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瑛
我园图书资源比较丰富,如何将大量的图书资源合理投放,有效流通、利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为此,我园打破传统的封闭、单向、静态,拓展 “阅读馆”改造的宽度、广度和深度,创设一个适合幼儿阅读的生态阅读环境,真正成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的“阅读馆”。下面通过“五个阶梯”来看看幼儿园“阅读馆”环境改造的生长进程:
第一阶梯:选址——阅读馆设在哪里更适宜?
我们开展了“寻找图书馆”的主题活动。户外,幼儿觉得应该要有书,可以造一个“森林书屋”;长廊,幼儿觉得应该要有书,可以造一个“长廊书屋”。为此,他们在地图前开始投票,大厅藏书馆、走廊藏书馆、户外藏书馆三个主要藏书点诞生了。纵观改造“共同体”历经从设计图纸——寻找适宜的藏书点——投票选择,幼儿成为了真正的参与者、规划者。通过激活狭小空间,开放式“阅读馆”三大藏书点的创设,有效地解决了盘活图书的问题。三个藏书点拓宽了我们的改造思路,让开放式“阅读馆”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
我们的思考:
资源是“阅读馆”改造与利用的重要媒介,只有准确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积极为幼儿挖掘更多优质资源,才能为“阅读馆”下阶段的改造提供有力保障。如何聚焦丰富的图书资源?怎样让更多图书呈现在幼儿面前?怎么提供更多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如何选择优质图书?为孩子们接下来的活动提供适宜支持。
第二阶梯:选书——阅读馆的书从哪里来?
1.拓展图书种类,从材料上提供支持:幼儿除了从绘本中获取资源外,大量的工具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阅读相关活动中,还生成了很多自制图书;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书也走进了幼儿的视野。基于幼儿的需求,我们调整了图书的种类,从单一的绘本扩充到其他类别,从单一的正规图书到自制图书,从单一的文本阅读扩展到了电子阅读,激发幼儿持续阅读、深入阅读的兴趣。
2.搬运闲置图书,从行为上提供支持:由于园所空间的局限性,大量的图书长期陈列在资源库缺少流通,阅读馆的改造激活了闲置图书。师生一起去找到管理员,前往资源库选书!柜子太高,投放梯子;搬运过重,需求帮忙;取放不便,提供推车……哪里有需要,教师随时提供支持。
3.参与图书选购,从资源上提供支持:选书活动衍生出“亲子淘书行”,家长资源引入课程,和幼儿共同参与,一起到书店挑选需要的书。 “阅读馆”图书的选购权交给幼儿,幼儿把想看的书记录下来,用表征和家长记录相结合的形式开出“购书清单”便于选购。“亲子淘书行”活动收获满满,更重要的是因为图书是孩子们自己精心挑选,因此在阅读中更具自豪感地去分享给同伴。
我们的思考:
面对大量的图书,幼儿活动遇到卡口与瓶颈的时候,教师给予哪些支持策略?如何促进幼儿经验提升?如何有效引导让活动持续向前?都是需要潜心思考的。在选好书后,如何分类与布局还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怎样归类摆放?怎样布局呢?真正让阅读馆里的图书为幼儿所用,提高使用率?
第三阶梯:分类——阅读馆的书怎么布局呢?
1.调整空间布局,确立适宜位置。经过师幼讨论与反复调整:上面三层书柜确定为藏书区,存放复本,并用帘子进行遮挡,此区域的管理人员主体为成人;帘子以下区域则完全由幼儿来进行管理。
2.尝试分类摆放,支持阅读行为。从最初的种类区分到尝试进行年龄区分;从年龄区分的分类方法,再延伸到我能读懂的、在同伴帮助下能读懂、在成人帮助下能读懂……这种分级阅读,有效支持幼儿的阅读行为。
3.制作图书标签,便于阅读选择。图书标签怎么做?怎么能让来找书的人看懂?怎样通过标签标识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图书?都成为了师生探讨的课程内容。
我们的思考:
幼儿从之前的成人一手包办到一起寻找适宜的摆放位置,选择适宜的书架,确定图书的投放形式,亲手制作各类标识,满足了幼儿全程参与“阅读馆”的空间布局的体验。如何實现阅读馆从空间、图书、时间和人员四个方面同时实现“开放”?如何改变以往阅读馆成人进行管理?成为了环境改造中的一项挑战。
第四阶梯:流通——阅读馆如何流通?
1.新资源引发的活动:借阅机摆放在幼儿园大厅,卡通式的造型,又成为了孩子和老师改造行进中的生发点。这个机器叫什么?有什么功能?怎样使用?用它怎样借图书?
2.新资源实现的价值:全园每个幼儿都有一张专属的借阅卡,轻轻一刷,幼儿就可以轻松实现自主借阅图书,还可以根据近期班级主题实施内容,提前到图书馆预约图书,或者提出购买申请,“阅读馆”的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支持幼儿的阅读需求。
3.新资源衍生的评估:为了了解幼儿们阅读的成效,我们还尝试在部分书本扉页张贴了图书知识问卷(预设3个问题)、阅读感悟记录、阅读小便签等,便于后期评估幼儿阅读的质量,为改善图书投放和流通提供研究依据。
4.新资源运用的思考:在借阅系统后台,班内还可以随时了解每个幼儿的借阅情况,各本书的受欢迎程度,教师也会定期将后台信息进行发布,供幼儿了解。同时,为了让孩子们在借阅图书时可以直观了解每本书的借阅情况,受欢迎程度,幼儿讨论出可以使用盖章、贴纸等各种有趣的记录形式,一目了然,为选择图书提供参考。
我们的思考:
图书的流通,满足了幼儿自主借阅的需求,但是开放式的图书馆管理却成了幼儿的一项“大工程”,如何充分发挥小主人意识,真正参与到图书的管理中呢?
第五阶梯:管理——阅读馆如何使用?
以往阅读馆的图书缺乏流通环节,图书的整理也以成人为主,为此,幼儿讨论分享,摸索前行,由此生成了主题活动“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幼儿成了名副其实的“阅读馆”管理小专家,担任小小图书管理员、图书修补员等,自主选择管理内容,管理时间,确定管理规则,保证图书的正常流通。
我们的思考:
如何将馆藏图书与班级阅读区进行互通,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也是我们接下来课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从阅读馆改造前预设的“四个开放”,再到过程中“五个阶梯”,实现了从单向——互动,从不变——多变的课程走向,我们始终立足儿童视角,在课程建设中主动求新、求变。实现了阅读馆环境的动态变化、阅读馆资源的有效开发、阅读馆课程的纵横生长,“阅读馆”的改造和利用帮助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提升了教师运用“阅读馆”资源进行课程实施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