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和热血 书写报国壮志

2020-07-24 16:29
北广人物 2020年28期
关键词:石棉县凤林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据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整理

高凤林院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为火箭焊接“心脏”,其要求之高、风险之大、条件之复杂,非常人可以想象。高凤林,就是这样一个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高凤林,河北东光人,现任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高凤林班组组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

选择航天事业,就注定与高难度挑战相伴。火箭高达20层楼、体重数百吨,但仅仅一个密封圈、螺丝出现问题就能让它在飞行中轰然解体。焊枪的每一次点焊,力道、时间把握不对,就会留下隐患。为掌握过硬的焊接技术,高凤林一面虚心向师傅求教,一面勤学苦练,吃饭时拿筷子练习送焊丝动作,喝水时端着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

上世纪90年代,在研制“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过程中,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大喷管的焊接成为研制瓶颈。大喷管的延伸段由248根壁厚只有0.33毫米的细方管组成,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多停留0.1秒就可能把管子烧穿或焊漏,不但大喷管面临报废,损失百万,而且影响火箭研制进度和发射日期。高凤林连续奋战一个多月,腰和手臂麻木了,每天晚上回家都要用毛巾热敷才能减轻,最终带头攻克难关。作为一名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工作,先后为9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占我国火箭发射总数近四成;先后攻克了航天焊接难关200多项,包括为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国际项目攻坚;精心培育优秀航天技能人才,带出一支由50名技能大师组成的技术班组。

張劼院淬火成钢的英雄卫士

去年7月,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张劼,在微博上发出一张他在健身房与战友的合影。张劼受伤康复后坚持锻炼、自强不息的风采,赢得数万名网友点赞鼓励“:英雄加油!”

张劼,1980年3月生,安徽蚌埠人。2016年1月,在处置安徽蚌埠“1·05”危害公共安全重大警情时,他以血肉之躯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荣获“时代楷模”、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公安二级英模、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多项荣誉,荣立三等功2次。

2016年1月5日18时许,时任特警支队一大队二中队队长的张劼接到紧急警情,蚌埠市光彩小区住户吕某在家中堆放了若干液化气钢瓶和汽油桶,扬言要引爆居民楼。抵达现场后,民警侦查发现吕某用约15厘米宽的钢板将家门全部封死。张劼与4名队友组成突击小组,准备实施强攻。队友用破门锤击破阳台门并砸断3根钢条后,张劼第一个冲入房间,奋力将正在打开汽油桶和液化气罐的吕某扑倒在地。由于泄漏的汽油和液化气爆燃,张劼全身30%面积深二度烧伤,经过6次手术才脱离生命危险。

自2000年入警以来,张劼长期奋战在打击犯罪、应急处突的第一线,在处置各种急难险重警情中屡立战功。2009年7月,蚌埠市一住宅楼内一名歹徒持凶器劫持一名妇女,张劼作为突击主攻成员,成功解救人质;2014年4月,张劼前往当地深山赌场侦查“敌情”,最终与战友一同捣毁赌窝。“希望能恢复得更好,恢复特警风采。”在最近一条微博上,张劼这样写道。

赖宁院奋不顾身的救火英雄

“赖宁身上有一种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这种品德永不过时。”日前,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城北中学八年级(4)班以“在新时代我们怎样理解赖宁精神”为主题举行主题班会,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在石棉县,“赖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32年前,还在上初中的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奋不顾身地参加扑救山火,意外牺牲。32年过去了,人们一直深切怀念着这位年轻的救火英雄,就连年少的孩子们也熟知他的事迹。

赖宁出生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从小成绩优异,酷爱冒险,他喜欢到山上去玩,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他涉猎广泛,地质、生物、无线电、化学等都在他的兴趣范围内,他立志要做一名科学家。

在学校,他爱学习,爱帮助同学,深得大家喜爱。一场意外的大火,却让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是1988年3月13日,那天,石棉县一座山林突发山火,风很大,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山上森林连着森林,山下有一座石油油库和一座卫星电视转播台,如果火势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石棉县几乎全县出动,上山扑火。赖宁写完作业,出去找伙伴们玩,远远地就看见冲天的火焰,便和同学们直奔火场。

