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科技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深深嵌入到每一个行业的核心,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去了新的思维、新的模式、新的机遇。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的融合,进一步拓宽了传统新闻媒介的发展渠道,引导新闻传播的智能化发展。本文集中阐述了利用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在现阶段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具体影响,同时阐述人工智能所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舆论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闻舆论;意识形态;挑战
2017年5月,《纽约时报》在相关公共编辑岗位上做出了调整,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的技术取代原来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同年,美联社也同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记者的采编工作上做出调整,并且积极落实相关的职业规范,首次推出了新闻编辑岗位的人工智能手册。新华社推出的“小新”、腾讯推出Dreamwriter、《纽约时报》的BlossomBot、路透社的Open Calais、美联社的Wordsmith等都是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打破了传统新闻行业的“旧律”,简化了新闻行业的流程與繁琐,推动了整个新闻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科技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不断被利用在新闻传播领域中,也对新闻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明确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为工作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需要不断加强对人工智能的使用程度,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新闻传播工作。
一、人工智能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影响
现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新闻传播工作中重要的生产力,同时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主流媒体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新闻服务工作,但是现阶段带来很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
(一)人工智能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机遇性
人工智能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新闻传播力度,使其成为主流资讯传播的原动力。人工智能不断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相互融合,这是基于对互联网思维的充分理解和使用,使其能够不断创新表达方式,能够开创崭新的传播途径,从传统的文字报刊等实体媒介向着数字媒体的形式转变,同时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上的具体表现,充分说明其具有良好的互联网基因。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人工智能能够利用其高效、快速、精准的特点来实现对新闻内容的报道,使其能够快速生成新闻内容,进行推送和报道,这样的传播力度能够极大地帮助互联网进行准确报道,减少谣言的产生。因此人工智能能够帮助众多新闻媒体在新闻舆论以及意识形态的工作中,更具有互联网性,例如针对不同用户的喜好和观看习惯,智能地进行新闻推送,减少用户不喜欢的内容推荐,同时可以准确快速地生成内容和信息采集,这种具有个性化的新闻分发,使其增加新闻舆论工作的感染力和宣发力度。
(二)人工智能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挑战性
现阶段在新闻舆论和意识形态中引入人工智能,更多需要注重人工智能在使用中的使用价值和威性化。人工智能的程序化设计很多时候是对用户的个人喜好和用户习惯进行选择性推送,但是这样的供给需求会把新闻内容推向娱乐化碎片化的程度,使其大大降低新闻价值,破坏新闻的严肃性,造成公共意识的弱化趋势。其次,人工智能的信息推送会造成用户社群化严重,出现信息不共通的情况发生,新闻推送的内容只会出现兴趣范围之内,从而进行需求导向,不利于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综合性引导工作带来不便。
二、人工智能正确引导新闻舆论的途径
(一)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主流新闻媒体的发展手段
在现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新闻传播的主要生产力,所以对于主流媒体行业来说,需要紧跟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不断通过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资金的投入来刺激媒体进行发展,不断强化对人工智能的使用,例如在进行新闻工作中,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新闻网账号的建立,并应用其入工智能技术,对用户信息的反馈和意见进行统一整理和分析,将传统的新闻媒体平台全面升级换代,这样的措施能够有效把控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同时将新闻工作更加现代化、智能化,提升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力。这方面,例如“今日头条”新闻媒体平台,是采用向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进行新闻内容的输入,以及利用技术优势进行数据库的支持,这样的主流媒体同新型媒体形式的合作,能够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并在合作过程中交换工作经验,这样的信息沟通交流能够保障新闻媒体可以有效地把握新闻用户的需求,这样便可以更加高效地将用户需要的新闻资讯推送过去,更好地向用户进行舆论的引导工作。
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主流媒体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传统媒介装上了一颗“智能大脑”,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技术,帮助媒体平台及时发现虚假新闻信息、不实新闻内容、恶意网站访问与评论等,并且实现对国内网站的监测,一旦有“非法信息”出现,会及时地预警并且过滤相关的内容,为净化网络做出了一份贡献。马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曾经说过“在未来,一个个摄像头、一张张芯片就是一个个记者,假新闻会越来越少,因为骗过机器是非常艰难的。”比如引起全球关注的“全美大选”事件,Facebook(脸书)曾经就相关的恶意引导选举方向、内容、话题等新闻信息进行屏蔽或者通过贴标签的形式,提醒用户注意辨别。
(二)消除互联网智能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进行互联网上人工智能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弱化公共性,降低新闻严肃性的问题,面对这样情况发生,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对商业网站的智能化宣发和数据算法进行严格的审查,能够对需要分发的信息资源做到理性化,形成理性意识,同时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筛选出更加优质的新闻内容进行推送。不断对人工智能算法和逻辑进行升级和转变,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生产力”。例如,对于一些优质性的内容进行优先推送和宣传,设立出专门的推送通道,同时设立出一个内容优先等级,用来对优质内容进行编排和宣传。同时严格把控内容质量,对一些长期发布不正确内容的新闻媒体平台进行处罚,进行罚款或者销号的处理,从新闻源头上进行治理,净化互联网环境,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更加快速地进行信息资源的审核,方便对失实报道的快速查找,不断减少不良的负面信息,同时加大人工编辑能力同人工智能协调工作,让新闻内容始终可控可查,并不能完全依赖人工智能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输出,所以这种借助多种手段进行的宣传报道更加具有感染力和针对性,提高了传播效果。
此外,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下的媒介发展,我们还必须要注意到面临的新问题:隐私权、责任意识等。人工智能技术在为新闻行业做出“贡献”的同时,在新闻舆论的监督、新闻信息传播、新闻热点发现等过程中对于个人隐私权的关注和重视相对不足,难免会存在侵犯隐私的情况,相关的政策措施、法律解释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背景下,为了做好新闻舆论与意识形态工作,不仅需要将主流媒体同新型媒体进行融合发展,还需要能够严格把控互联网中的信息流动,将一些不良的不正确信息进行消除,以此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做好线上和线下之间的矛盾处理,将双方利益关系协调好,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明,何勤.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研究进展与中国情景下的理论分析框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0,37(02).
[2]胡冰.大数据、人工智能对预测型公共管理的影响[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0(01).
[3]唐巧盈.互联网新技术下网络舆论传播的形势变化与对策分析[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8(04).
[4]张志安,吴涛.互联网与中国新闻业的重构——以结构、生产、公共性为维度的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1).
[5]喻国明,侯伟鹏,程雪梅,“人机交互”:重构新闻专业主义的法律问题与伦理逻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
【作者简介】金芳芳,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教师。
【基金项目】《全媒体时代新闻类播音员主持人培养模式探索》(编号:JFYB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