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重大生态问题,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国家和地区。为了根治这一“病症”,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015年,联合国又确立了一个“世界目标”: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境内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为了彻底改善环境,我国先后颁布了《防沙治沙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出台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实行严格的荒漠生态保护制度,全面落实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原真性。加快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开展大规模治理,实现了荒漠化扩展态势整体遏制、荒漠化面积持续缩减、荒漠生态功能增强。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公顷,占“十三五”规划治理任务的88%。经过多年治理,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状况整体改善,林草植被增加226.7万公顷,沙化土地减少16.9万公顷。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和1980平方公里,沙尘天气次数年均减少20.3%,植被平均盖度增加0.7个百分点。
但是,由于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基数大、影响广,下一阶段荒漠化防治工作进入了一个“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治理难度更大,治理成本更高,任务更加繁重。我们要大力倡导全社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参与荒漠化防治,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我们要坚持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攻坚克难,持之以恒推进荒漠化治理;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义务,为推动全球荒漠化治理奉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