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中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最具成长性的市场主体。受多方面因素,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还存在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部门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中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最具成长性的市场主体。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要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部门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民营企业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既有內因也有外因,民营企业必定能够克服暂时的发展阵痛
最近一段时期,关于民营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的讨论较多。民营经济发展遭受市场需求不旺、成本上升较快、融资难度较大等问题的困扰,一些民营企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转型困难的问题。受此影响,民营企业出现了竞争力下降、利润增速下滑、投资意愿不强等问题。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有关,是一系列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国际方面,在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国际经贸合作受到冲击,作为出口和对外投资重要主体的民营企业受到一定影响。今年以来,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摩擦,并导致摩擦不断升级。美国的保护主义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规则,阻碍了主要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还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可控,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但我国对外贸易在短期内可能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征关税以及贸易摩擦造成的主要国家汇率波动,对企业的贸易和投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干扰,部分企业还有可能遭受较大损失。作为进出口和对外投资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受到一定冲击在所难免。
国内方面,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提出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在金融领域,开展了对金融秩序的整顿,加强了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强化对资管业务、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管理,切实防范重点领域风险。相关政策对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重要意义,但短期内也对现有的融资渠道产生了冲击,使部分企业信用风险攀升,再融资难度加大。
(二)服务民营企业的主动性不强。民营企业遇到的“事难办,脸难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政府在审批事项、缩短办事时限、特别是主动服务方面较为欠缺。政府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工作不协调、互相推诿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可抵押资金少、信用等级低,银行为规避风险,“慎贷”、“惜贷”现象严重。加上银行贷款担保手续繁、周期长、综合借贷成本高等诸多因素,部分民营企业不惜借民间高利贷用于资金周转,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和风险。
二、民营企业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
当前,破解民营经济发展困境,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也离不开政策支持。必须进一步坚定民营经济发展信心,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问题,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良好环境,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
加强对各种新出台政策文件的公平竞争审查,保证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减少并逐步取消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的附加条件,清理各种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做法。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难题,大力降低企业综合营商成本,切实保护营商主体的合法财产权益和投资利益。
(二)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建立和完善适合民营企业特色的贷款审批制度。在保证贷款质量、严格控制风险前提下,适当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放宽贷款条件。合理确定民营企业贷款额度、贷款期限,适当调低民营企业授信准入门槛,放宽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风险的容忍度。
(三)鼓励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消除民营企业不想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和不能创新障碍,鼓励民营经济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力度,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促进民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培植一批名牌产品和优势品牌,以名牌优质战略促进企业发展。支持民营企业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切实提升产学研水平。指导民营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立足消化创新和集成创新,多快好省地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四)三是进一步落实好减税降费措施,切实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负担。营改增等减税措施要抓紧到位,使减税降费政策更好惠及民营企业。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保障有前景、有市场、有技术但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畅通。推动国有大型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采取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方式,缓解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推出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放宽重点领域对民营企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在补短板、扩内需、稳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生态环保、交通能源、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民间资本集中推介一大批商业潜力大、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强化民间投资的激励机制,放宽民间资本投资的股比限制,支持民间资本控股。
作者简介:
郎敏(1964-),男,安徽怀宁人,中共池州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