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探究

2020-07-28 09:02刘艳
法制与社会 2020年19期
关键词:网络素养网络舆情高校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大学生 网络素养

作者简介:刘艳,宁夏大学党委宣传部理论教育与校园文化科副科长,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宣传思想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057

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由此而衍生的丰富媒介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平台和表达个人利益诉求、发表观点的多种渠道。当代大学生作为与互联网共成长的一代,互联网已成为其学习、生活、社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因其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对客观事物的判断缺乏理性支撑,善于借助互联网的匿名性、隐蔽性特点尽情地发表自己针对某事某物的看法、观点或发泄自我情绪等易成为网络舆情主体。而高校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一旦發生网络舆情极易成为舆论的关注点。要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就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要紧紧抓牢网络育人新阵地,实现线下实践育人与线上网络育人的有效结合,从而推动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构建。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和特点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

高校网络舆情是网络舆情发展在高校的具体反映,是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网络平台或校园网络空间内,通过多种多样的互联网渠道对其所关心的或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件、政策、新闻等表达的个人看法、意见、态度、情绪,从而汇集而成的信息集合。 高校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主要有舆情主体大学生、舆情本体即舆情内容、舆情客体公共事件及舆情空间。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情绪化表达。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主体是大学生,其身份相对普通网民具有特殊性,但同时他们又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群体。大学生因其呈现低龄化、受教育程度较高、易于接受并尝试新鲜事物、探索心和好奇心较强、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愿望、时间充裕上网频率较高等特点活跃于互联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丰富的媒介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渠道来获取信息,他们对媒介的熟练掌握也为自己搭建了更多凸显话语权的平台。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学生因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完全成熟,所以他们通过媒介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更多的体现了一种情绪化表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方面学生针对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校园管理制度、评奖评优评先等,不假思索的进行抨击现有制度的不公平或讨伐某种结果产生不合理性,在没有掌握客观事实的情况下一味地发泄自身的不满情绪从而对身边其他同学造成误导甚至形成负面舆论,而媒介本身对信息审查并不严格助长了这类信息的蔓延,从而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另一方面大学生因社会经验和阅历的不足,容易掉入虚假信息和错误思潮的陷阱,从而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转发不实消息或发表具有诱导力观点引起网络舆情,容易将所在高校置于舆论的漩涡。

2.多元化内容。大学生因其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衍生的关注内容和领域也是多元化的,涉及政治、文化、情感、科研、社会热点、校园生活、师生权益等等,他们通过相应地媒介平台对相关事件进行观点表达或情绪化宣泄,也正因为大学生群体在文化观念上有着更强的开放性,更容易受到非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在内容上也呈现出多元性。

3.即时化传播。多样化媒介载体加速了网络信息的即时传播,各类媒介平台的低门槛注册为大学生表达利益诉求和情绪宣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方面随着网络设施的发展完善,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方式更加迅速便捷、多样,大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软件、新闻客户端、交友软件等以不同形式发布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转载、评论等。一旦某个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就会在“一触即发”的信息传播模式下,以几何倍数的增长在短时间内迅速覆盖整个网络。另一方面大学生受教育背景相似,关注点趋同,他们很容易对同一个事情产生类似的看法和观点,达成共情,从而推动网络舆情的大范围快速传播。

4.迟滞性应对。网络的虚拟性和用户的匿名性增强了网络舆情爆发的不可控性,加之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未组建网络舆情监控与处置的专业性团队,在舆情的应对上仍然以监测响应为主,提前主动预测预防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检测软件设置关键词进行自动监控,并不能实现网络舆情监控的无死角全覆盖,因而当高校网络舆情出现的时候舆情已经在网络上扩散和发酵。目前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取向是线上监控-线下调查处理-线上回应,而用户的匿名性和渠道的多元性为线下的调查处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导致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的时候可能错过最佳时机,出现应对迟滞。

5.失衡性担责。高校在网络舆情环境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一旦发生网络舆情,社会公众舆论导向会更倾向于相对的“弱者”,高校在网络舆情中的话语权有限,其舆论话语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校内网络平台,却承担着与之不匹配的无限化责任。如高校大学生在网络发表不当言论社会公众会转移攻击点,指责高校作为育人机构没有发挥教育的作用,管理失责、价值观导向有误等。作为网络用户的大学生,其在网络平台的发言成本非常低,即便因为不当言论引发舆情高校也会宽容性处理,以教育和引导为主,惩罚为辅,所承担的代价相对较小。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网络价值观尚未成型

