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民间俗称“年三十”,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含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个晚上。其主要活动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吃年夜饭、守岁、迎春。
传统节日总是充满着浓厚的伦理观念和人情味,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又是亲友往来的契机,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身在外地的游子都要回家。除夕,这天夜里,民间向来有全家团圆一起吃年夜饭的习俗。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北方人习惯吃饺子,则是取新旧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在一家人团聚的日子里,自然让人们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千百年来,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心中默然地背诵这首诗,总是给人一种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它的质朴、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团年饭,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自然离不开酒,一家人开怀畅饮,欢度新春。我国描写除夕的诗很多,南北朝诗人瘐信的五律诗《正旦蒙赵王赉酒诗》记载了饮椒柏酒的风俗:“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除夕守岁,自古有之,千百年来,我国民间一直沿用守岁的习俗。熬夜迎接新一年,俗称“熬年”。据晋周处《风土纪》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酒食相邀,”称‘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除夕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通宵达旦,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变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正如北宋苏东坡在《守岁》的一首诗中云:“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中不乏振作进取精神,令人钦敬。
古往今来,除夕守岁,不仅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新题材,而且成为诗人生活中一大乐事,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进行了描绘,也给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文化遗产和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梁朝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覓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该诗从多个侧面反映了1 400多年前人们在除夕之夜欢乐的情景。崔涂的《巴山道人除夕书怀》诗中云:“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作亲,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诗中表达了客居它乡的诗人感慨身世、怀念亲人、遥望未来之情。
我国历史悠久,是天文历法发达的国家之一。传统的迎春时间多在晚上11时正。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人在年夜12时迎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旦》诗作中,生动地描绘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迎春的喜庆情景。
古往今来,我国民间迎春有放爆竹、点焰火的习俗,老百姓用爆竹接“财神”、迎“灶王”,讨个吉利,作为“爆发”的象征。南宋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一夕书中说: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蔗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由此可见,放爆竹的意义,已不只是驱逐“山鬼”了。元代诗人赵孟烦在《赠放烟火者》一诗云:“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诗中出了家家爆竹,户户焰火,气势如虹的景象。
如今,中国百姓放爆竹,主要用于庆祝传统节日,表示心花怒放,兴高采烈,增加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