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层盾构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参数及变形控制试验研究

2020-07-27 16:43刘旭全刘惊东宋领弟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0年7期
关键词:盾构速率号线

刘旭全 刘惊东 宋领弟

摘 要:结合西安地铁 5 号线南稍门站—文艺路站盾构区间下穿地铁 2 号线施工实践,对盾构下穿既有运营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变形控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现场施工试验及现场监测,研究分析既有隧道变形规律,提出盾构掘进施工参数动态取值范围和既有隧道变形控制技术措施,从而保证地铁2 号线正常运营。

关键词:地铁;黄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参数;隧道变形;控制

1 工程概况

西安地铁5号线南稍门站—文艺路站区间起于南稍门站,经过南稍门十字、南关正街及长安北路以西,沿友谊东路东西方向布设,洞顶覆土10.14~18.46 m。右线隧道长度为719.510 m,起止里程为YDK33+700.174~YDK34+419.684,左线隧道长度为719.502 m,起止里程为ZDK33+700.174~ZDK34+419.684,线间距为15.5~17 m,用盾构法施工。隧道设计为圆形衬砌断面,采用单层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形式,盾构管片形式为平板型,管片外径为6.0 m,内径为5.4 m,环宽为1.5m。盾构机选用日本小松TM614PMX土压平衡式盾构机,自文艺路站始发,南稍门站接收出洞。下穿的既有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里程段落为ZDK33+723.967~DK33+743.375,长度为19.408 m,5 号线隧道结构拱顶和2号线隧道仰拱底最小净距为2.52 m。 按照施工要求,5号线盾构下穿期间必须保证2 号线正常运行,其环境风险等级为II级。

根据施工设计图及地质勘查报告等资料,工程所在地地貌属黄土梁洼区。地层自上至下依次为全新统人工填土、新黄土、老黄土、粉质黏土。场地内素填土、新黄土及古土壤均具湿陷性,施工过程中易遇水湿陷。地层主要存在潜水,地下水位埋深9.5~12.1m,具微腐蚀性。水位距5号线隧道拱顶8.7 m,距隧道底部14.7m。盾构隧道与既有隧道关系如图1所示。

2 盾构施工参数选择

本隧道采用日本小松公司生产的TM614PMX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施工,盾壳厚度为40 mm,盾尾间隙为 30mm,主机总长(刀盘—螺旋机尾部)为8.68 m;刀盘开口率为45%,刀盘开挖直径为6.16 m,最大推力为37730kN。南稍门站—文艺路站区间盾构下穿2号线可以分为试验段和下穿段2部分组织施工,其中试验段包含第393环~第 442环,下穿段范围为第443环~472 环。

2.1 试验段盾构掘进参数

2.1.1 土仓压力

根据公式P= kγh(P为平衡压力,γ为土体的平均重度,取18 kN/m3,h为隧道埋深,取值18.24~18.45m),土的侧向静止平衡压力系数k取0.44,由此计算可得盾构机上部土压力设定值范围为0.14~0.15MPa。

2.1.2 推进速度及推力

结合业主工期要求和西安地区地质条件,并借鉴其他城市施工经验,试验段盾构掘进速度控制值为20mm/min,推力为10 000~15000kN。

2.1.3 掘进方向

考虑该施工段因地层原因管片有上浮现象,盾构垂直姿态允许范围为-30~-40 mm,盾构机水平偏差不大于±20 mm 。

2.1.4 出土量

在施工中严格按理论出土量出土,每环出土量偏差不超过1 m3,经计算理论出土量为44.8 m3 /环。为了维持一定土压力,保证盾构正面土体的稳定,实际出土量为理论出土量的98%~100%。

2.1.5 同步注浆量和压力

经计算,每环的理论建筑空隙为2.43 m3,实际注浆量应为理论值的130%~180%,即为3.16~4.37m3,暂定注浆量4 m3,实际根据监测数据不断调整,注浆压力控制在0.25 MPa,这样地表沉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同步注浆浆液采用现场自拌而成,下穿段同步浆液初凝时间不大于6 h,浆液稠度为100~120,泌水率<5%。同步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25 MPa,注浆量与注浆压力可根据监测结果作适当调整。根据监测数据,当沉降量超限时,及时进行二次注浆,注浆液选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玻璃(40波美度)与水按1 : 3稀释,水泥浆水灰比为1 : 1,水泥浆 : 水玻璃溶液为1 : 1(体积比),初凝时间为20 s,注浆压力为0.3 MPa。

2.2 下穿段盾构掘进参数

结合试验段盾构掘进参数以及适时监控变形情况,对下穿段盾构掘进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不断优化调整。下穿段盾构推力分布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盾构机的推力控制范围为17 300~17 990 kN;盾构推进刀盘扭矩分布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盾构刀盘扭矩为1685.4~1774.5 kN · m; 盾构掘进速度分布曲线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盾构掘进速度为30~45mm/min;注浆压力分布曲线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注浆压力为0.13~0.18 MPa。

3 既有隧道变形監测分析

3.1 监测方案及仪器

在地铁2号线运营隧道内安装全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施自动化监测。监测点分别按左线隧道和右线隧道2 个区域布设。每条隧道从监测区域中间位置开始布点,盾构下穿2号线正上方主要影响区域内按5 m间距布设1组监测断面,两端外延区域内按10 m间距布设1组监测断面,每个断面布设5个监测点。其中,隧道结构中下部布设2个监测点(A,C),监测结构净空收敛及水平位移;隧道拱顶布设1个监测点(B),用于监测隧道拱顶沉降;地铁道床每个断面布设2个监测点(D,E),用于监测地铁道床沉降。监测点布设如图6所示。

