯干运动时重心的转移,为大脑建立良好的运动反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BBS和BL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坐位倾斜综合征患者运动平衡功能。同时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BL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选择性躯干运动对脑卒中坐位倾斜综合征患者的坐位功能改善较常规康复方法更加有效,值得临床借鉴。由于本研究样本例数较少,其作用机制需要今后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Lee JH,Kim SB,Lee KW,etal.Somatosensoryfindings of pushersyndrome in stroke patients. Ann Rehabil Med,2013,37(1):88-95.
2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J]中国现代神经病杂志,2012,27(3):200-201.
3PatriciaM,Davies,著,劉钦刚,译循序渐进偏瘫患者的全面康复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344.355.
4 Bernhard B,Jelena J,Wibke MF,et al.Pusher syndrome:its corticalcorrelate[J].Neurol,2012,259(2):277-283.
5邵印麟欧阳迎周立晨等姿势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足底压力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改善的影响河北医药,2018,40(3):389-392.396.
6张乃国,周伟宏,王海波.视觉反馈联合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中国康复,2018,33(4):2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