当前社会价值观多元,高校大学生因其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极易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而出现信仰模糊、责任感缺乏的问题。互联网在丰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对其网络价值观的塑造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被动消极地接受网络信息,缺乏主观思索和判断,碎片化方式获取网络信息,缺乏纵向深度和横向完整,同时对网络的使用更多的是满足娱乐的需求。

在泛娱乐化司空见惯、流量至上的今天,有些自媒体为了追逐利益,对网络内容进行无底线的炒作进而传递出颠覆传统认知的价值观,而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会真切的影响到互联网中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容易受到影响发表不成熟、甚至偏激的话语,为扭曲的价值观肆意在网络传播搭建舞台。

(二)网络成瘾严重

当代大学生作为“电子土著”,是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不断演化升级成长起来的,逐渐适应了与机器对话、与技术交流的网络生活,他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沟通便利的同时,却弱化了现实交往能力,甚至出现社交孤独,只能依赖互联网社交媒介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从而逃避现实社交和压力。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对网络用户浏览信息的数据分析和精准推送,大学生浏览网络信息时看到的基本都是符合他们娱乐需求、认知审美的内容,由于大学生本身的自控力较弱,很容易沉浸在这种信息茧房中享受捆绑式的精神愉悦。

(三)看客心理作祟

大学生网络辨析能力较弱,在繁雜的网络信息中不能客观理性的对网络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往往是以“吃瓜群众”的身份作为旁观者发表个人看法,甚至借机发泄个人情绪,不顾对事件本身真实性的考证。另外大学生在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和群体效应的支配下,加入批判煽动的行列并发表一些情绪化、攻击性的言论,导致使网络舆情的不断升级。

(四)网络诚信缺失

大学生应对网络诱惑的抗击能力不强,加之目前网络信用体系建设滞后,部分学生在网络空间缺乏有效约束和监管的背景下出现言语失范、甚至编造和传播谣言的行为;对真伪信息辨别不清,随意跟帖评论网络事件;剽窃学术成果;参与网络犯罪等等。

(五)非理性表达

在互联网中大学生乘着“匿名化”的快车“自由”地发表言论,因其本身辨别能力有限,或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往往在发表对公共事件的看法时带着非理性因素,甚至断章取义,躲在键盘后肆意传播带有情绪化的言论,使一些没有证实的事件被闪光灯聚焦。

三、高校网络舆情视角下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措施

(一)充分发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

当前文化思潮多元碰撞,以 “95后”“00后”为代表的青年大学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对传统“漫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无法达成共鸣。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要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主渠道作用,联系学生实际,以学生个体需求和网络使用特征出发有目的的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舆情观、是非观。其次,创新思政课内容和方式,可开设网络舆情专题研讨课程,结合当前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案例, 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案例解读,让学生可以对网络舆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了解,培养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提高其网络表达能力和网络道德意识,做到对网络信息不盲听盲从盲信。要实现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还要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在专业课和综合课程的教学之中有机融入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相关知识,推动全方位的教育引导体系的建立。

(二)充分发挥各类网络宣传阵地的育人作用

高校网络舆情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要积极构建和优化各类新媒体平台,打造网络育人阵地。如通过“两微一端一短”等多种传媒渠道和以此衍生出的多种传媒方式输出网络思政知识和网络舆情相关知识。在紧扣学生思维特点的前提下,着力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内容,实现正确的价值引领。同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迅速掌握各类新媒体工具并熟练应用,完成说教灌输式教育者向引导辅助式教育者的角色转变,加强与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良好互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网络素养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推动线上引导和线下教育的有效衔接。

(三)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体系

要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必须建立建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网络舆情监管工作队伍,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推动网络育人。高校要正确认识舆情监管与引导的重要意义,培养熟练掌握网络舆情特点同时又善于开展网络思政的专兼职教师和学生骨干团队,对涉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评论,防止错误信息蔓延和舆情爆发,同时加强对监管队伍和网络思政队伍的专项培训,在借助监测软件自动预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舆情监管工作队伍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预警和研判突发敏感舆情的能力。同时要掌握网络舆情疏导技能,降低不良情绪的累积,防止舆情进一步发酵。学校要出台网络舆情监管制度,实现舆情监测的常态化,同步出台相关舆情处置条例,对触犯学校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网络舆情,追查源头,对相关责任学生按照处置条例进行严格惩处,通过惩罚警示,引导学生走出网络舆情的低成本犯错的误区。

(四)进一步强化高校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

通过主题班会、党团日、专题讲座等开展有关网络舆情和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做合格好网民。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运营和监管,共同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引导学生从“消极的网络信息接收人”变成“智慧的网络发言人”。

注释:

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政治学院,2010:30.

猜你喜欢
网络素养网络舆情高校
中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途径
医学生网络素养与网络依赖实证研究
传媒类院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