自动化监测系统设备的软、硬件主要包括测量机器人、棱镜、通讯箱及供电电缆、信号转换器、计算机及专用软件等。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系统通过专用软件实现全自动化监测,并生成监测报告。

3.2 监测频率及周期

盾构下穿2号线运营隧道时,按照1次/4~8 h的频率进行监测,当施工影响较大或出现变形征兆时按照1次/ 2~4 h进行连续监测。盾构下穿2号线运营隧道前50 m时,测定初始值,然后进行正常的自动化监测,在施工完毕后持续监测3个月。

3.3 监测数据分析

3.3.1 既有隧道结构变形分析

图7~图10给出了既有隧道结构部分变形数据,包括隧道顶竖向变形、水平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由图7~图10可见。

(1)左隧道顶竖向累计变形为4.93 mm,变形速率为0.12mm /天,右隧道顶竖向累计变形为1.78mm,变形速率为0.04mm/天,左右隧道竖向累计变形均小于变形控制值6mm和变形速率1mm/天。

(2)左隧道水平累计变形为1.21 mm,变形速率为0.03 mm /天,右隧道水平累计变形为0.64 mm,变形速率为0.02 mm /天,左右隧道水平累计变形均小于变形控制值5mm和变形速率1mm /天。

(3)左右隧道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先期下穿的左隧道变形值大于右隧道变形值,左隧道最大变形对应的环号为451~455,右隧道对应的环号为461~466,均位于既有隧道正下方。左隧道变形值大于右线变形值的主要原因是,左隧道先期下穿,后期下穿右隧道时部分应力已提前释放,同时先期注浆加固减少了变形。

3.3.2 既有轨道变形分析

图11~图14给出既有轨道系统变形数据,包括道床竖向变形时程曲线和轨道纵向差异变形时程曲线,由图11~图14可见。

(1)左轨道竖向累计变形为4.06mm,变形速率为 0.1mm/天,右轨道竖向累计变形为2.14mm,变形速率为0.05mm/天,小于累计变形控制值6mm和变形速率1mm/天。

(2)左轨道纵向差异累计变形为2.07 mm,变形速率为0.05mm/天,右轨道纵向差异累计变形为1.72mm,变形速率为0.04mm/天,左右轨道纵向差异累计变形均小于累计变形控制值4mm和变形速率1mm/天。

4 结论及建议

(1)通过下穿期间既有隧道的监测结果来看,对既有隧道的变形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是盾构机掘进的推力和速度。盾构机的推力控制范围为17 300~17990kN,掘进速度控制范围为30~45 mm/min。在盾构机过既有隧道之前既有隧道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拱,但是在最佳的推力和速度之下,这个上拱值接近于 0。

(2)同步注浆浆液的类型、注浆的时机、注浆量是控制既有隧道变形的重要手段,由于下穿施工时既有2号线正常运营,及时进行同步注浆非常必要。注浆的压力應控制在0.15MPa,最大值不应超过0.18MPa。

(3)在盾构下穿过程中掘进和同步注浆完成并不代表既有隧道稳定,相反在这之后周边的地层会继续收缩直到稳定,二次注浆就是控制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当既有隧道单次变形值超过0.4 mm,或变形速率超过0.5 mm/天时,就应该对变形点位和附近进行二次补浆,此时双液浆的初凝时间按30 s控制,压力按0.18 MPa控制。

参考文献

[1]周文波.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施仲衡.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M].陕西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彭坤,陶连金,高玉春,等.盾构隧道下穿桥梁引起桩基变位的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3):485-489.

[4]付款峰.地铁盾构工程穿越市政设施风险源施工控制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4(9):55-61,100.

[5]郭玉海,李兴高.大直径盾构下穿北京机场快轨高架桥梁的安全控制技术[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1):13-19.

[6]康直.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高铁隧道施工影响研究[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9(12):27-31.

[7]李春林.盾构穿越铁路箱涵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4(5):17-20.

[8]杨利全.盾构机过地铁车站技术探讨[J].铁道建筑技术,2013(6):42-45.

[9]杨林.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加固方案数值分析[J].铁道建筑技术,2017(3):78-82.

[10] 吴向州.盾构隧道施工建(构)筑物的保护技术[J].隧道建设,2006(增2):30-32.

[11] 王体广.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铁路桥梁影响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3):104-108.

[12] 徐俊杰.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D].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13] 柴江明.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时安全技术措施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5(7):46-49,89.

[14] 张恒臻.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沉降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5.

[15] 霍军帅,王炳龙,周顺华.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城际铁路地基加固方案安全性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11(5):71-77.

[16] 韩冬. 黄土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表移动及变形预测方法[D]. 陕西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17] 蔡小培,蔡向辉,谭诗宇,等.盾构下穿施工对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影响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6(7):11-17.

[18] 李成宝.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严重损坏房屋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5(8):33-36.

[19]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研究[R].北京: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2019.

收稿日期 2019-05-14

责任编辑 朱开明

猜你喜欢
盾构速率号线
关于盾构增设吊出井与盾构弃壳接收方案设计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盘点高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三大考点
盾构纠偏的线路设计研究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分析
通过提高心理速率改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