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明 廖明炜 方静瑛 黄诗茵 侣丽萍 刘颖 曲琨
[摘要]目的:观察三黄降糖汤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清远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共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三黄降糖汤口服。15天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糖值变化。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三黄降糖汤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症状,降低血糖,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拟三黄降糖汤;糖尿病;中医证候积分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100-02
糖尿病已成为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早期症状不明显时容易被忽视和低估,但其病情呈渐进性,逐渐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可显著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寿命,我国现约有1亿人罹患糖尿病,其中95%是2型糖尿病。中医药在消渴病洽疗中疗效确切,尤以改善症状效佳。我科自拟三黄降糖汤治疗消渴病获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清远市中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消渴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具有烦渴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气短乏力、或尿有甜味等症者。
西医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11.1mmol/L)或者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126mg/dl(7.0mmol/L)或者0GTT2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11.lmmol/L)。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者。②病程不限。③年龄18岁以上。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18岁以下者。③受试者不愿意参加试验。④研究者认为不宜进行临床观察者。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降糖:盐酸二甲双胍(格华止)0.5克,每天3次,餐中服;格列美脲2毫克,每天1次,早餐前服。根据血糖情况适当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三黄降糖汤口服,三黄降糖汤组成:黄芪30g、太子参15g、山药20g、黄精(酒)20g、枸杞子20g、女贞子l5g、五味子10g、沙参15g、黄连10g、地黄15g、丹参20g、川芎10g、桂枝6g,中药饮片煎煮内服,日一剂,分2次服用,每次200~300ml。两组均常规监测血糖、饮食控制和运动。15天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两个疗程后总结疗效。
1.6观察指标及方法
(1)安全性观测:临床上应密切观察可能的不良反应症状,
包括全身不良反应及胃肠道不良反应,还应记录是否需要停药,是否采取措施。②舌质、舌苔、脉象。(2)疗效观测:①主要症状:烦渴多饮、多飨、多尿、身体消瘦、气短乏力等症者。②检查:监测血糖,治疗前及治疗后查糖化血红蛋白各一次。(3)观察方法:①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要求,如实记录病例报告表。②于就诊时,治疗后每个疗程各记录一次病状,体征和血糖等。③观测期间不得加用抗菌药物等治疗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
1.7疗效判定标准
1.7.1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40%,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超过治疗至6.2%以下,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3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2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1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1.7.2主要检测指标(血糖)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可发现也及餐后2小时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40%,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至正常,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30%。
有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2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1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
无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应分别进行疗效评估。
1.7.3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方法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减少70%。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积分减少30%。
无效:临床症狀、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少不足30%。
按照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n)=[(疗前积分疗后积分)二疗前积分]x100%
1.8统计学处理
分类资料用X?检验或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者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未满足要求者两样本均数用Wilcoxon秩和检验,自身前后对照比较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用两样本比较Wilcoxon秩和检验(校正)和多组比较的Kruskal-Wallis检验。
2结果
2.1不良反应通过观察,有2位患者在晨起空腹服用三黄消渴合剂后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进食早餐后症状缓解,有1位患者在服用三黄消渴合剂后出现大便稍稀烂,其余患者在临床上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见表1)
如表1所示,治疗组显著改善50例,显效率83%,对照组显著改善15例,显效率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值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較(见表2)
如表2所示,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中医症候积分值进行比较,结果说明两组均能有效地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一种疾病。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消瘅”。口渴引饮为上消;
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漫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三消)。《素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消渴,不论是燥热还是阴火,不论是血虚还是气虚,不论是内损还是瘀血、浊毒所致的消渴,都是因肾气虚弱、固摄无权所致。肾之阴阳精气俱损,封藏失职,精微下泄;肾阴亏耗,不能制约火热而火热更甚,壅塞三焦,阻滞气机,扰动心神,致脏腑功能失调进一步加重[1-6]。若气机郁积体内,致瘀,日久化火,火灼阴津而成消渴。肝病致消渴与血瘀关系密切,又如《灵枢五变》中提到:“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瘀血在消渴病起病方面是重要因素之一,阴虚日久就有向血瘀转变的倾向,阴虚日久亦可以导致血瘀[7-13]。在消渴病的发生中,肝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肝经郁热。至于其他病因,又有:“饮潘孛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胃热炽盛,消灼津液,则舌燥渴饮;肺受热伤,津液不布,直趋膀胱则多尿[14-19]。
由此可见,消渴病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相互影响。其中,尤以肾最为重要。本病发病后病程日久,为慢性病,久病必虚,以气虚为主,加之脏腑亏虚,脾肾亏虚,阴津渐耗而化生不足,共铜导致病机以气虚为本,阴虚为标,结合岭南气候,在消渴中以此证多见,因此在治疗上以扶正为主,以健脾益肾、益气养阴、活血化淤为法,拟三黄降糖汤。
本方证由脾肾亏虚、气阴两虚,阴津不足所致,方中黄芪、黄连、生地黄、太子参、山药健脾益气生津为君;黄精(酒)、枸杞子、贞子、五味子补肾益气养阴而为臣;佐以沙参清热润燥,滋阴降火;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桂枝温通阳气。本方通过健脾益肾、益气养阴、活血化淤的协同作用,改善运化功能,调整阴阳,推陈出新,安和五脏,使机体阴阳渐趋平衡,达到治疗消渴的目的。
本研究发现,三黄降糖汤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且安全性良好,不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下一步将考虑制成院内制剂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潘相安.消渴病因病机探析及调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3):560~562.
[2]陈冰.消渴病肾病病因病机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6):83~84.
[3]马建红,李雅坤,高颜华,王延丰.从瘀浊热探讨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9):3~4.
[4]张海燕,高中祖.消渴病从痰湿论治[J].江西中医药.2007.38(293):23~25.
[5]金政男.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病机初探[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9).
[6]班文厚.消渴病标本虚实辨解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2):145.
[7]叶云瑶,吴同玉.浅谈“从瘀论治"消渴病理论基础[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0):41~42.
[8]王秀秀.李显筑从瘀血论治消渴病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5):252~253.
[9]王冰梅,杜丽坤,韩美子.马建教授辨治消渴病思路探析[J].中医药学.2014.40(3):121~122.
[10]马宇.施小墨先生治疗消渴病用药探析[J].中医药导报.2007.13(8):10~32.
[11]李然伟,徐冰,张其慧,等从“阴虚与血瘀”理论探讨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卒中的病机及治疗原则[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3):419~421.
[12]赵坤,牟淑敏浅述仲景论治消渴病常用治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3):102~103.
[13]吴喜喜,柴可夫.从六郁论治消渴浅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2):10.
[14]张海燕.《黄帝内经》对消渴病的认识[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239~1241.
[15]仝小林,柳红芳糖尿病早期“六郁”病机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7):447~449.
[16]张麩颖.《金匮要略》对消渴病并发症的认识[J]河南中医.2005.25(10):6~7.
[17]王会梅,徐桂华,王丹文消渴病古典医籍文献梳理浅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3):19~20.
[18]程汉桥.《内经》中有关消渴病的认识探析[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3):134~135
[19]马宏斌.滋阴润燥生津法在治疗消渴病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19(3).
作者简介:梁建明,男,1962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民族:汉族;籍贯:广东清远;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内分泌疾病研究;职称: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