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2020-07-23 10:51李赫
大经贸 2020年5期
关键词:鲁迅小说批判性

【摘 要】 鲁迅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丰碑,是近代文坛的巨匠,为人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学巨作。同时,知识分子的题材是其小说创作中开创的一类重要题材。本文通过对这些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分析,揭示了病态的封建社会对知识份子的残酷迫害,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旧社会知识分子的可悲性。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知识分子形象 封建社会 批判性

在鲁迅的小说中,刻画过许多知识分子的形象。目的是要运用辛辣讽刺的手法对封建病态旧社会进行强烈的批判,以此来警醒国人,冲破“铁屋子”。本文将鲁迅笔下知识分子进行分类分析,希望能对研究鲁迅小说的批判性有所贡献。

一、具有封建思想的牺牲品和殉葬者

这一类知识分子中,以陈士成和孔乙己为代表。他们醉心科举,并且为之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然而屡屡落第,一生穷困潦倒,却至死也不明白为何沦落到如此境地。

陈士成是个封建没落地主阶级的后代,祖上曾经富裕过。他醉心科举希望能够,挣出个功名,以恢复祖辈的荣光。但是屡试不第,让他穷困潦倒。当他第十六次县试落榜以后,他终于走上了疯狂的道路,盲目地去相信那本不存在的“白光”,最终坠湖身亡。而孔乙己作为一个封建社会晚期的读书人,对科举有着美好的向往,他将一生奉献给了“故纸堆”,却没有一点的谋生能力。他永远身着仅有的一件长衫,以维持读书人的体面身份。当别人故意揭他的短时,他也只是顾左右而言他,以此来掩饰自己屡试不第的尴尬境地。为了谋生,他失去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尊严,通过一些偷鸡摸狗的见不得人的勾当来维持生活。当因为偷窃而被打断腿之后,还要嘴硬地坚称自己是不小心摔断的,以此来维护尊严。到了最后,孔乙己还是悲惨地死去了。鲁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实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以上两个旧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痛苦的根源往往不在于自身,而是这个封建的“吃人”的社会,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带来了封建旧知识分子的落魄。鲁迅对通过对这类知识分子的刻画,无情地鞭挞了没落的封建社会。

二、封建制度的追随者和维护者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就是这类形象的代表。高尔础是一个从头到尾的虚假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形象,为了得到社会上的赞扬,他学习洋八股来提倡国粹,还通过模仿俄国大文豪,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高尔础,以表示自己的仰慕。他高谈阔论,发出宏愿,然而身为女校教师不去想着教书育人,好好准备授课内容,而是将时间都花在了如何遮掩伤疤和照镜子上了。他自诩为新文化的化身,然而授課的动机确是去看女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失去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鲁迅通过刻画这一类不学无术、毛脑子男盗女娼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是为了揭示封建社会末期传统读书人的道德沦陷、思想腐化,其对这一类知识分子是批判且没有同情的。只有通过鞭挞这一类丑陋的读书人,才能警醒世人,达到启蒙国人,重塑道德和治疗社会的目的。

三、探索社会现实的思考者和觉醒者

在鲁迅的小说作品中,还有一类非常经典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一类知识分子形象可以说是鲁迅本人的人格的化身,社会中的思考者和觉醒者。

例如《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狂人是个害了癔症的精神病人,但他却能从封建经典中看到“吃人”的本质,进而发出“救救孩子”的伟大呼声。实际上,这样的知识分子形象并不来源于生活,而是一个具有启蒙意义和象征意义的化身。这一类知识分子的起源于“五四运动”,这一批先进的觉醒者在当时试图对国民进行启蒙,去对封建主义进行批判,在愚昧的民众眼里无疑是“疯子”的形象。这一类知识分子是不向现实低头,带有民主主义特征的新时代知识分子,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还有《故乡》和《祝福》两篇小说中的“我”的形象,这一类知识分子对社会有着清醒的认知,并且受过新文明的启迪,但是身上又带有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往往渴望改变什么,但却又无力去进行改变。“我”虽然讨厌鲁镇的没落和腐朽,但是又不得不回到这里,与其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我”虽然为祥林嫂丧子而感到同情,却又不忍告诉她真相,给其思想上的启蒙;“我”虽然对鲁四老爷为代表阶级的嚣张跋扈感到不满,但是却不敢直面指出,产生实际意义上的对抗。这一类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之际,往往在思想的先锋性上要超出行动,他们虽然能看到事情的本质,但却无力去进行改变,更多的停留在思想层面,却缺乏探索。“我”对封建的旧社会感到不满,对下层民众怀有同情,对新生事物的到来充满期待,但往往只停留在了“想”的阶段,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中,缺乏改造社会的主观意愿。

四、结语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不尽相同,具有多面性,但是都集中体现了旧社会的土壤下,滋生出来的“弱小者的精神状态”。[2]虽然在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往往处于最先觉悟的状态,但是在时代的浪潮之下,他们的思想上也会存在弱点。鲁迅通过对一系列封建社会下知识分子的刻画,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没落给旧社会知识分子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但在这样的浪潮之下,也出现了具有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中国社会进行反思和启蒙,肩负历史和时代的重任。鲁迅的知识分子系列小说,对当代中国社会仍然有着积极意义,他通过批判、讽刺的艺术手法,来宣示知识分子应该勇于担当、承担社会责任,永远保持前进的深刻道理。

【注 释】

[1] 贾玉霞.挣扎的灵魂——谈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甘肃教育,2013(14):69.

[2] 王玲.谈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8):23-24.

【参考文献】

[1] 史立辉.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社会根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8):29-30.

作者简介:李赫(1993—),女,汉族,吉林省榆树市人,学历:在读研究生,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古典文艺学

猜你喜欢
鲁迅小说批判性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鲁迅小说中景物描写的意境之美
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
探索批判性思维与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