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助力供给侧改革的对策研究

2020-07-23 10:37汪静
大经贸 2020年5期
关键词:去产能对外直接投资供给侧改革

【摘 要】 自2015年底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概念之后,供给侧改革已经进行了四年,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峻,由潜在、局部阶段性过剩转化为实际、全局长期性过剩。国家决定通过实施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利用国际市场化解产能过剩,推动国内产能走出去。本文总结了对外直接投资和产能过剩的问题以及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的发展现状,最后,结合本文就如何更好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助力去产能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对外直接投资 去产能

一、背景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正趋于明显。为适应这种变化,在正视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一定优化提升空间的同时,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通过改革制度供给,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自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以来,供给侧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针对较多行业出现的严重产能过剩现象,这也成为了供给侧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且艰难的工作——去产能。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去产能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分布范围逐渐增大。截至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净额达到达到1231.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较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反而增加了,同比增长14.2%,连续三年对外投资流量世界排名第三。目前,中国不但是对外直接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也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自2013年充分暴露了出来,诸多行业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由于传统制造业中大量国有企业的存在,行业调整产能的能力很弱,产生了大量的僵尸企业,加剧了产能过剩的影响,政府在此时便有必要开展行政性调整。整体上看,我国目前产能利用仍未达到80%,去产能进程仍在继续。

三、对外直接投资助力去产能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对外出口、对外贸易量的规模不断扩大,且呈现出一种稳定上涨的趋势,由此可见,国内产能对外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转移方式多样化发展,很好的缓解了国内产能所面临的富余状况。不同行业对于对外投资建厂的态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制造企业海外投资建厂活跃程度,也是消费品制造企业大于生产资料制造企业。我国贸易的投资模式不断创新,首先,境外批发贸易中心的规模、种类和方式不断得到拓展创新。其次,面向企业对外投资的境外经贸合作区逐渐遍布世界各地,到目前为止,已成为我国转移国内富佘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对外直接投资助力去产能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规划。对外投资的产业布局应当与国内产能过剩的行业现状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配合,并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按照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化解效果来引导公司的策略和规划,才能增强策略的合理性、有效性。分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的地位,产能的富余程度,产业在中国发展时期相比较国际发展时期所具有的优势,结合各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化解效果,合理转移相关产业。

(二)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双重压力,逐渐失去了由低廉劳动力所带来的制造红利,在国际市场上与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与此同时国家在近年针对制造业也相继出台了转移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的方针政策,支持国内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随着“一帯一路”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三)增强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跨国公司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与国外相关产业领域内的核必技术接轨,是我国制造业企业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差距的最有效的手段。政府应支持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大技术类的对外直接投资,引导企业向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合作,借助于由对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加大创新投入。创新比重的提高能强化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过剩的化解作用,高科技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化解产能过剩的效果更好。政府应加大对产能过剰行业的创新投入,优化创新投入的方向,提升产能过剩行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产品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产品出口,从而化解产能过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五)转变行业投资结构。国内投资越多的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化解产能过剩作用越小。现有研究表明,国内资产投资比重越高的行业产能过剩现象越严重。政府在制定境外直接投资政策时应转变行业投资结构,适当调整现有的各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审批制度,提高审批门槛,减少对现有产能过剩行业的重复投资,增加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

(六)“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在我国产能過剩的企业中,制约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因素大多是资金不足,尤其是中小企业,这阻碍了过剩产能的转移。政府相关部门要利用一带一路的资金融通战略契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及希望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家发展金融互联,充分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吸引国际优势金融机构的支持,并发挥国内保险机构、财政拨款、政策性金融的优势,给产能过剩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五、结论

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从供给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产能过剩的情况分析以及去产能的成效,总结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最后结合现状提出了六点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伍戈,宋陕珊,唐心怡.供给侧改革:回顾与展望[J].新金融评论,2018(01):1-31.

[2] 眭强,冯亚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能利用率效应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8(10):58-65.

[3] 张霓.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化解作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7.

[4] 曹秋菊.对外直接投资与产能过剩化解[J].求索,2016(06):80-84.

[5] 盛朝迅.化解产能过剩的国际经验与策略催生化全球化与中国,2013,(08):94-99.

作者简介:汪静(出生年份—1996),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安徽合肥,安徽大学

猜你喜欢
去产能对外直接投资供给侧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