大家在现场找了一些树枝灭火,但火势凶猛,赖宁和他的伙伴们一次次冲向火海。在众人的努力下,山火终于被扑灭。直到第二天,人们才找到赖宁,但他已经牺牲了。他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

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勇敢救火英勇牺牲的事迹被广泛传扬。1988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赖宁为革命烈士;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多年过去,石棉县建设了一座广场,以赖宁的名字命名。赖宁的故事,正在一代接一代地讲下去。

城北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马宝经常听爷爷奶奶说起赖宁的故事,每次听后他都十分感动。他说,一个人的责任不在于他年龄的大小,而在于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作贡献。他在这次班会中更加受教育,他说,要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向着目标努力前进。

“赖宁学习优异,品德也十分高尚,他有很明确的人生目标,他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城北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王佳旭說,赖宁的事迹,激励着她更多地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去帮助别人。

陈俊武院科学报国就要有牺牲精神

在我国,有70%的汽油是通过催化裂化技术加工而成的。而这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就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陈俊武。

“科学报国就要有牺牲精神。”这是陈俊武常说的一句话。知行合一是陈俊武院士70年不变的品格。1949年年底,22岁的陈俊武放弃到当时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沈阳工作,只身来到当时的“煤都”抚顺,选择了最艰苦的石油炼化岗位。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很快,抗美援朝开始,我国东北局势骤然紧张,战争阴云笼罩。23岁的陈俊武也担心炮弹来袭,但他更舍不得内心深处那个业已开启的石油梦想。其间,陈俊武在检查脱硫槽时滞留时间太长,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出现了头晕恶心症状。同事们劝他休息两天,他不听,第二天一早爬起来又奔车间而去。随后的很多年,陈俊武一直保持着这份专注和热情,一头扎进工程一线,从实践中求知、从理论上求解,频频拿出提高效率、创造效益的技术革新成果,废寝忘食,乐此不疲。

1969年年底,根据国家需要和组织安排,陈俊武随石油部抚顺设计院搬迁到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张坞乡竹园沟,从此立足河南,积极投身洛阳炼油厂、洛阳炼油实验厂、洛阳炼油设计院的建设,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推动着我国炼油工业技术不断进步。

20世纪90年代初,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陈俊武,未雨绸缪,为了国家能源安全,开始重点研究石油替代问题。2010年8月,陈俊武指导完成的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180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在内蒙古包头建成投产,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我国煤炭资源深度转化利用开辟了全新的技术路线。

21世纪初,进入耄耋之年的陈俊武,开始对一个并非自己研究领域的课题产生兴趣: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出于科学家的责任,我愿意去学习过去不熟悉的知识,争取提出一些对国家、对大局有益的论据和建议。”陈俊武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数据,历时3年写就24万字的专著《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研究》,为国家碳排放政策的制定、能源结构的调整、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了积极的科学建议。

正是在陈俊武那股韧劲、那股拼劲的影响带动下,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从抚顺起步、在竹园沟积淀、在李屯基地壮大、在七里河跨越,到今天以专利商和承包商进军国际市场,成功实施的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厂芳烃和石油深加工等项目成为“一带一路”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热爱我们的祖国,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美德。”这便是92岁老院士念念不忘的初心。不管是投身人造石油、催化裂化事业,还是研究石油替代、碳减排战略,陈俊武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家国情怀是他最初的信念,也是他一直的坚守。

猜你喜欢
石棉县凤林
峨眉含笑
石棉县:纵深推进就业创业 扎实筑牢民生之本
石棉县 开展“森林防灭火综合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铁裁缝”高凤林,为火箭焊“心”
高凤林:为工匠代言
石棉县国有林场中长期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凤林:平静握住那杆焊枪
高凤林 航天火箭的“金手天焊”
人 物
石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