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及对血清IL-6、CRP、TNF-a水平的影响

2020-07-28 08:58罗建刚陈波叶丽娴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效果

罗建刚 陈波 叶丽娴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及对血清L-6、CRP、TNF-a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与阳春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30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纳入A组,另外30例接受腹腔镜复位手术的患者纳入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血清IL-6、CRP、TNF-a水平。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正常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少于A组(P<0.05),且血清L-6、CRP、TNF-a水平均低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显著,患儿术后康复快,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更快。

[关键词]:腹腔镜复位手术;小儿肠套叠;效果;炎症因子水平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109-02

肠套叠是小儿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导致小儿肠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疾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腹痛、便血等,如果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引发肠穿孔、肠坏死等更为严重的症状[1]。由于儿童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在治疗该疾病的手术方式选择上需要更加谨慎,这也成为了临床医护人员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2]。本文将对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及对血清IL-6、CRP、TNF-a水平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与阳春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30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纳入A组,另外30例接受腹腔镜复位手术的患者纳入B组。A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15±1.26)岁。B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5.43±1.1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展开比较。

1.2方法

A组: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在患者右上腹皮纹处进行切口,逐层进腹,寻找其肠套叠头端,将其托出切口外,对远端结肠套叠头部位进行挤压复位,最后逐层关腹。

B组:采取腹腔镜复位手术。具体为:患者平卧,将其腰部垫高,根据手术需要对手术床位置进行调整。在其肚下缘将5mmtrocar置人,将其作为腹腔镜的观察孔,并在左侧腹直肌外缘上腹与下腹处分别将5mmtrocar置人,将其作为操作孔。主刀位于其左侧。选择完好的肠钳,寻找其肠套叠头端,使用2把完好抓钳进行交替挤压,结合牵拉近端小肠或阑尾复位肠套叠。复位好以后进行仔细检查,探查起套点周围肠管腔内是否存在占位、肠重复畸形等等。若发现是继发性肠套叠,将脐部切口扩大,并将病变的肠管拖出切口后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血清IL-6、CRP、TNF-a水平。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正常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以及治疗前与治疗后l周的血清IL6、CRP、TNF-a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灭±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X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正常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少于A组(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IL-6、CRP、TNF-a水平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清IL-6、CRP、TNF-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血清IL-6、CRP、TNF-a水平均低于A组(P<0.05),见表2。

3讨论

肠套叠是小儿外科中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相关研究中指出其发病可能与儿童的年龄、性别、病毒感染、机体免疫状态等有密切联系[3]。胃肠道功能如果出现紊乱,那么肠管将会发生痉挛,舒张功能出现障碍,便可能引发肠套叠[4]。与此同时,由于免疫炎性反应会对肠道平滑肌的运动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也会影响到胃肠道功能,起到主要作用的炎症因子有血清IL-6、CRP、TNF-a,所以这些炎症因子的水平能够反映出机体阴性反应的具体状况,其水平随着炎性反应的缓解而降低[5]。在本次研究中,与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患儿相比,接受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的患儿,其手术时间、正常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更少,且血清IL-6、CRP、TNF-a水平均更低。表明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显著,患儿术后康复快,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更快。

开腹手术是肠套叠的传统手术,该手术的相关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并且操作简单,患者经济压力较小,但是由于该种手术对患儿的身体伤害较大,术后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儿术后的康复有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多种手术中得到了重用。该技术用于肠套叠手术具有多种优势,第一,微创,该手术的切口较小,有利于患儿术后更快恢复。第二,手术切口感染可能性较小。第三,在腹腔镜下,手术操作者能够更清楚、直观的观察到患儿腹腔内的具体情况,对病情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第四,由于使用腹腔镜后冲洗更为方便,降低了患儿术后发生肠粘连的可能性。第五,该手术对患儿身体伤害较小,避免了因为机體的应激反应,而影响到愈后,手秫后的康复时间较短,能够更早的进行下床活动,避免了肠梗阻等并发症[6]。

综上所述,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显著,患儿术后康复快,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更快。

参考文献:

[1]孙俊,徐伟珏,吕志宝,等.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5):422-424.

[2]陈波,张亦鹏.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1):74-75.

[3]聂向荣,刘艳红,武剑磊,等.腹腔镜复位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肠套叠对患儿血清IL-6及TNF-a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0):81-82.

[4]赵逢华,巩芳,耿直,等.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加空气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19):77-78.

[5]赵逢华,巩芳,耿直,等.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加空气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19);77.

[6]周学武,沙永亮,郗琦等.经脐入路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6):456,459.

作者简介:罗建刚,男,1977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族;籍贯:江西宜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麻醉科临床工作及研究;职称: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效果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当上课忘了带笔……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小画匠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慢跑是有成果的
巧手DIY家用吊灯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