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当前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合力体系尚需完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三课堂联动”机制还不健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淡薄,要实现路径优化首先贯彻文化育人理念,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其次遵循以文化人逻辑理路,将文化力量融入教学全过程,再次秉承系统整体原则,打造全方位的课程体系架构。
关键词:文化自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 路径优化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现状
1.课程思政合力体系尚需完善
课程思政经过一段时间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高校在思政选修课、通识教育课中能较好地形成教育合力,特别是上海高校“中国系列”课程,集合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等校内外教育力量,形成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的师资队伍,围绕一个文化主题贯穿起多个领域的知识,兼具专业深度和宏观视野,更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通俗易懂又立意深远,展现中国成就和大国气度,潜移默化中坚定同学们的文化自信。相比之下,大多数高校专业课建设中还处于孤立化、分散化状态,个别老师白发挖掘思政元素进行教学设计,合力机制尚需完善。而专业课无疑是“大思政”格局中的关键环节,“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育是最为核心、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包括:课程视角下的课程思政设计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问题、制度建设视角下的专业课程思政的评价问题、课程思政中的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问题。”…专业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但未必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政治理论,专业课程群也有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组织结构,需要组成教学团队,联合思政教师一起备课,整体设计大纲和教案,按照课程特点部署育人目标和思政元素。
2.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课程思政大多以知识讲授为主,结合问题导入、案例引用等教学方式,上海市教委的《超级大讲堂》成功运用“生问师答”、“评委打分”等方法改变课堂形式,形式较为新颖,但需要前期精心准备,并配备大量师资,大多数思政课和专业课受限于传统课堂空间,很难做到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课程思政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育人效果,提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的关键点,“优化‘课程思政教育方式方法,需要任课教师摒弃以往生硬灌输、简单说教的教育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课堂氛围更有温度。”[2]文化自信教育重在涵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除了理论灌输,更是一种体验感悟式的教育,现在教育方法过于生硬单一,无法实现文化陶治熏染功能。任课教师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较强的教学技巧和驾驭课堂能力,寻找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中以文化人的最佳切人点,关注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实现自我体悟。教师可以运用主题探讨法吸引学生独立思考、白由辩论,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短视频让他们获得感性认识,模拟情境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课内游戏等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升华情感,榜样示范法以身边人物的高尚品格、模范行为或自己的举止仪态、师德师风起到示范身教作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围绕共同任务自主探索,产生深切感悟和认同。
3.课程思政“三课堂联动”机制还不健全
“三课堂联动”是指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和网络的第三课堂,当前很多高校充分调动第一课堂(包括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积极性,实践教学也在逐步推进,但网络课堂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发挥有限。有学者指出“要发挥思政课程的隐性功能,实现对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全面介入。”除了第一课堂的全面渗入、第二课堂的全方位介入,还要“建设课堂与网络课程同步推进的制度,建设有线开放课程,使‘课程思政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内,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3]第一课堂是主渠道主阵地,负责展开全面系统的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调研采访、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形式深入现实生活,形成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拓展。随着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网络课堂也得到普及,高校通识课较多采用了在线课程形式,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智慧》荣获“最美慕课”称号。新媒体新技术与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是时代发展趋势和主流方向,思政课和专业课也要积极利用现代技术载体,抢占网络阵地特别是移动智能终端,扩大教学覆盖面和开放度。
4.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以及信息技术普及,当代大学生身处多元文化场域中,受到各类社会思潮的影响,“从大学生对不同社会思潮的认知情况分析,大学生群体对18类社会思潮的平均知晓度为25.72%。其中,知晓度较高的思潮有全球化思潮(50.69%)、拜金主义思潮(44.55%)和实用主义思潮(40.05%)。”[4]西方国家借助全球化思潮输出其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因经济先发优势具有较大吸引力,成为强势文化,弱化民族意识,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娱乐恶搞歪曲历史,搏人眼球,利用新兴媒介工具快速蔓延,不断消解民族文化,部分学生三观尚未成熟稳定,信息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弱,被信息误导接受错误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同时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潮泛滥,使大学生更多地关注个人价值实现和物质利益获取,丧失理想主义精神,对学校价值教育存在着认知偏见和抵触情绪。而且移动互联技术因其便捷性倍受青睐,学生们长期沉浸在移动虚拟空间混乱无序、虚实难辨的碎片化信息中,仅管课程思政发挥了一定的濡养涵化作用,但多元文化思潮通过智能终端散布于日常生活的缝隙中,稀释课堂教学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导致大学生文化白信意识谈薄,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对本土文化、地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对革命文化缺乏共鸣,甚至排斥革命教育,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认知模糊不清。
二.文化自信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路径优化
