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峰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8)
路基主要受到两种荷载作用,分别是自重(静荷载)和汽车荷载(动荷载)[1],与道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基层、垫层共同承担汽车的荷载。受静荷载和动荷载的影响,在一定深度内路基是受压状态[2]。汽车的荷载影响主要位于公路路基的工作区内,正确的设计、施工应使公路路基在荷载作用下,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汽车行驶后,路基土恢复原状,保证路基相对不变形[3]22,不引起路面的破坏。
路基承载力的不足是导致路面沉陷、结构性车辙等道路病害的主要原因[4],路基强度、稳定性、刚度直接关系行车的安全,因此需确定出路基工作区深度以及对路基做好相应的压实处理。
在路基某一深度处,汽车荷载对路基所产生的影响与路基自重对路基产生的影响相比,显得比较小,在此界限深度以外,动荷载所产生的应力影响可忽略不计。将此段深度内的区域作为汽车荷载的影响区即路基工作区。根据《公路设计手册》规定[3]23:汽车荷载所产生的应力为σ动,路基自重所产生的应力为σ静,σ动/σ静=1/n,在一定深度处当1/n很小时,不超过1/n=1/10~1/5[5],即动应力与路基自重应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以得到动应力分布深度,称此分布深度为路基工作区Za。
现行规范:“汽车荷载通过路面传递到路基的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应力之比大于0.1的应力分布深度范围称为路基工作区”[6]2。
(1)在路基深度Z处,自重所产生的应力σ静为:
式中,γ为路基土的容重(kN/m3);Z为垂直深度(m)。
(2)根据J.Baussinesq的推导公式,视路基土体为弹性半空间体,则汽车荷载在路基中所产生的垂直应力σ动为:
式中,k为系数,k=3/2π≈0.5;P为车轮荷载(kN);Z为汽车荷载作用下的竖直深度(m)。
荷载产生的应力在土中的分布见图1。
由图1可知,随路基深度的增大,汽车荷载产生的动载应力逐渐减小,在工作区范围以外,动载应力对路基的影响也相应减小。为了确保在反复的动荷载作用下,路基保持稳定,应使工作区路基处于弹性应力状态,仅产生较小的累计变形,因此需要对工作区范围内的路基施工进行严格控制,既保证填料满足CBR值强度要求,同时施工中也要控制路基压实度。
图1 路基土的应力分布
根据路基工作区的定义,可得:
由式(3)可得路基工作区深度Za:
式中,n为系数,根据路基工作区的定义,取n=5或n=10(建议对二级及以上道路取10,以下道路取5)[7]。
由式(4)可见,路基工作区的深度与汽车荷载的关系为正相关,荷载越大,路基的工作区深度越大[8];与路基土容重成负相关,路基的压实度越大,土的容重越大,路基的工作区深度相应减小。工作区范围内的路基稳定性和强度是路面结构强度、稳定性的重要保证。工作区路基应选择合格的填土,应严格控制路基的压实度。
路面结构由垫层、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组成,材料特性各异,为非均质体,其强度、容重均比填土大。工作区在土基中深度受结构层影响,随其强度增大而减小[9],随其厚度增大而减小。因此要相对精确地计算工作区在土基中的深度,需要将各层厚度进行折算,换算成与路基土同性质的当量厚度。
当量厚度计算公式[10]为:
式中,Ze为当量厚度(m);hi和Ei分别为结构层厚度(m)和回弹模量(MPa);E0为路基土的回弹模量(MPa);m为系数,沥青混凝土路面m=2.5[3]24。
图2 工作区深度
如图2所示,h为路堤填土高度,动荷载在路基土中的影响深度为Za-Ze,当土Za-(Zeh1)>h时(h1为结构层厚度),汽车荷载作用于原地基的上部土层和路堤;对路堑、零填路基而言,汽车荷载全部作用于天然土层之中[11]。
现举例说明路基工作区深度和路面结构层当量厚度的计算,示例采用尼日利亚典型路面结构形式-交通主干道和社区道路两种路面结构,荷载采用双轮组单轴载100 kN[12-13](即车轮荷载P=100/2=50 kN)。
主干道路面结构模型计算参数见表1。
表1 主干道典型路面结构及力学参数
由式(4)可得路基工作区深度Za,道路结构属于尼日利亚交通主干道,建议系数n取10进行计算:
由式(5)可得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当量厚度Ze,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路面结构的累计当量厚度结果值
则工作区作用于路基土中的深度为:
由于尼日利亚的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且路政部门对道路的管理较为松散,繁忙的主干道普遍存在着交通流量大、超载频繁的现象,故增加轴载120 kN、轴载130 kN、轴载140 kN作为超载工况进行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各工况下路基工作区深度
