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海龙
摘要:作为篮球比赛中重要的传球技术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比赛的结果。本文通过对九三分局嫰北农场中学2010年篮球训练队学生在比赛中的传球技术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传球失误的问题,并深入的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后卫;传球技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6-0255-01
1.前言
当今篮球竞技水平和战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高度与灵敏的结合,快速与准确地结合,集体力量与个人能力的结合,全面与特长的结合。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技术统计法对九三分局嫰北农场中学篮球学生在比赛时的传球技术进行研究。为他们在今后日常训练比赛中对篮球传球技术运动提出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九三分局嫰北农场中学2010年篮球学生篮球比赛的后卫队员。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资料,网络,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收集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统计法。
九三分局嫰北农场中学2010年篮球学生在比赛中的通过传球成功有效得分的次数和传球失误的次数做以统计。
2.2.3 观察法。
九三分局嫰北农场中学2018年篮球学生跟踪调查得出资料。
九三分局嫰北农场中学2010年篮球学生后卫队员在比赛传球次数统计表
初四年1班 初四年2班初四年3班 初四年4班
后卫队员: 王蒙 李大乐 管恒 赵刚
传球次数: 127 134 152 09
失误: 12 13 09 17
成功: 24 27 19 25
失误率: 11.44% 10.70% 3.5% 8.55%
成功率: 9 .88% 15.34% 15.4% 17.36%
3.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2018年嫩北中学篮球联赛的每个队伍的后卫传球技术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主要缺点体现在:基本功不够扎实,传球技术不熟练,动作生硬,全身,最重要是手指手腕的用力不协调,特别实在快速运动中,传球时速度用力过猛,不仅同伴接不到球,还容易对同伴造成损伤,而且在传球的过程中,传球的路线,速度,落点掌握的都不好,强弱手的控球能力相差太悬殊,在同伴有良好的进攻机会得分时,不能够及时的把球传给同伴错失良好的得分时机。
3.1 培养传球基本技术。
当我们在比赛中开看到篮球明星超常的发挥时,都会惊叹他们的不俗的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没看到他们在平时刻苦训练,每个动作都是上百上千次的重復,在常人不能那个忍受的情况下,做到很多技术的运用自如,比赛中精彩漂亮的传球看是简单无奇,但却着实有效。这都离不开平时一点一滴的汗水苦练出来的基本功。所以在今后的日常训练中我们应该注意扎实的掌握单双手持球、运球,传球的能力。
3.2 加强篮球队员“强手”和“弱手“的训练。
我们都能看到,很多的队员平时的训练中或者比赛中都会习惯性的用强手来做传球,持球突破或投篮等技术动作,而不能用弱手来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就是勉强的用弱手做到了,也是不到位,从而使得这样使传球人的进攻或传球路线变得单调,减少了传球的攻击面,所以我们要看到绝不能忽略对弱手进行练习,要使得强手和弱手对篮球的控制能力尽量做到平衡,不要让后卫队员的持球,控球,突破收到影响,在实施进攻时,要带动全队的进攻和快攻,掌握每一次的得分机会。
3.3 提高行进间传接球的能力。
在现代比赛中,队员之间的高强度的对抗,也改变了以往在比赛场上队员位置的固定,打破了前鋒,后卫之间的界限,很多队伍都采用快速移动,全场传接球的频繁转移,力争的最短的时间内,在同伴的掩护和摆脱防守中找到机会,而且比赛的机会是稍纵即逝,核心后卫如果想在高、快,强的严密防守中找到机会,把球传出去,给同伴更好的时机,那就要求后卫要提高动作节奏和身体的灵活性,提高对同伴时空位置的掌握。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我们通过分析看到,九三分局嫰北农场中学2010篮球后卫运动员在比赛中,传接球动作生硬,传球的方法单一,在高速奔跑中失误过多,传球的机会掌握不好,速度慢,队员对场上的情况观察不够,判断场上情况不准确,造成与与同伴的失误。
4.1.2 在移动中后卫队员传球时,要减慢速度,附带动作过多,导致时机的消失,不能考虑到接球队员的实际,而盲目的传球,导致了同伴仓促接球,造成失误。
4.2 建议。
4.2.1 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的放矢,针对性的进行传接球的练习,增强传球的实用性,规范动作,与其他的技术动作有效的衔接。
4.2.2 加强队员传、接球意识的培养,在场上要时刻观察,冷静思考,跑动积极。
参考文献:
[1]姜明.对篮球运动中传球技术运用的研究.湖北体育科技,2006(1).
[2]李茂,郝志伟.传球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6).
[3]陆宏凯.对篮球快攻中长传球的浅析.科技信息报,2004(4).
[4]陈灿.论篮球运动员传球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体育世界·学术,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