1.贯彻文化育人理念,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首先把握时代内涵,新时代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5怍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标准,凝聚着全民族的思想共识和意志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决定其性质与方向,也是文化育人的重点,要充分发挥其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文化育人的主要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文”在中国古代有美善之意,通过文德的滋养浸染培养道德品性,提升思想情操。文化育人的主要目标在于夯实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基石,文化是社会意识和思想理念的载体,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根本属性和深层内核,承载着国家精神和民族基因的社会主流文化能为意识形态教育提供资源和支撑。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学校要将文化育人理念作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融入教学改革工作方案中,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联系起来,着眼于学生理想信念、道德信仰、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育;与总体布局的统筹规划联系起来,由学校党委、教务处牵头,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配合,二级学院具体落实,将课程育人、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融为一体;与教学资源的内容选择联系起來,“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6J再次构建保障机制,一是制度设计,在全面调查和认真分析基础上制定课程思政具体的实施意见和试行方案,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二是队伍建设,学校要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强化育人意识,打破专业和学院界限,发动思政课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与专业教师结对,参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方案的修订完善,通过专题培训、集体备课、定向指导、研讨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三是环境营造,挖掘学校资源形成良好的和谐育人氛围,根据办学特色、历史传统、校训校风凝练精神文化,利用校园建筑、绿化景观、教室布局打造物质文化,组织媒体宣传、社团活动、典礼仪式塑造行为文化。
2.遵循以文化人逻辑理路,将文化力量融人教学全过程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建设除了要遵守思政教育基本規律、课堂教学规律、心理认知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外,更要依从以文化人的逻辑理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将文化力量融人教学全过程。文化认知是前提,是人们接收、了解并认识文化信息的过程,包括分析、知觉、记忆、联想等认识活动。当代大学生拥有诸多渠道接触多元文化要素,碎片化、快餐化的媒介阅读习惯使他们缺乏耐心对经典原著进行沉浸式阅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趋于肤浅化、表面化,功利化教育理念使人文课程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被边缘化。文化认知是教学起始环节,中华文化丰富灿烂、深厚悠久,通过感性直观的认知教育将之融入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话语中,整合进同学们的记忆结构和思维模式中,加深印象,增进了解。文化认同是基础,是人们把外在群体的文化体验内化进个人情感世界所形成的心理默契,是身份确认和情感依赖,形成于共情体验、情绪感受等心理过程。世界各国都将文化输出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和主要产业,大量外来文化夹杂着时尚元素对青年群体具有强大吸引力,降低了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度,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市场经济发展,一些传统文化正不断凋零和衰微,同学们对传统的道德标准、审美情趣的认同感淡化。文化认同是教学重要环节,“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7]各门课程教学要在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中着力吸纳并展示这些文化精华。文化自觉是升华,是主体对文化的自我觉知和理性反思,包括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判断选择,对自身文化现状及国际影响力的整体把握,对民族文化前途命运的客观审视和精心筹划,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与升华。不少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在国际比较中的优势认识模糊,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不够强,缺乏自觉担负文化传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化自觉是教学关键环节,要详细阐述中国实践的伟大成就和精神图谱,增强同学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深入理解并领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和互利共享的文化理念。
3.秉承系统整体原则,打造全方位的课程体系架构
教学的本质是一项文化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化行为,目标为“教行迁善”,通过教学互动发展智力,培养品德。文化性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特性之一,强化教学的文化底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课程教学也是文化传承与扩散的重要平台和最佳载体。思政理论课是宣传先进理论文化的主阵地,“高校思政课作为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课程,以文化形态承载政治价值,以政治话语丰富文化蕴含。”[8]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点在于强化价值引导功能,根据中国现实和基本国情,从时事焦点切入深刻分析发展理念和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增强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阐释力和说服力,将历史文化、中国精神纳入教材体系中,有效培育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将前沿动态、中国故事融入教学体系中,比如结合此次中国抗疫行动,从全球视野和世界格局出发增进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通识教育课程着眼于提升综合素养和批判精神,整合哲学,历史、社会、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构建跨学科、多模块的课程体系,哲学知识有助于形成独立分析、审慎思辨的思维模式,历史课程能增进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良好认知,社会研究有利于培养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艺术欣赏能培养对美与善的感知与鉴赏能力。专业教育课程聚焦工程伦理,涵养学生的职业伦理和专业素养,从突飞猛进的工程实践探讨人与技术、人与自然的关系,列举工程史上的重大事故帮助学生理解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在现实利益冲突和道德抉择中能做出正确的伦理决策。实践教育课程旨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社会调研、文化之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人格,亲身感受民俗文化、非遗传承和历史遗迹,在自主开放、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中萌发问题意识,寻求互帮互助和团队协作,面向整个生活世界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重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课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介,通过公众号、学习通等微平台推出各类公开课和慕课,集中优秀师资力量打造精品课程,贴进学生现实需求,采取活泼新颖的授课方式,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内容。
参考文献
[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思想理论教育》201803
[2]张丹丹:《复杂性视阈下“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
[3]史巍:《论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实》,《学术论坛》2018年第4期。
[4]金昕,李亚员:《大学生对社会思潮认知认同状况的纵向比较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1 0期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 710,第42页。
[6]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7]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 08 23(07).
[8]张九童,张金福:《高校思想政治课文化自信培育:问题省思、应然优势、话语建构》,《教育理念与实践》,2019年第18期,40 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JD20GX522)和2019年宁波工程学院“十三五”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邱叶,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