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结合藏品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海关博物馆藏品的质地、来源、时代、功用等信息,考虑藏品的研究、展示、管理与保护等多种因素,在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中国海关博物馆实际情况的藏品分类思路和具体分类方案。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分类;层级分类法
博物馆藏品分类是指根据藏品的特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把藏品组合分类的过程。中国海关博物馆(以下简称“关博”)作为海关总署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藏品基本涵盖了中国海关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近代以来由洋人监管海关的数百年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见证物被关博收藏。因此,根据本馆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和藏品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行业规律的藏品分类体系已成为关博藏品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将结合工作实际,拟对馆藏藏品分类的相关问题试作如下探讨。
一、藏品分类概述
(一)藏品分类的标准和目的
藏品分类是博物馆藏品科学管理、整理研究的中心环节。它不仅涉及了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的各项环节,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博物馆藏品的展览、研究和利用等工作。因此,博物馆藏品的分类标准要将科学系统性与实用性合理结合,在内容上要体现出符合政策、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等要求;同时应该以藏品的自身规律为基础,揭示藏品的内在联系。
藏品分类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一是科学而充分地揭示各种藏品的内容;二是根据各类藏品之间的內在联系,把所有藏品组成一个系统;三是便于藏品的保管保护、库房设计和管理利用,以达到妥善、长久保存藏品的目的。
(二)藏品分类的通行方法
由于博物馆藏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不同,藏品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列出了七种文物藏品分类方法,它们是:时代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分类法和价值分类法等。有学者认为除上述七种分类法外,至少还应有如下八种分类法,包括收藏方式分类法、存在形式分类法、历史事件分类法、地域国别分类法、人物分类法、组织阶级(层)分类法、形状分类法、制作技术分类法,以上共计十五种分类方法。
目前,比较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博物馆藏品分类方法大体有以下三种,包括藏品时代分类法、藏品功能分类法和藏品质地分类法。藏品的时代分类法是指把同一时代的不同质地、用途、形状的藏品划分为不同类别,这种分类法着重于文物的时代概念。按照这种方法分类对于研究者来说,可以在一个库房看到同一时代的各种不同质地、不同类型的器物,但不能同时看同一器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从保护方面看,这种分类法对藏品的保护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和不利的影响。藏品功能即用途分类法是指把不同质地但用途相同的藏品分为一类。这种方法从纵的方面来说,对追溯历史变迁、揭示地域差别都是很有利的,但从横的方面来看,这种分类法不能系统地观察到这类器物与另一类器物的相互影响和异同,同时对藏品的科学保护工作会带来不便。藏品质地分类法是指以藏品本身构成的材料质地为依据,把同一时代或不同时代的不同器形而质地相同的藏品归于一类。这种分类法可以比较系统地反映出质地相同的各种器物的历史演变,也有利于藏品的科学保护。
(三)藏品分类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
博物馆藏品分类需特别考虑藏品的保管保护和检索利用两方面关系。
