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 冯叶 周小铃发自海口、儋州、博鳌、文昌、三亚 南方周末实习生 黄欣然
◉专题按
2020年以来,打造海南这个全球最大的自贸港,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区域战略决策。一系列加持政策的发布,犹如密集的鼓点,体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毫无疑问,海南将成为一块新的改革开放试验田。通过更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更低的准入门槛、更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海南将为中国其他区域展示制度变革的深度和绩效。
这场试验刚刚开场。海南究竟会如何让这些愿景变成现实?“百万人才下海南”的设想能否实现? 高科技企业和高端服务业是否愿意落地海南? 本期专题将为你解答这些疑问。
“如果说海南是一块试验田,我们正在这块中国国土上,实施世界最高水平的自由化。”
“这次为什么我心动,是因为海南是以产业为导向的,前几次不是以产业为导向,最后就剩一个炒房。”
海南零关税开放的领域是全岛。此前所有的自贸区实际上都没有生活区,面积只有120平方公里,但海南是3.5万平方公里,享受的是一个“全岛超级综保区”的待遇。
“来吧,这放开了。”
听说南方周末记者来海口考察,接应的出租车司机随口说道。一个多月来,这位司机拉了不少人去当地公安局落户。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落地,全岛3.5万平方公里全部实行零关税,面积相当于32个香港,全球最大自贸港就此诞生。
两天后,海南11个重点园区同步挂牌,这些园区是自由贸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试的“孵化器”。海口复兴城是其中之一,近一个月,园区接待过的考察团超过300个,比过去半年还多。
很快,海南离岛免税额度由过去每年每人3万元调高至10万元,全球的代购们迅速将海南化妆品的价格换算成港元、韩元以及日元,如果更便宜,就赶紧买一张飞往海南的机票。
海口美兰机场正在进行二期扩建,围挡上贴着一幅幅标语,其中一幅写着“开放的航空港 世界的自贸港”,另一幅写着“一天当做三天干”。扩建完成后,美兰机场将升级至中国民航最高等级飞行区,可起降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民航客机空客A380。
机场旁的灵山镇也在拆迁,这里被称为海口的“门面”。几年前,听说有世界500强房企要来征地盖城,村民纷纷加盖楼层,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在海口复兴城的高层办公楼上,一位来自广东考察团的投资客说,他在深圳卓越大厦拥有3层写字楼,现在想找一个“新的洼地”。窗外一片湛蓝,海南母亲河南渡江由此入海。
自1984年总设计师邓小平把目光投向这座南海上的孤岛,海南先后经历过经济特区、洋浦开发以及国际旅游岛3次历史机遇,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思路。
如今,天南地北的人流携资金再度涌过琼州海峡,他们想搞明白一个问题:这一次,海南打算建一个什么样的自贸港?
一块老的新试验田
海南酝酿这次重大战略的背景,由总体方案写在开篇: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大的逆风和回头浪。
大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令越南在2019年跻身全球最大的“超级出口国”,即商品和服务出口超过GDP的国家。为逃避大国之间相互加征的关税,跨国公司正越来越多地将生产转移至越南。
越南是一个很小的国家,面积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人口只有9600万。但在自由贸易领域,越南可谓加入了一场重量级比赛,几乎签下国际上所有重要的经贸协定,如CPTT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越欧自贸协定等。它还是发起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贸易协定)的东盟十国之一。部分协定,中国正在积极谈判。
“闭关锁国,或者是按照原来的思路,继续以出口导向型经济来参与国际分工,都不是太容易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对内也好,对外也好,中国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顾清扬第一次来到海南是十几年前,主要给政府官员上课,这些年,他感觉海南最大的变化主要是硬件方面,如基础设施发展非常快。
“如果说海南是一块试验田,我们正在这块中国国土上,实施世界最高水平的自由化。”他说,中国可以通过海南测试经济改革的深度。
按照总体方案,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三步进行。
2025年以前,重点发展的是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使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完善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法律法规;封关后至2035年前,在贸易和投资自由的基础上,自由的范围扩大至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在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补课,补营商环境的课。”丝路研究院(海口)院长、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张湧向南方周末记者总结。他研究自贸区已有10年。
海南营商环境欠佳体现在市场主体数量少,规模也不大。2019年海南省企业100强的入围门槛为营业收入7.15亿元,同期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是海南的45.2倍。
为改善这一问题,海南省提出的一个解决办法是,力争到2022年引进100家央企。同时,争取央企通过境外子企业直接投资或以商招商等方式帮助海南引入外资。
“2025年之前最大的考验和标志性成果,就是海南岛全岛封关运作。”张湧解释,在封关运作之前,自贸港的一些政策并不会在全岛铺开。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