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先生的西北教育考察

2020-07-23 10:51王海金
大经贸 2020年5期
关键词:考察顾颉刚民族

【摘 要】 顾颉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怀着浓厚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于中国西北教育的实践的研究当中去,通过深入了解和调查,整理出发展西北教育的措施和方案,研究顾颉刚先生的西北教育实践问题,对于当下西北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顾颉刚 西北教育 民族 考察

一、顾颉刚西北之行的背景

顾颉刚先生“性好游览”,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穷其胜而后快”,从1923年开始,他就开始游历了河南、山西等地,1931年又游览了河南北、山东、陕西等地,足迹遍涉黄河流域,但是他所过之处却是一片“然而农村之凋衰,人民之暗弱,刺于目而伤于心,恍若末日之将至”的凄惨景象,因此他认为“如不急为之谋,不但亡国,且灭种矣”。再加上九一八事变以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及热河失而北平陷大包围中”,顾颉刚先生逐步认识到中国的边疆问题严峻性,“与蒙古之主张自治者谈,因晓然于边疆问题之严重性”。

因此,他在召集燕京师生立边疆研究会之余,希望能够从事旅行调查,为挽救民族危亡建言献策。在筹备西北考察这一过程中,顾颉刚先生与北平以及内地的边疆人士广泛交流,逐步让自己的边疆知识得以系统化,如当时在北平东四牌楼清真寺内设立的成达师范学校,该学校以教授阿拉伯、土耳其文字为主,学生毕业以后也多服务于西北,可以说是一所典型的回族学校,顾颉刚先生在于该学校的校长(唐柯三)、老师等交流的过程中,对西北的回教文化感受很深,“是以予于西北尤向往”。

二、顾颉刚先生对西北教育的考察

顾颉刚先生于1937年10月2日到达临洮,这里是甘肃省教育最发达的地方,有私人兴学的风气,教育经费虽然少,但是学校数量相对较多,男孩子都能读到高小毕业,“可以说是西北唯一普及教育的地方”,可是学校多数经费不足,学生进了学校也只是读教科书,老师也没有参考资料,等于以前的私塾。在参观临洮县师范、女子师范、初级中学、职业学校、养正小学、师范附属小学的过程中,顾颉刚先生了解到临洮的耆老对教育极为重视,不仅投资捐献者多,且“略有资产之教员又肯义务授课,比如此间杨明堂先生穷尽毕生时间精力,复倾其家产,创办了养正等中小学校。因此尽管临洮县的教育经费每年只有政府补助二万元,并且该县经济基础极其薄弱,但是凭借此地人士的苦干精神,在办学质量上远远超过临县,“闻他县教育经费有多至倍蓗者,而质与量俱不之若”。可见教育发展的好坏并不完全与经济发展程度成正比,教育的理念、观念、方式在这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临洮停留十一天后,顾颉刚又辗转去了兰州、西宁两地(行程路线:兰州—西宁—兰州),除了拜访地方上的军政领导之外,还在兰州参观了省立民众教育馆、教会所办医院、清真小学、草家厅女子小学,出席省教育会等,在西宁也参观了男师范、女师范、蒙藏师范、蒙藏小学校,以及由天主教创办的培英小学,马家军创办的回教小学等,在此期间,除了继续撰写《考察报告》及规拟补助计划外,还去回教促进会、甘肃学院进行特约讲座,这些阅历对以后顾颉刚先生西北教育的建议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兰州、西宁两地考察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后,顾颉刚先生又于1938年1月4日启程,赶赴临洮,因先前他在兰州考察之际,临洮教育会常务干事刘尚一就多次致函商讨,希望合办小学教员寒假讲习所,顾颉刚先生也希望借此寒假之机使“他们得到教科书以外的知识”。于是从兰州他邀约了周志拯、王志粱、姜种因、金素兰、王居仁、杨向奎、尹以莹、回永和等专家同赴临洮,寒假讲习从1月8日至1月27日,共计三个星期,讲习的内容包括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边疆问题、军事常识、国际形势、农业常识、健康教育、合作事业等等,普及面非常广泛,此外,讲习所每天晚上召开小组讨论会,讲师和学生就共同提出的问题而研究,体现了师生互动的国民教育理念,可有效提高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甘肃省交通不便,外省的人士到达此地者甚少,学校的教育除了教科书外,“几无任何精神食量”,在全面抗战的大环境下,“国家有非常之变”,因此民众必须有适当之训练,而要训练民众,首先就要训练小学教师,顾颉刚先生组织的寒假讲习所,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星期,可能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并不是很多,但是却能够激发学生的对时代的认识,并起到发凡开端的师范作用。