1.藏品的保管。博物馆的藏品,是在不同时代用不同质地的材料按照不同的工艺制作而成。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化学成份和物理属性,对温湿度、光线、尘埃、霉虫菌有不同的耐受力,针对这些不同质地的藏品需要设置不同的保护条件及保养措施。如漆木器藏品的保存,需要温度在4℃~18℃之间,相对湿度是55~65%;金属类藏品要求温度在25℃以下,相对湿度是45~50%;纺织品类藏品要求温度16℃~18℃,相对湿度是50一55%;纸质类藏品要求温度16℃~18℃,相对湿度是50~55%;玉、石、泥、陶瓷要求常温条件、70%以下湿度等等。
2.藏品的检索。藏品的检索与保管分类的目的不同,它不必考虑藏品的安全因素,只有方便检索使用这一个目的。因此,保管分类这一用途也可以作为检索方法的基础。
(四)目前我国藏品分类的现状
在我国各类博物馆数量多,情况复杂,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规范统一而又能在各行业博物馆通用的藏品分类标准,各博物馆的藏品分类虽大同小异,但各自又有各自的特点和方法。目前我国博物馆藏品分类的现状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统一中有统一”。所谓“不统一”指的是今天我国几乎找不到两个藏品分类法完全相同的博物馆。但是在五花八门的分类法中,却存在着分类方法和观点的“统一”,绝大多数博物馆在现行分类方法上采取的是“因物设类”和“因量分类”的观点。
二、关博藏品现状
(一)基本情况
关博藏品以海关有关的历史文物、缉私查获文物及检验检疫等文物为主,目前共有藏品30000余件,藏品丰富,种类繁多,其中珍贵文物有1000余件。
(二)藏品特点
1.具有一般文物藏品特性。一是从自然属性来看,关博藏品主要有纸质、金属、陶瓷、毛皮、标本、化石、牙角骨等多种材质的藏品30000余件。其中纸质藏品占60%以上比例,且大量的纸质文献为近代以来洋人监管海关时留下的历史档案。从藏品具体材质来看,部分藏品材质由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在关博历史类藏品中,有一些实用器由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有些是有机无机组合,有些是有机无机复合,例如海关查验用金属探测器、海关检测用电光天平、海关检测用荧光光谱仪等。二是从社会属性来看,关博藏品主要分历史类藏品和自然类藏品。其中纸质文献种类较为复杂,有书画、档案、证书、邮票、商标等,从具体功用上又可分出大小门类几十种。
2.具有鲜明的海关行业特色。一是关博藏品来源主要有移交、拨交、接受捐赠、征集购买等方式,其中移交的缉私文物占比最多,它与其他来源方式的藏品比例在2:1左右,是关博藏品的主要来源之一。二是功能属性明确的藏品较多,如历史类藏品中的印章类,虽质地不同,有木质、牙角骨质、金属制等,但均是在赫德时期或近现代时期海关通关、查验等业务中使用,功能属性非常明确。
三、关博藏品分类
(一)建馆初期的分类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1.建馆初期的分类方法。建馆初期关博的工作重心是抓好陈列展览。由于当时经验不足,来不及深入研究,为适应馆内的中心任务和便于当时的筹建展览工作,分类采用了“功能用途”一层级分类法。以关博展陈内容所涉及的藏品为依据,划分出29个大类,分别为关址住宅、国际交往、监管场所、教育培训、进步活动、历史文物、领导关怀、关权收复、人事管理、社团组织、税收征管、题词签字、体制机构、条约章程、通关监管、文化生活、证章凭据、革命人物、综合统计、走私缉私、奏折诏书、存照留影、队伍建设、公益事业、工具设备、标志服饰、法制规章和其他。
2.存在的问题。上述分类适应建馆初期集中精力办展览的需要,它简便实用且易于操作,对提高办展效率,防止展品混乱起到了保障作用。但随着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这种分类方案的内在逻辑关系的矛盾性,检索查询的多重性(重叠性),藏品管理的繁杂性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是藏品的逻辑关系混乱。同样功能用途的藏品和同类质地的藏品都被割裂打乱分散在不同的大类当中,如:国际会议的文件和证章样本等,它们都是纸质藏品,又都是国际交流或海关通关监管的藏品,这就将相互有内在联系,又是同质地的藏品人为拆散地分在若干不同的类别中,给使用和查寻带来困难。另一方面是分类标准不明确。如把在历史上起积极、进步、革命作用的人物事件相关的藏品归入革命人物类;而将与之相反的人物(如国民党人物)归在其他中,这不很恰当。
(二)现行藏品分类思路和方法
1.分类思路。藏品分类是博物馆中基础的业务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博物馆学就是从藏品分类开始的。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却蕴含着深邃而复杂的科学逻辑关系,是一项专门的科学。关博的藏品是伴随着海关行业的产生而出现的,它们种类庞杂,内容广泛,但又是可分的。首先它们与普通文物藏品一样都具有历史性,都有其产生的时代或具体年代;其次它们还具有物质性,每件藏品都由一定的物质构成,用不同的质料制作;再次他们都具有地域性,每件藏品都是从不同地域的海关调拨或征集上来的;最后他们也具有功用性,每件藏品都是为海关查验、检测、化验、通关等一定目的而制造的,各有各的功用;除此之外还有价值、数量、等级等等;这些都是关博藏品划分的依据。
