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倩
幼儿对“阳光下的小点点”的探究源自对生活中浮尘现象的观察,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发现并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案例中,教师敏锐地捕捉并记录了幼儿的疑问及探究过程。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对案例有不同的分析与判断,并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三种观点似各有各的道理。我认为,教师要从具体教育情境出发思考如何追随并保持幼儿的兴趣,组织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的活动,既不拔高也不忽略,从而不断激发幼儿探究的积极性。
一、保持幼儿持续探究的愿望
案例中,在观察到幼儿对空气中飘浮的灰尘表现出好奇后,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去寻找答案。后来,幼儿认为答案找到了,阳光下的小点点就是灰尘,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这个话题自然被撂在一边。而在教师眼中,幼儿对这样一个有意义的问题的探究戛然而止似乎有些可惜,因为教师认为它既可以与探究光现象产生联系,也可以与探究灰尘的特性有所关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可“鼓励幼儿根据观察或发现提出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或成人提出有探究意义且能激发幼儿兴趣的问题”。在案例中,当发现幼儿兴趣有所消退时,教师可以请幼儿试着用言语等方式将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时追问:“阳光射进来时,我们可以看见灰尘飘浮在空气中,那么其他时候我们看不见灰尘,灰尘在不在呢?”“灰尘飘浮在空气中,我们呼吸时会把它们吸进鼻子里吗?会生病吗?”教师可鼓励幼儿大胆猜测,调动已有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许能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将科学探究与幼儿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光的散射、小颗粒物体在空气中的浮沉等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是学龄前儿童必须掌握的吗?对此,教师需要一抓到机会就立刻引导孩子去探究和学习,唯恐错过吗?显然不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很多机会引导幼儿不断去发现与之相关的有意思的现象,比如,飘浮的灰尘在昏暗的室内看不见,在户外明媚的阳光下也看不见,唯有在阳光射入昏暗的室内时才容易看见;在昏暗的环境中,打开手电筒,在手电筒的光束里也可以看见飘浮着的灰塵;在蒙蒙细雨中,路灯、车灯的光束能帮我们看见雨滴;在有雾霾的日子里,我们虽然看不见那些PM2.5小颗粒,但我们能发现天看起来灰蒙蒙的,通过公布的空气质量指数也能了解到它们遍布在空气中……幼儿尚理解不了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教师也确实无法帮助幼儿真正理解,但幼儿通过对这些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观察、了解,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光的散射”等科学概念时,便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教师要将科学与幼儿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比如,引导幼儿了解平时不容易看见的灰尘其实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周围,这样他们也许更能理解为什么雾霾天要戴口罩,在这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戴口罩可以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又如,幼儿意识到了灰尘的存在,教师便能引导幼儿更为自觉地保持活动室的整洁和卫生,减少灰尘。在幼儿阶段,开展这样的生活教育显然比强求幼儿去理解科学知识和原理甚至不惜灌输要有价值得多。
(江苏无锡市立人幼儿园 童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