在临洮寒假讲习所开办的过程中,渭源县的教育局长张嘉民就多次致函顾先生,请求仿效临洮,在渭源开办小学教师开会讲习,顾先生允之。1938年2月10日,顾颉刚先生乘骡车赶赴渭源,11日,在该县保安队长(该队长原为此间土司)的陪同下,参观了渭源县立完全小学、义务小学、临洮县立完全小学三所学校。在渭源,顾先生“与诸士绅谈”了解到,渭源县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全年的教育经费只有五千元,仅为临洮县的四分之一,教育设备更是无从谈起,甚至连一份报纸都不能订购;在《顾颉刚自传》记叙道:“其实该县在教育上最大的问题是师资不足,因为这个县在万山丛中,交通不便,生产寡少,不仅本县没有适当的师资,连到外县去请教员都请不到”。基于这种情况,顾颉刚先生就在这里办了一个“乡村师资训练班”,以半年功夫造就了一批小学教员。

随后,顾颉刚先生又考察了渭源周边的康乐、陇西二县,然后又到蒙、藏、回、汉杂居的岷县、临潭、卓尼、夏河、和政等县考察,因为这些地方,有的民族之间关系好,有的就麻烦不断。比如康乐,尽管回、番杂居,纠纷时起,但是地方政府“立局以分治之”,长此以往,回、汉感情逐渐并臻融洽,在此地,回民自办的小学校,读汉文兼读阿文,只是回民一直不进汉校,所以他们的校长和教员都是从宁夏聘请而来。

三、顾颉刚先生对西北教育的建议

经过一年多的考察,顾颉刚先生对西北教育的现状有了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在考察期間就不断向国民党地方政府提出自己的教育发展意见,并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教育补助计划。

第一,发展师范教育,1938年4月14日,他在临洮考察期间,他就致函杭立武先生,指出甘肃省全部皆山,交通不便,故而县里、市里的学生只能在本地读书,很少外出,而其他省份却不一样,设立在大城市的省立学校,周边各县的青年皆可就读,因此甘肃省的教育每况愈下,基于“现在甘省人士已有兴办教育之觉悟”,但小县之小学教师非常缺乏,去外县请薪资又过高,不能供应的现状,因此,顾颉刚先生提议,在各个县创办师范讲习班,这样就能在短期内培养除若干师资以应急需。

第二,提倡职业教育,甘肃省土地贫瘠,并且寒期很长,农业生产寡少,因此必须要增加农村副业以富其民。但是由于长期无人指导,加上本身贫穷,农村无力进行副业建设。为增进生产和改良技术,顾颉刚先生主张因地制宜,推广职业教育,根据各地生产的物产来兴建发展手工业以及畜牧森林诸业,比如渭源产有石膏,可制粉笔;康乐回民多畜牧,可发展毛纺织业;在考察临潭新城的过程中,创办了畜牧兽医科和民众教育馆;凡此种种,各县可凭借教育来增加生产,又可借生产来推广教育,如果真能按照这个设想发展下去的话,甘肃省各县教育和生产都可实现自给自足,顾颉刚先生认为“此最根本之计也”。

第三,关于教育经费的补助,顾颉刚先生与地方人士討论之后,决定在各地设立试验区,因为各县的情况特殊,不尽相同,所以必须因地制宜,才能让当地人民获得实惠。禹贡学会负责补助开办费和设备费,日常的普通费用则由各县自行承担,补助的数目逐年减少,等到四年以后各项事业均由地方独办,补助的费用再移至他县做使用,而各县的补助之数,顾颉刚先生根据县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寡,以及赋税数目做出比例,定出具体的补助数额。

第四,西北民族众多,有强烈的民族宗教成见,一旦矛盾触发,必然引起祸乱;此外,由于蒙、回、藏族宗教习俗、语言不尽相同,认识汉文的也很少,执于宗教的成见,父母很少会把孩子送入到汉人的学校进行学习。因此,顾颉刚先生认为,与其在地方上创办学校教育,不如兴办社会教育,比如在夏河设立的兽医防疫所,“不独牵畜来治者多,扶人就医者亦复不少”。

小 结

顾颉刚先生的西北教育考察,不仅对民国时代西北的教育问题有新的认识和见解,即使放在当下,他所提出的教育理念也有发人深匮的启迪意义,比如在针对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方面,他一贯主张要尊重蒙、回、藏各个少数民族之间宗教信仰,平等对待,不能强势将我们的汉族文化输入到少数民族中去,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尊重差异,互学互鉴,共同进步,最终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 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顾颉刚:《顾颉刚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 杨思机:《民国时期顾颉刚的边疆教育思想和实践》,《学术研究》,2017年第7期。

[4] 李芳、杨红伟:《顾颉刚与甘肃教育》,《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5] 王希隆、付军:《顾颉刚先生在西北》,《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12第4期。

作者简介:王海金(1991-),男,汉,山东省诸城市,研究生在读,中国近现代史,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市;300387

猜你喜欢
考察顾颉刚民族
我们的民族
新发现三则顾颉刚佚文考略
多元民族
沉默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