关博是具有海关特色的行业博物馆,馆藏既有广义文物藏品的一般属性,又有行业的特殊属性。在藏品的科学分类方面,它不但要遵循广义博物馆文物藏品收藏研究展示活动的科学规律,符合文物藏品管理的各项技术要求,也要符合和遵循海关的行业特点和内在规律性。因而,关博藏品分类非但不能盲目机械地照搬套用其它博物馆的现成模式,也没有更多的经验借鉴,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积累和研究摸索,并充分吸取各馆各种分类方法的优点,结合本馆实际,量体裁衣地制定出一套既反映藏品规范管理思想,又体现海关文物内在逻辑规律的藏品分类方法。馆藏文物分类方案的制定,首先要搞清楚馆内文物藏品的质地、来源、时代、功用、所属地域、相关人物、历史事件、形状、体量、分布等相关信息;更要考虑文物藏品之间的内在关系;当然还要结合和考虑文物藏品的研究、展示、管理、保护与库房设置,以及将来馆内文物藏品的扩展空间等诸方面因素,选出最佳分类方案。
2.分类方法。通过综合比较和优选,总结出了最适合关博实际情况的方案是质地优先与功能用途组合的可变层级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是以文物藏品的基本质地为依据优先确定大类,成为分类的第一层级;再根据藏品的功能用途并结合该项藏品的种类与数量要素,依次在大类中分成若干亚类和小类等若干层级。藏品较多,逻辑关系复杂的大类内可多分层级,而藏品少而逻辑关系简单的大类内则可相应少分层级。这样馆内各大类藏品可根据内部逻辑关系的需要调整层级结构,最多不超过3层级。藏品的编目标识则根据层级最多的类别,采用3级4段字母数字组合形式编号(层级少的类别用零补位)。
如:某藏品的编号是A1.2(8),则字母A代表纸质品大類,数字1是该大类中的证件亚类,2代表该亚类中的工作类证件小类,括号内的8表示该件藏品的序号。以此类推,形成一套完整的分类系统。这套分类系统简单明了,逻辑关系清楚,检索要素分明,既便于藏品查询调用,又便于藏品安放保护,更有利于电脑录入和管理;同时又符合藏品管理规律和关博藏品的特点,在扩展性方面还留有充分的余地,是比较适合关博实际,适应海关历史类藏品特点的分类方案。
3.分类方案。第一层级以藏品质地为依据分成七个大类:A.纸质类;B.自然类(皮毛、标本、化石、牙角骨等);C.纺织品类;D.金属制品类; E.高分子制品类(橡胶、塑料、树脂制品等);F.音像制品类;G.机电制品及其它(电器、机械、仪器等以及不属上述各类的藏品)。第二层级是在确定大类的基础上,将大类中的藏品以功能用途为依据再分成若干亚类。以纸质藏品大类为例,划分为7个亚类,即:A1.证件亚类;A2.邮品亚类;A3.图表字画亚类;A4.文献资料亚类;A5.报刊亚类;A6.照片拓片亚类;A7.其它亚类。第三层级是第二层级各项内容的细化小类,仍以功能用途性质来区分,以纸质藏品大类中的证件亚类为例,划分为4个小类,即:A1.1.奖励类证件小类;A1.2.工作类证件小类;A1.3.会议类类证件小类;A1.4.票券类证件小类等。至此,对于藏品分类已经完成,但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一件藏品上。我们将分类的代码后再缀一个带括号的数字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A1.2(12)是指工作证细类中的第12个工作证,这就使分类编号与藏品一一对应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藏品分类不但要遵循广义博物馆藏品研究展示活动的科学规律,符合文物藏品管理的各项技术要求,也要符合和遵循海关的行业特点和内在规律。本文通过分析探讨关博建馆至今的藏品分类经验,总结出了适合关博实际情况的方案是质地优先与功能用途组合的可变层级分类方法。它既便于藏品的保管保护,又便于藏品的管理利用,是一套既反映藏品规范管理思想,又体现海关文物内在逻辑规律的藏品分类方法。
参考文献
[1]北京博物馆学会.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指引[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75-81.
[2]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04-208.
[3]祝敬国.博物馆藏品分类标准化研究[J].中国博物馆,1991(01).
[4]王莉娜.博物馆藏品分类浅析[J].史前研究,2004.
[5]李建丽.藏品分类应划分为保管和检索两个系统[J].中国博物馆,1988(02).
作者简介:
尹艳萍 1987 女 汉族 山西静乐人 硕士 中国海关博物馆 100730 专技十一级 博物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