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的悲凉

2020-07-27 16:45郭瑶
文学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隔膜故乡

内容摘要: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给人的一种总的感觉是“悲凉”——天气寒凉、民生凋敝、故乡“隔膜”、希望渺茫,“悲凉”是全文的基本格调。抓住“悲凉”二字就是抓住了文章的“文眼”。以此为切入点弄清楚全文是如何围绕这两个字进行布局谋篇的,我们就能析出文章震撼人心的“理”,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精巧构思。

关键词:天气寒凉 民生凋敝故乡 “隔膜”希望渺茫

我们读一篇文章,尤其是那些引人人胜的古今名篇名作,既要能深入文章之中,感受文章的深远意境,又要能跳出文章意境,从一个理性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审视文章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营造这种深远意境的。这样的分析,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给人的一种总的感觉是“悲凉”——天气寒凉、民生凋敝、故乡“隔膜”、希望渺茫,“悲凉”是全文的基本格调。抓住“悲凉”二字就是抓住了文章的“文眼”。以此为切人点弄清楚全文是如何围绕这两个字进行布局谋篇的,我们就能析出文章震撼人心的“理”,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精巧构思。

一.天气寒凉之悲

在这篇文章中,关于“我”此次回故乡的天气,让人的感觉就是寒冷,这个寒冷还不是一般的寒冷.是严寒,而且是寒个没完,寒中有悲。在故乡的那些日子,故乡给“我”的感觉就是似乎就没有什么好天气。

《故乡》一开篇提到,我是“冒着严寒”回到故乡去的。这里的“寒”不是一般的“寒”,是严寒。在这段天气描写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天气描写,如“严寒”、“阴晦”、“冷风”“呜呜的响”、“天色苍黄”、“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等,把严寒刻画得十分形象,把读者带入一种寒凉的意境中。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刻画呢?从整篇文章来看,作者就是要写今日故乡的寒凉,不只是天气寒凉,故乡的那些个人和事都给人一种透心凉的悲怆,天气寒凉只是为后面描绘故乡的人和事寒凉做了铺垫。

实际上,天气寒凉不只是在文章的开篇,整篇文章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寒个没完,如“我”见到闰土的那天,就也是冷得不行,“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在这段话中,作者说天气很冷,冷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我们在吃过午饭后都没有出门,坐在屋里喝茶,而且我是身子背对着门口,所以闰土来了,我得回头去看。为什么要背对着门口呢?因为外面太冷。在南方,如果天气相对暖和,人们一般会到户外去活动,如果比较冷,人们就会呆在屋里,敞开门面朝门外坐,方便看见来人,如果太冷了,往往就会是关上门,背对门口坐着烤火。这里背对着门而没有说烤火,应该是因为老家的经济状况问题。文章写天气的笔墨不多,除了文章开篇有寥寥数语的天气描写之外,其余的地方都是一笔带过,很不起眼。语言虽少,却很传神。

此外,在这篇文章中,如果将“我”此次回故乡时的天气与“我”对儿时的记忆中的天气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故乡还是有好天气的,有深蓝的天空和金黄的同月,但这种天气只在儿时,“我”这次回故乡,没有。

《故乡》的天气之寒,不只是寒,寒中还有凉,还有悲。天色苍黄,荒村萧索,“没有一些活气”。这种寒凉让“我”心都冷了,以至于“我”都怀疑,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印象中的故乡不是这个样子,它“好得多了”。意味深长的是,在故乡的日子日日寒冷,在“我”离开故乡的时候,这天气却似乎没那么冷了,两岸有青山,在黄昏中“装成了深黛颜色”。这里的景色,隐约地让人感觉到一丝惬意。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和故乡永别了,对故乡“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哀莫大于心死”,永别故乡却不留恋,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二.民生凋敝之悲

《故乡》刻画故乡之悲的第二种手法是刻画民生凋敝之悲,这里的民生凋敝是全景式的——村庄凋敝、乡亲凋敝。其中,乡亲凋敝又从乡亲的长相、穿着和精神风貌进行了深入細致的描写。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副衰败之象。在这一方面,作者通过极力描绘儿时的美好和此次回故乡的破败和纷乱,以一种强烈的对比凸显今日故乡的悲凉。

村庄凋敝。昔日的故乡有“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和“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还有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的少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今日的故乡却是“苍黄的天”和“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与昔日的故乡相形见绌,民生凋敝,充满悲凉。

故乡的民生凋敝之悲不仅体现在生活环境的凋敝,也体现在人的凋敝。作者是怎样来写人的凋敝的呢?用两个字来概括是“辛苦”,每一个人都活得很辛苦,辛苦是《故乡》人的共同特征。在这个特征之下,如果把“我”也算作故乡人,“辛苦”又分为三类——辛苦展转、辛苦麻木和辛苦恣睢。辛苦展转如“我”,辛苦麻木如闰土,辛苦恣睢如杨二嫂和那些借买木器和帮忙搬家偷东西的人。《故乡》人的凋敝是通过这些人的今昔生活对比来刻画的。

