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2020-07-27 09:22王桦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线损管理应用分析

王桦

摘要: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如何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良好的结合到相关的电力工作之中,成为一个重点。但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电力行业需要良好的将电力计量自动化运用到相关的线损管理之中,而如何将这种技术进行结合,成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基于此,本文章对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

与现实需求相比,配网线损监控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系统功能过于单一,分析能力较差,再加上各配网管理模式上的差异,增加了线损监控的难度。如何做好线损监控和分析,成为当前配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议题。线损监控能够降低能源损耗,提升输配电稳定性。只有做好线损监控,才能充分发挥整个电力系统的价值,提高配网的市场竞争力。

一、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在电力行业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是一种比较高科技的技术,因为它在运行和工作的过程中是需要良好的结合一些高科技的技术,比如一些互联网技术、电能计量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等,通过这样一种高科技的技术可以帮助电力行业在搜集和分析相关内部电能信息时拥有良好的成效和效果。但是电力计量自动化这项技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配合相应的载体,若是无法利用相应的载体来进行操作的话就无法获得充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种相应的载体通常都是一些电力专用通信网络或者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依靠这两种载体进行相应的操作才能够使得整体的运行过程变得更加具有可靠性。

二、线损的主要原因分析

2.1电网系统存在无功补偿不足情况

当前,电力系统主要采取在变电站母线安装集中无功补偿装置和大容量配电变压器处,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的方式行补偿,分散性无功补偿成本比较高,促使分散式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内未得到普遍使用。而且,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民的用电结构出现了一定变化,无功补偿不足,电力系统的功率因素降低,促使电力系统的无功损耗加大。如果电网内无功功率没有获得及时、高效的补偿,无功潮流在网上大量流动,将极大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固、安全与经济运营。

2.2电网结构不完善

供电企业正在对电网建设和升级,对电网结构实现了优化。其中却出现了规划不合理、建设出线滞后、电源与负荷中心偏离、增加供电半径等问题,甚至加大了损耗。城市在快速发展中,配网结构相对单一,供电能力下降,在实际工作中固有配电网线路表现出高负荷特征。

2.3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水平

管理人员作为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会对线损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造成重中之重的影响。经调查发现,我国部分供电所线损管理人员水平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普遍都是依靠自身以往的经验去开展实际工作,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支撑。

三、线损管理简要分析

线损是指电网传输、分配和管理中的一部分损失。一般来说,线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电表统计数据与实际售电量的差值得到的线损,即统计线损;第二是当电流流过线路时电力设备的损耗,这是理论上的线路损耗。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获得数据。统计线损与理论线损的区别在于管理线损,管理线损主要是由电力企业管理水平低造成的,如电能计量装置计量错误、抄表数据不准确、电力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状态不佳等原因。需要说明的是,四分量线损是指管理区域电网线损的划分、分压、分线、分站的方式。分压管理是指对辖区电网不同电压等级下的线损进行统计,并对线损进行评估和分析的一种保护。

四、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4.1建立模型

展开线损管理的过程中,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予以充分应用,可以构建起线路损耗模型,这样可以使得线路损耗、计量点线损的分析更为准确。在对线损管理模型予以实际应用时,一旦线路中出现了异常,可自动进行调控。

4.2规划设计

对于线损管理工作中主要的管理方式也就是通过这相应的四分管理,而线损管理工作之中通过这样的四分管理也是可以有效的帮助工作人员对相应的线损情况进行掌控和把握。若是无法有效的根据这种管理方式来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的话,那么整体的管理过程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且效率低下。而利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利用这种技术工作人员可以省去这些内容,直接自身生成相应的线损报表。

4.3系统功能的设计

在数据采集功能中,要做好现场监测设计和现场数据采集管理,最大限度保障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剔除无用、无效数据,为后续线损监测数据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数据采集功能还可以做到自动采集、定期采集,一旦发现异常能够实时报警;通过对电压、电流、谐波的监测,确定数据异常情况,分析原因,找到应对策略,减少线损率。数据传输功能则采用专用信道实现,最大限度降低传输中的数据干扰,确保信息传输质量、传输效率。数据处理可以对统计报表、线损管理相关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解决,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减少配电网的线损。

4.4监测系统

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功能之一是监测系统,展开线路损耗管理时,将检测系统予以充分应用可以使得损耗分析更为准确,尤其是展开多维度检测可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呈现出来。

结束语:

在对计量自动化的线损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从配网的实际状况出发,既要保持线损数据监控的真实性,又要提升线损监测的科学性。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线损管理时应依照统一化、规范化、技术化管理原则,做好智能监测系统的构建,形成完整功能架构,快速定位线损位置和计算线损值,为配网管理和维护提供有益帮助。

参考文献:

[1]贾晓旺.线损管理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171-172.

[2]陈桂力.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8(34):251-253.

[3]高歌.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04):123-124.

[4]陈婷.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8(01):140-141.

[5]祁泽.线损管理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7(24):188.

猜你喜欢
线损管理应用分析
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线损管理工作强化摭谈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