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与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关联性探析

2020-07-28 01:59:48
社会科学辑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养老金养老保险城乡

韩 艳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生活满意度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福祉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养老金制度的长期积累性和巨额的给付规模,使养老金制度被世界很多国家视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1〕,也是我国实现老年人美好幸福生活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新中国成立到2008 年,养老金制度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1991 年,国家颁布的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和1997 年颁布的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主要是为企业职工建立了养老金制度。直到2009 年,我国初步展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为农村居民建立养老金制度。①国发[2009]32 号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第二章。2015 年,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结束了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然而截至目前,我国养老金制度城乡分治的局面仍然存在,仍没有改变养老金制度由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及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制度构成的“破碎化”格局。在此背景下,探究“破碎化”的养老金制度的水平和类型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对于完善我国的养老金政策和实现老年人的美好幸福生活愿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养老金和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联性分析的数据、变量及其测量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的基本特征

本研究的数据取自2014 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简称CLASS)项目。①参见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网站:《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6 年3 月4 日,http://class.ruc.edu.cn/index.php?r=Info/implement&cid=22,2019 年 10 月 30 日。该调查项目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实施的,通过定期、系统地收集全国老年人的社会、经济背景数据,以掌握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CLASS 采用分层多阶段的概率抽样方法,先选定县级区域(包括县、县级市、区)作为初级抽样单位,村/居委会作为次级抽样单位,调查对象均为年满60 周岁的中国公民,调查采用入户面访的方式。2014年5 月到11 月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基线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476 个村/居委会,共完成的居民问卷为11511 份,其中有效问卷份11187 份。根据研究的需要,在删除其中存在一定缺失值的样本后,本研究从CLASS2014 数据库中筛选出两个群体,农村户口居民样本5900 个,城市户口居民样本4273。样本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二)变量测量

1.因变量。本文研究的因变量是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2014 年CLASS 问卷中有一道主观性题目“总的来说,您对您目前的生活感到满意吗?”答案分为“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很满意”五种。根据生活经验及研究需要,本文把“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三种答案归类为“不满意”,编码为 0,把“比较满意”和“很满意”归类为“满意”,编码为 1。合并后的因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显示,我国农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对目前生活满意的百分比分别为72.4%和78.5%,绝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对目前的生活持满意态度,见表2。

2.预测变量。本研究的预测变量主要有三个:一是“是否享有养老金”,二是“养老金的类型”,三是“养老金水平”。

在是否享有养老金方面,2014 年CLASS 问卷的D 部分有问到老年人“是否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和“如果享有,每月拿到多少钱?(单位:元)”如果一位老年人不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中的任何一种,就将此老年人界定为“不享有养老金”,编码为0,享有上面任何一种养老金的老年人则被界定为“享有养老金”,编码为1。经研究显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老年人参保的比例分别为67.3%和88.2%,城市高于农村。

养老金的类型即是问卷中提到的四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金,本研究分别把这四类养老金类型从1—4 依次赋值。其中,农村中参保的老年人的养老金类型大多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比例高达95.3%,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金的比例仅仅为1.9%和2.8%;而城市中参保的老年人享有城镇职工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比例分别为53.5%和33.5%。鉴于农村老年人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金的样本量较小,下文中养老金类型的分析主要基于城市老年人的数据进行。

“养老金水平”即问卷中的“每月拿到多少钱?”农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平均每月领取的养老金金额分别为134.08 元和2027.83 元。为了确保数据分析的精确性,本研究对每月的养老金金额进行了取对数处理。

3.控制变量。在研究养老金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时,必须考虑其他因素对满意度可能产生的影响。因为老年人的个体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居住地、居住方式)和健康状况(健康水平)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也有可能产生影响。为了研究需要,本研究把“性别”中男性编码为1,女性编码为2,“年龄”中 60—69 岁、70—79 岁、80 岁以上分别编码为1—3、“受教育程度”中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分别编码为1—4、“婚姻状况”中无配偶和有配偶分别编码为1 和2、“居住方式”中自己居住与和其他人一起居住分别编码为 1 和 2,“健康状况”中很不健康、比较不健康、一般、比较健康、很健康分别编码为1—5。

表3 是否享有养老金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的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1)

(三)计量模型

为了考察养老金对城乡老年人满意度的影响,本文拟构建二元logistic 的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因变量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并把“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作为二分变量附值,即“不满意”附值为 0,“满意”附值为 1;自变量为“是否享有养老金”“养老金类型”和“养老金水平”;控制变量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和健康状况。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建立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如下:

对(2)式取对数,得到 Logistic 模型的线性表达式为:

(1)—(3)式中,xj 表示前文中引入的第 j 个可能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自变量,α0、β0、γ0为常数项,αj、βj、γj表示第 j 个自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pi为老年人满意的概率,μ 为随机误差项。

