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葵 蓝素珍 李 斐 钟叙春
中医将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病机制归为“口疮”“口糜”“烂喉痧”等范畴,即火毒之邪,入侵头颈部,灼津伤阴为病机。主要证型包括肺燥津伤、阴虚内热、邪毒内蕴、脉络瘀阻、气阴两虚五大类。主要针对病机进行治疗,且中药汤剂效果较为明显[1]。常规中医治疗以三餐后含漱混合液含漱为主,对延缓口腔炎出现、降低口腔炎发生率极为有利。尽管如此,类别三餐后含漱及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在效果上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故此,本研究为研究中药含漱结合内服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以为临床治疗该类患者提供可行性借鉴,特选定2019年5月—2019年11月我院肿瘤科病区收治的80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过程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1月我院肿瘤科病区收治的80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依照中医治疗策略方法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患者26例,女患者14例;观察组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13例。2组患者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8.15±1.85)岁,无其他合并疾病。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男女比例、职业、病史及其治疗年限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放射性口腔炎的诊断标准》和《GBZ 162-2004 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辐射事故中大剂量意外全身照射或局部照射、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全身照射及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所致的口腔黏膜反应及口腔黏膜损伤人员[2]。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卫生部发布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年龄18~80岁;符合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无精神疾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精神疾病或不能合作者;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严重肿瘤反应者;失联患者及不符合试验研究者,未按试验要求规范进行治疗者[3]。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含漱混合液三餐后含漱,观察组应用含漱方三餐后含漱及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其中中药汤剂含漱10~15 min,汤剂(煎药机型号为CYG-20B,生产厂商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长瑞机械设备公司,主要适用于赣州市人民医院中药房)内服7周。含漱混合液组分配方为0.9%氯化钠溶液250 ml、利多卡因0.4 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维生素B6注射液200 mg;含漱混合液组分:雄黄1 g,青黛15 g,乳香10 g,没药10 g,寒水石15 g,黄连15 g,硼砂2 g,血竭10 g,大梅片6 g,薄荷叶10 g,珍珠6 g,冰片3 g;内服方:麦冬15 g,生地黄15 g,玄参15 g,贝母10 g,牡丹皮10 g,白勺15 g,薄荷10 g,甘草3 g。2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7周。
1.4.2 观察指标对比和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放射量=40、70 Gy时患者黏膜损伤分级、视觉疼痛指数及愈合情况,干预后随访半年,跟踪患者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依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CTC 2.0版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分级标准、口咽部疼痛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定[4]。
1.4.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口腔黏膜白斑或溃疡明显消退,仅有轻度充血而不影响其进食普通饮食;有效:口腔黏膜表现为中度充血,可出现轻度点状白斑,溃疡面积缩小、数目减少,能进食流食或半流食;无效:口腔黏膜白斑或溃疡面积无缩小或较前增大,或数目增多,红肿加重[5]。
1.4.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两样本的计数资料进行比较,干预后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口腔级别总评分情况比较2组患者口腔总评分合格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95,P=0.0203,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口腔级别总评分情况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其他指标情况比较在放射量=40 Gy时,2组黏膜损伤分级、视觉疼痛指数及溃疡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射量=70 Gy时,2组黏膜损伤分级、视觉疼痛指数及溃疡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其他指标情况比较 (例,
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病机制考虑与X射线局部侵袭造成的辐射伤相关,并可引起患者口腔诸多不适症状[6]。中医将其病因归为火邪,病机为局部热毒、气郁血凝、机体阴虚内热。治疗上以内服药清热解毒、含漱药解毒生肌、益气养阴为主要治法,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7]。
文献资料进一步证实,中医药疗法在延缓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减弱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上,比之常规治疗在Ⅲ级、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上明显减少(P<0.05)[8]。中药内服和含漱在放疗剂量为40和70 Gy时,Ⅲ、Ⅳ度口腔炎发生率显著下降(均P<0.05)。放疗剂量=70 Gy时Ⅲ、Ⅳ度口腔炎的发生率高于剂量=40 Gy(P<0.05)。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2组唾液EGF含量呈下降趋势,且联合组下降程度均较单独组轻。同时在IFN-g、TNF-α、IL-2、IL-6等肿瘤因子指标上,均显著低于放疗前(P=0.000)和单独组(P<0.05)。
综合本研究的数据,口腔级别总评分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95,P=0.0203<0.05)。并在不同辐射剂量比较中,就黏膜损伤分级、视觉疼痛指数及溃疡愈合情况差异有了坚实的事实依据。据此,中药含漱结合内服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治疗效果明显,并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反应对患者伤害,从本质上实现对患者疾病的有效治疗。
综上所述,中药含漱结合内服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较高干预效果,且在口腔总评分合格率上有着显著的对比优势,同时在放射量=70 Gy时黏膜损伤分级、视觉疼痛指数及愈合情况改善明显,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