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两山”理论践行的主体在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当前社会发展矛盾的根本途径。“两山”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底蕴,是对中国古人生态意识的升华、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并且具有鲜明的价值意蕴和时代意义。当前,乡村振兴蓄势待发,以“两山”理论为思想指引,以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生态需求满足等为目标导向,聚焦民本理念、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人才凝聚等,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 “两山”理论 乡村振兴 实践路径
时隔十五年,习近平再访安吉余村,着重考察当地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人与人和谐发展的成果,再次肯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科学性及其实践成果。“两山”理念,寥寥数语,却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尤其为当前乡村振兴统筹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锚定了新航向。
一、“两山”理论的理论渊源
“两山”理论作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渊源和价值。
1.“两山”理论是对中国古代先哲生态思想的升华
中国古代先哲已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思考。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观点,都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典型的生态思想。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自己的游记中赞颂大自然,其“向之天游,此身乃山川之身也”等记载充分表达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倡导人要爱护自然、融入自然,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关怀。“两山”理论正是对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中的精华和核心进行传承和升华,既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又融于时代发展所需,强调了生态价值可转换为经济价值,实现两者共赢。
2.“两山”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的命题之一。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1]。随着时代演进,人类对大自然的关系由依赖变为慢慢征服、掠夺,为加快工业化进程、追求经济发展,人类不顾自然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频发。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反对人类将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强调人源于自然,应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最终也将回归于自然。“两山”理论遵循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要义,对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
3.“两山”理论是对我国发展思想的创新
自建国以来,发展一直成为首要问题。从物质穷困时代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之际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随着时代发展、国情变化不断深入完善。在传承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习总书记又进一步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迈入新时代的中国锚定了新的发展航向。“两山”理论与这些发展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理论突破。
二、“两山”理论指导乡村振兴的价值体现
“两山”理论实践主体在乡村,其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有限自然资源承载力的条件下探索生产力发展之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思想之基。
1.“两山”理论筑牢了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
“绿水青山”是勾画乡村振兴美好画卷的生态底色。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社会主义矛盾的因时转换,老百姓不再盼温饱,而是将环保、绿色、生态作为美好生活中更热烈的期盼和更高质量的需求。乡村振兴不只是乡村生活的富足,还应是乡村“五位一体”的协同发展。“两山”理论蕴含系统性、整体性的生态理念,立足丰厚的乡村大地,指导乡村发展在自然维度和社会生产维度的张力中实现平衡,为乡村振兴筑牢了生态底色。我们的乡村“将更加着力于创造绿水青山、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营造好山好水好风光的诗意栖居生活,让乡村见山见水见乡愁”[2]。
2.“两山”理论勾勒了乡村振兴的美好生活画卷
乡村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村民赖以生存的“金山银山”。传统发展思路下,城市往往成为经济发展、产业发达的受惠主阵地,而乡村则成为资源殆尽、环境破坏、产业单一、文化消解、治理弱化的边缘阵地。十九大的召开,将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乡村找到了发展突破口,而“两山”理论则进一步勾勒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两山”理论核心在于将乡村自身的自然生态资源适时转化为经济效益,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探寻双赢之路,同时注重古村落保护、文化传承以及有效的乡村治理,为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切实保障,为城乡协调发展铸造了广阔的空间。
三、“两山”理论指导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两山”理论既包含着生态文明思想,又蕴含着普惠、共享的民生思想。发展经济、追求“金山银山”是遵循人民的生存生活物质需要,保护环境、追求“绿水青山”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要,都是为了民生。发展如果不能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便缺乏動力和目标,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如果不惠及人民群众,也必然不会持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是满足广大老百姓民生需求的总保障。为此,推进乡村振兴,首先要坚持民本思想、坚守民生情怀,给予人民群众最安心的民生保障,并推动理念、政策落地落实,让群众感受到实惠,让乡村成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民生幸福家园。
2.加强生态环境的整治和改善
乡村生态环境稳定向好,是乡村老百姓安居乐业的不二法宝。推进乡村振兴,改善、提升乡村环境和品味,“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3]。在乡村振兴具体实践中,首先要整治优化村民生活居住环境,环境优良、生态美好是乡村发展的终极目的。为此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改善村容村貌,为老百姓打造生态优美、宜居安乐的绿色“银行”。其次要探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之道。环境问题,说到底是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加强生态环境整治,推进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向着零污染、低消耗、高收益方向发展,留出空间资源、环境容量发展绿色产业,将生态资本变为富民资本。
3.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要想发展,要想实现振兴,单靠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难以实现,因此“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路径。乡村拥有丰富的发展资源和绝对的生态优势,以“两山”理论为引领,在保护自然的绿水青山的基础上,关键还要收获产业的金山银山。为此,一是要立足乡村资源禀赋,通过生态改善、环境保护倒逼低层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二是以“低碳、环保、高效”为目标遵循,构建产业集聚、布局集中、循环发展、创新力足的新型生态工业体系,破除传统工业带来的发展诟病;三是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互联网+”“绿色+”等,以旅游资源拓展和文化挖掘为重点,开发乡村旅游、商务度假、休闲养生等新型产业业态,构建生态旅游体系。同时整合农业、工业、林业和旅游业,深入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
人才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子。审视当前农村现状,空巢老人、农村“空心化”形势严峻,专业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社会协同发展力不足等,都成为乡村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一是要充分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的主导、关键和统筹协调作用,以公共权威性履行乡村管理职责,将权责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优势;二要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以培养本土人才为基础,依托当地产业优势,鼓励吸引外出进城务工青壮年回家创业,依托政策、待遇优势和乡村发展前景优势,鼓励青年大学生扎根乡村,在乡村广阔的发展空间放飞梦想,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三要积极动员全社会协同力量,着力构建乡村、城市、企业、家庭、学校等在内的乡村发展参与体系,凝心协力、为乡村振兴添瓦加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2] 齐骥.“两山”理论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实现及文化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145-155.
[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
作者简介:李春欣(1991——),女,汉族,山东潍坊,助教,硕士研究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思政教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