三、养老金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一)是否享有养老金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从表3(模型1)可以看到,在控制住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户口属性和健康状况后,是否享有养老金与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0 和.002,表明是否享有养老金对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都具有显著影响。农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是否享有养老金的偏回归系数即B 系数分别为.358和.378,显示以没有养老金的老年人为参照,享有养老金的农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城市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是否享有养老金的Exp(B)值分别为 1.459 和 1.431,意味着享有养老金的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对生活满意的可能性是不享有养老金的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的1.459 倍和1.431 倍。由此可见,是否享有养老金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都具有显著影响,享有养老金的城市老年人相比于享有养老金的农村老年人对生活满意的可能性略高。

(二)养老金类型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虽然我国于2015 年2 月印发了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并轨,但养老金碎片化仍没有消除。从表4(模型2)得知,城市老年人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显著性系数分别为.007、.008、偏回归系数分别为-.410、-.275,意味着这两类养老金类型对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都具有显著影响,但享有这两类养老金类型的城市老年人相对于享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的老年人,对生活满意的可能性更低。

农村老年人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金的比例仅为1.9%和2.8%,样本量略少,但也可从小样本中看出城乡差异。通过对比发现,享有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金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1.192、-.410,表明虽然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同为居民养老保险,但享有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对生活不满意的可能性更高;农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享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1.460 和-.275,意味着相对于享有同等养老金类型即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对生活不满意的可能性更高。

(三)养老金水平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从表5(模型3)可发现,养老金水平对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农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养老金水平的Exp(B)值分别为1.291 和1.234,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养老金水平越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越高。

(四)其他因素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差异

从模型 1、模型 2、模型 3 可看出,对于农村户口的老年人,居住方式和健康水平在任一模型中都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婚姻状况在任一模型中都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不显著;而对于城市户口的老年人,性别、年龄、健康水平和婚姻状况在任一模型中都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但受教育程度和居住方式在任一模型中对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都不显著。综上可知,健康水平对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

四、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利用2014 年的CLASS 数据,并运用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养老金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是否享有养老金以及享有养老金的类型和水平都对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享有养老金让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更高;享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城市老年人对生活满意的可能性高于享有其他类型养老金的城市老年人;养老金水平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养老金类型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有差别,享有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比享有城市居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低,享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村老年人相比于享有同等类型养老金的城市老年人对生活满意的可能性更低,可能的解释是长期以来的城乡分治带来的户口、身份等方面的差异同样影响了老年人对生活是否满意的认知。

(二)政策启示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是老年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衡量维度。以上的研究结果带给了我们以下几点政策启示。

首先,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进一步提高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鉴于是否享有养老金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政府必须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资金注入,按照“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制定渐进的、切实可行的财政投入规划,实现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稳步增长 〔2〕,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金制度,给更多人群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

表4 养老金类型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2)

其次,在养老金制度并轨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养老金制度事实上的碎片化。研究结果表明,养老金类型对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城乡老年人对生活满意的可能性更高。我国虽然于2015 年发布了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把养老保险改革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彻底结束了我国长期存在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但实际上并没有改变我国养老金制度由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及传统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制度构成的基本格局,也没有结束“碎片化”的状态,因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城乡、地区和身份分割的痕迹。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优化养老金制度的顶层设计 〔3〕,努力构建起一个基础普惠型、全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消弭城乡、地区和身份界限,实现不同养老金类型之间的相对公平。

再次,缩小养老金水平的过高差距,促进养老金的横向公平。当前我国养老金水平差距巨大。尤其在城市,最低的每月只有四五十元,最高的每月却高达上万元。虽然当前的养老金制度并轨改革在基本养老金的制度公平方面迈出了关键步伐,但城乡之间、不同养老金类型之间的养老金水平差距仍很大,制度并轨并没能实现养老金待遇的实质性公平,养老金待遇的巨大鸿沟仍然存在。因此,在实现了养老金制度并轨后,更应着手消弭城乡、地区、不同养老金类型、不同群体之间养老金收入的不合理情形,努力将城乡、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养老金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因此,政府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要提高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加快城乡、地区间和不同群体间的统筹,逐步实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对象、保障内容以及征税比例的全国统一。

表5 养老金水平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3)

最后,要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实证研究发现,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由于我国老年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迅猛,而老年人又大多患有慢性病,如果大病小病都涌向大医院就医,势必会进一步加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且也不符合老年人就近就医的需求。因此,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要在完善养老金制度的同时,大力推进健康服务业尤其是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定期的免费医疗服务检查、健康知识讲座,甚至完善“家庭病床”等一些入户医疗服务,把医疗服务和健康知识精准输送到社区或老年人的家中。

猜你喜欢
养老金养老保险城乡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4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8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当代工人(2014年23期)2015-01-19 07:46:25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
福利中国(2015年1期)2015-01-03 08: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