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琴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1%~2%,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指的是在分娩后24小时内,产妇顺产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剖宫产后阴道出血超过1000毫升。产妇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会降低自身抵抗力,容易造成产褥感染,还可能因脑垂体缺血而坏死,危及产妇生命。所以,预防产后出血对于产妇来说非常重要,本文简单介绍预防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
1.子宫收缩不良。产妇子宫收缩功能乏力,可能会导致产后出血。胎盘虽然已经排出,但是由于子宫松弛,会有部分血液积聚在宮腔内,出现阴道出血,阴道出血过多,即为产后出血。另外,部分产妇在分娩时会出现异常情况,比如胎儿巨大、产程过长等,都会引起宫缩乏力,造成产后出血。需要警惕的是产道裂伤,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2.胎盘因素。胎儿在娩出后,胎盘一般可在十几分钟后自行娩出。若出现胎盘剥离不全,胎盘不能自然地从附着的位置剥离下来,就可能会造成胎盘残留,从而影响子宫收缩出现产后出血。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胎盘生长入子宫肌层,从而形成胎盘植入,造成产后出血。部分产妇在怀孕前由于已经进行过多次流产手术并且在术后不注意卫生,经常会引发子宫内膜炎,这也是容易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
3.凝血功能障碍。有些产妇本身患有严重肝炎、血小板减少、重度贫血或存在凝血机制障碍,其在分娩过程中,凝血物质缺少,导致血液不能及时凝固,会增加产妇产后出血的概率。所以产妇一定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平时多加注意身体。另外,胎盘残留、产道裂伤等出血过多也会消耗大量凝血物质。此时,医生一定要及时给予止血药物,积极准备血源,做好抢救准备。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孕妇一定要积极接受治疗。
4.软产道裂伤是产后出血的另一大原因。在分娩过程中,胎儿从阴道娩出时,会对周围软组织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而损伤宫颈和阴道。这种情况多因为胎儿过大、产程过快、产力过强。另外,第一次生产的产妇会阴条件较差会发生阴道壁裂伤、宫颈裂伤以及会阴组织裂伤等,这些裂伤如不及时缝合很有可能造成产妇产后出血。
1.重视产前保健。护理人员应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工作。凝血功能障碍的女性要先积极配合治疗再开始备孕,已经怀孕的女性应终止妊娠。患有血液病、白血病或肝炎等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否则可能会在分娩时出现意外。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如多次人工流产导致子宫内膜脱落、胎盘粘连的产妇,应提前入院,防止在分娩过程中发生意外,另外,要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女性应多了解生育知识,减少人工流产次数。
2.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要克服精神过度紧张,保持平静的心态,不必过分担心或者惊慌。精神过度紧张会引起宫缩乏力,从而造成胎盘滞留,可能引起产后出血。另外,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最好不要使用过多的麻醉剂和镇静剂,否则可能会出现宫缩乏力从而出现产后出血。
3.合理补充营养。怀孕期间,孕妇需要多补充营养物质,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有贫血的孕妇应该及时补充铁质。
4.提高分娩质量。医生和护士应该在产妇子宫收缩间隙帮助产妇消除顾虑,给予指导正确的分娩方式,使产妇顺利分娩。产妇也不要盲目追求剖宫产,剖宫产相比顺产流血更多,更容易因子宫收缩乏力而造成产后出血。产妇也应该多注意休息,避免体力过度消耗。
5.为了防止产妇在分娩12小时后出现出血现象,护士应该在产妇产后仔细观察,防止产妇出现阴道出血,此外还要注意血压与脉搏的变化。
6.产妇要及时配合医生和护士,在胎儿产出后不要过早按摩子宫或牵拉脐带,同时要及时排出膀胱内的尿液,否则可能会影响子宫收缩,造成产后大出血。产妇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尽早下床活动。
总之,产妇要保持平静的心态面对生产,不用过分担心。另外,产妇应根据自身情况尽早哺乳,有效刺激子宫收缩,从而减少阴道出血量。产妇在出院后也不能忽略身体健康状况,应及时补充营养,注意身体恢复,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