由表3计算可知,当填土高度小于路基工作区在路基中的深度时,行车荷载将作用于天然路基上。随着荷载的增大,动应力的影响深度也是逐渐增大,当道路结构确定且施工完成投入使用时,车辆的超载将使路基的设计工作区深度小于实际深度,未经处理的路基强度不足,从而将会导致路基产生朔性变形积累,破坏道路的稳定性,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
社区道路路面结构模型计算参数见表4。
表4 社区道路典型路面结构及力学参数
由式(4)可得路基工作区深度Za,道路结构属于社区道路,建议系数n取5进行计算:
由式(5)可得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当量厚度Ze,计算结果见表5。
表5 路面结构的累计当量厚度结果值
则工作区作用于路基土中的深度为:
由以上计算可知,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 30-2015)中关于等级道路压实规定,在低路堤、零填和路堑地段,仅控制路床范围(0~80 cm)内的填土压实,是无法满足路基的稳定性要求的,特别是社区道路多数情况下排水设施堵塞,又有尼当地雨季时间长雨量大的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车流量和荷载逐渐增加,尼当地社区道路损坏严重。
对于填土高度大于工作区位于路基中深度的路堤,施工时根据设计标高,选择合格的填料并分层填筑,按照中国规范规定的路床(0~0.8 m)和路堤(上路堤0.8~1.5 m,下路堤1.5 m以下)压实度标准控制进行压实,在标准轴载下,以此标准填筑的路基用于尼日利亚公路是合理的。
对于路堑、零填路基,汽车荷载的影响作用到天然路基上,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仅对0~80 cm的路床进行处理,控制路床压实度和基底的压实度[14]。根据示例的计算结果,在标准轴载下,仅对路床范围内的填土进行处理,无法满足路基的稳定性要求,考虑到尼日利亚交通流量日益增长和荷载的增大,需要对工作区内超挖,然后进行分层填筑压实;考虑到尼日利亚雨季时间长雨量大,排水设施要设置完善并及时疏通清理,使路基免受雨水侵蚀,保持干燥或中湿状态。
此外,根据路基基底压实规定,“一般土质路基地段,二级及以上公路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三四级公路不应小于85%”[6]11,在尼日利亚进行公路的施工,建议根据交通量和行车荷载的不同,合理选用基底压实标准并满足当地要求。
半填半挖路基应采取措施(如填方部分提高压实度标准)使路基工作区范围内的挖填土体处于共同受力的状态[15],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达到均衡。
当天然土质不适宜做路基填料时,如软基、杂填土、腐殖土时,应选用合格的填料进行路基换填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处置。
(1)路基工作区在土基中深度与路面结构组成、荷载大小、路基土的回弹模量和容重均有一定关系,针对尼日利亚的道路特点,在道路结构和厚度确定的情况下,选用合格的路基填土,对实际交通荷载情况进行分析,合理确定设计轴载,计算路基工作区的深度。路堤工作区深度内的土基分层回填压实,对于零填和路堑地段需按计算工作区深度进行超挖,并在道路投标中考虑相应工程量的增加。
(2)根据道路各地段工作区在天然土层中的深度以及纵断面的填挖设计,编制压实度控制表格,指导路基的压实施工,保证土基的压实效果,提高施工质量。
(3)对于零填和路堑路基地段,其受行车荷载和水作用的影响明显,除应按照工作区深度做压实度控制外,施工时应提前做好土质和地下水位的调查,采取挖边沟、盲沟、铺设防水土工布等方法,使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天然土为软土或其他不适宜填料时,应采取路基换填或采取改良措施,并以工作区深度作为换填控制深度。
(4)路基填土前要规划好压实层数和每层压实厚度,避免路基填筑中贴薄层现象的出现,以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
(5)尼日利亚的道路路面结构和厚度根据道路等级不同已基本确定,缺少必要的路面结构层厚度设计(即结构层厚度应同时满足以道路弯沉值和沥青层的疲劳抗裂要求),其质量控制以对道路填料和弯沉值控制为主,受当地经济发展影响,短期内难以对道路结构和厚度有较大的调整,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减少道路病害,除对工作区深度进行压实控制及施工中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外,建议开展对沥青混凝土的研究,即在现行路面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开展沥青混凝土的材料选用和各成分的配比研究,提高路面的抗裂性能,减少沥青混凝土因疲劳开裂导致雨水侵入路基的情形,防止产生道路病害,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