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士洋
摘 要:实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可达到良好的降耗增效施工效果,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工程管理手段。文章对当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管理缺陷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化方法,以期促进行业绿色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建筑;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既是盈利的工程项目,又是具有社会影响的基础建设项目,其施工理念关系着整个工程的管理风格与管理实效。近年来,受国家政策影响,建筑工程必须以绿色环保为理念,在建筑选材、施工与建筑应用全程实施绿色管理,是工程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1 当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标准问题
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行业中得到普及,但在许多工程项目中,仍然存在绿色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该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缺乏统一、规范化的绿色管理标准,使绿色管理在具体实施中缺乏系统性,许多工程管理仍以传统管理标准为模本,基本依靠管理人员的自觉性进行绿色施工控制。当前我国绿色工程管理虽已初显成效,但仍缺乏统一标准,需要相关人员在实践中总结绿色管理经验,共同探讨、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
1.2 施工技术问题
技术手段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风格。有些工程项目虽力求实施绿色施工,但因相关技术较为落后,缺乏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支持,所以在绿色工程管理践行中,有时会遭遇管理窘境,例如明知某项技术不符合绿色施工标准,却无绿色先进技术可替代,因而只能执行非绿色操作。技术若是不能与施工要求相匹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就只能成为纸上空谈。
1.3 施工材料问题
万丈高楼始于一砖一瓦,绿色施工材料是绿色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因受技术水平限制以及采购人员意识水平影响,部分工程在选择施工材料时未能确保其完全符合绿色施工标准,有些材料虽无污染,但是对材料消耗要求较高,有些材料虽可达到降耗要求,却未能达到绿色无污染标准。
2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2.1 明确统一的管理标准
2.1.1 初步制定
执行绿色管理标准是进行绿色工程管理的前提。在该类工程施工中,应先依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初步制定绿色管理标准与绿色管理方案,确保绿色管理有科学标准可以执行。依据标准执行绿色管理,可降耗增效,提升工程的绿色管理水平。
2.1.2 完善升级
绿色管理标准在初步制定时,必然存在一些缺陷,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缺陷会逐渐显露,因而在绿色管理过程中,还应完善绿色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精细化调节,依据绿色建筑现场施工特点,对该制度实施完善和升级,积累绿色管理经验,为后续绿色管理提供参考。
2.1.3 科学定位
应明确绿色管理理念内涵,了解其具体实施方法,做好工程定位。依据其绿色标准定位实施工程管理,并对工程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分析,控制施工细节,保障其各环节皆依据绿色管理标准推进,保证应用技术与材料皆符合绿色建筑工程要求。
2.1.4 后期维护
绿色建筑工程是立足长远的工程项目,实施全程绿色管理为其基本管理要求。因此,不仅应在施工阶段加强绿色管理,在工程完结后也应做好绿色收尾与绿色追踪,保证工程不遗留污染问题,注意工程降噪处理与工程废料处理。
2.1.5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绿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向施工全员灌输安全施工理念,宣导绿色施工重要性,制定绿色安全管理标准,限制非绿色施工技术,防止工程推进中出现严重的污染事件,如有害材料泄漏、违规应用和对环境产生严重消极影响的施工技术等。
2.2 采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
2.2.1 空气质量保证
工程开始前,应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施工地点的环境特点,分析工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因素,对负向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利用技术手段消除影响;若无法彻底避免其造成的消极影响,则应尽量降低影响程度。力求建立完善的绿色施工体系,建立绿色技术产业链条,提升绿色能源利用水平,完善绿色材料配置,尤其应注意工程中的粉尘和噪音处理,降低空气污染影响。
2.2.2 清洁施工
施工现场杂乱是常见问题,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应注意施工环境清洁,容易造成粉尘污染的施工废料应及时予以科学处理,避免粉尘污染,还应注意控制施工时间,降低噪音污染对周边居民影响。对于其他有污染危害的施工废料,也应进行个性化处理,杜绝随意排放、丢弃。应依据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净化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排风处理。材料类别对施工清洁度也有重要影响,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选择质量符合绿色施工标准的商品混凝土,减少现场配置搅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粉尘污染危害。
2.2.3 设备选择
在钢结构连接时,可使用数控弯箍机,该设备既有箍筋功能,又有钢筋调直功能,通过调节相关控制器,可以对Φ6~Φ12的钢筋实施拉钩和箍筋操作,且其操作过程精准度和速度较高,对材料用量控制良好,可以减少材料消耗[1]。
2.3 选择绿色施工材料
选择绿色材料进行工程施工是实施绿色管理的关键。绿色材料一般分为两种:其一为功能性绿色建材,其二为结构性绿色建材。功能材料范畴广泛,通常是经过先进技术手段对基本材料进行处理,使其具有绿色环保特性,如绿色保温隔热材料等。地热和太阳能皆为天然能源,但仍归属绿色功能材料范畴,且在理论中总量无上限,可进行不限量应用[2]。例如,绿色无污染的木料和石料皆为结构性绿色建筑应用材料,此两种材料皆来源于自然,为工程常见用料,对加工要求一般较低,且可再生、再利用。木材的重复应用概率极高,且可进行多元化再利用,其取材来源较为广泛。在绿色建筑工程中,应用木材时应注意用量控制,避免无意义的木材消耗。石料也是来源于自然的绿色材料,石材一般服役时间较长,材质和用途皆具有多样化特点,可充分应用该种建材。除木材和石材以外,竹木材料也是绿色建筑工程中施工材料的优质选择,竹材与木材相比通常较为干燥,且具有更好的柔韧性,不易发生变质,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其具有容易发生形变的特性,对其进行科学应用。
3 结语
虽然绿色建筑理念在今天已深入人心,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该理念融入具体应用实践当中,仍是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在践行该理念时,应加强建筑工程全周期的绿色管理,实现资源节约和高质高效利用,切实提升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孫德松.探析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居舍,2020(9):139.
[2]张冲.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