除此以外,作者还将故乡人的群体精神风貌进行了今昔对比,让我们看到故乡人的凋敝不只是某一个或几个人,而是一个整体风貌。如小时候,“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而如今,我所见到的故乡人几乎全是贼,除曾经因长相姣好、终日坐着不动却生意很好的“豆腐西施”杨二嫂撒泼要东西、偷手套,乡亲们有借买木器偷东西的,有借给我们送行偷东西的,等到“我们”上船的时候,他们已经把“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偷了个精光。故乡人的这种乱象,给人增添了许多落寞与悲凉。

三.故乡“隔膜”之悲

隔膜是《故乡》的悲凉之最,也是作者痛彻心扉之处。在《故乡》里,似乎什么都被隔膜起来——我与故乡“隔膜”二千余里,时隔二十多年;故乡过去的美好与今日之破败之间“隔膜”悬殊,让“我”倍感悲凉,“没有什么好心绪”;经历二十多年,我与孩提时代的老朋友闰土在思想观念上“隔绝到这地步了”;我与撒泼要东西、偷手套的杨二嫂及其他借买木器和给我们送行偷东西的乡亲们更是隔膜得“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宏儿和水生虽然还是一气,再难相见,彼此之间“隔膜”着的是一堵看不见的时空之墙。

总之,我和故乡人的隔膜是多方面的,距离隔膜、语言隔膜、心灵隔膜、生活道路隔膜等等。正因为这些隔膜,“我”在离开故乡二十多年之后冒着严寒奔走二千余里回故乡的目的也和平常人存在“隔膜”,“我”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这一别还不是暂时的,是“永别”——永别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熟识的故乡。还没回去,就知道或者打算永不再回来,这对于“我”是一种怎样的落寞和无奈!不仅如此,“我”离开故乡时对于故乡的情感也与平常人存在“隔膜”——“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离开故乡的方式也与平常人存在“隔膜”——房子卖了,亲人跟着自己离开,朋友隔膜,乡亲冷漠,什么留恋都没有,别得一点不剩。

面对这重重的“隔膜”,“我”的内心是悲凉的,“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从《故乡》里“我”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带着自己所有的亲人举家迁移,“到我谋食的地方去”,和那些在故乡“辛苦麻木”或者“辛苦恣睢”地生活的乡亲之间,在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上的“隔膜”如此之深,又怎会不是一堵看不见的高墙。由此观之,“我”确实成了“孤身”了。这块曾经生“我”养“我”之地,竞与“我”隔膜到这种地步,怎么不让我“气闷”和“悲哀”。

四.希望渺茫之悲

在文章的最末,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注意,即“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为什么会害怕?因为“我”虽然希望这种状况能够得到改变,但心里其实是没谱的,是不自信的,“我”是不知道希望在哪里的,民生凋敝状况的改变希望渺茫、人心隔膜状况的改变希望渺茫、辛苦恣睢状况的改变希望渺茫、背井离乡状况的改变希望渺茫。这一切,“我”都不知道路在哪里。所以,“我”觉得闰土那种把希望寄托在相信神佛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上比“我”把希望寄托在“辛苦展转而生活”上要“切近”得多。在“我”的眼里,自己的希望很茫远,就像地上的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要走的人多才能被踩出來。在路被踩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个地方会不会被人踩出路来,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来踩这条路和哪些人会来踩这条路,谁也不知道这条路会向何方延伸。总之,一切都是随意的,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正因为看不到也看不清,所以让人害怕,让人感到悲哀。唯一让“我”感到安慰的,是“我”“在朦胧中”,内心还存着这一份希望,它犹如一颗美丽的流星,在茫茫暗夜中,为“我”留下一道光明。

参考文献

[l]居文豪.理性批判之于向往性“回忆”——《故乡》《社戏》再解读[J].名作欣赏,2020(06):144-145.

[2]刘圣华.“隔”与“不隔”读《故乡》[N].语言文字报,2019-1220C003).

[3]林爱玉.历史语境下鲁迅小说《故乡》的主旨还原[J].文教资料,2019(30):5-6.

[4]赵淑荣,《故乡》“隔”几重[J].中学语文教学,2018(05):5658.

(作者介绍:郭瑶,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隔膜故乡
隔膜:供不应求价格拐点
电子“溢洪道”阻止锂电池着火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故乡
故乡的山
传统篇目教学如何“接地气”
世界最薄锂电池无纺隔膜技术诞生
非织造布隔膜:小应用 大市场
故乡常在我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