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清
摘 要: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基于此,下文以农业面源污染成因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有效防治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污染;面源污染;防治对策
农业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来源。随着农耕面积不断扩大,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由于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以及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足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加大了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环境压力,威胁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将以农业面源污染成因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有效防治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一、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农药、氮磷素以及其他的有机物或无机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环境对其形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涵盖了经济、社会、自然等各领域。第一,相关政策法规及监管系统不完善。目前,我国已制定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但有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具体法律条款内容较少且不够全面。2015年全国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的目标任务,即“一控两减三基本”,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得到了重视,但出台的更多是政策性文件,在面源污染防治立法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农用投入品的生产、销售、使用、技术指导以及畜禽和水产养殖的管理等涉及多个部门,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协同作战中尚未形成最大合力。第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意识薄弱。农村群众对其认识不足,没有自觉防治污染的意识,农民种植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意识较为强烈,对化肥和化学农药不合理使用造成的环境危害重视不够,废弃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随意透气丢弃在田间的陋习还存在,露天焚烧秸秆污染大气,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措施到位难。第三,缺少科技支撑。由于对该污染相关监测调查方面力度弱,定期记录数据少,基础性科技工作匮乏,最终导致没有切实可行的有效防治技术对其进行控制、治理。同时缺乏有资质的企业回收处置农业废弃物。以南安市为例,虽然开展了废弃农膜回收试点,但因为没有专业废弃物处置企业,农户集中回收后的废弃农膜仍是作为生活垃圾处理;虽然鼓励农户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但集中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作为危险废物因没有专门废弃物处置企业反而容易增加污染风险。现今污染防控仍主要是采用点源污染防控技术,单是解决表层问题无法彻底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应从根源入手,防止该污染进一步破坏环境。
二、防治农业面源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农业面源相关政策体系
通过制定农业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体制机制,防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首先,要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制定出科学、有效、实用性强的防治发展细则。相关部门要责任细分,明确职责,加强保护农业环境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充分通过法规细则这一手段控制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其次,完善监控体系,强化执法环境。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面检测,尤其是对县级农业环境监管,要加大资金扶持,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完善监测体系,及时、准确地掌握面源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面源防控提供基础信息依据。同时,加大农业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对农村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定期执法巡查,从法律的角度保障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农业环保政策宣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首先,要在网络、电视等线上媒体加大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危害。对农业生产者起到一个知识科普作用,使其增加对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了解,提高对其有害程度的认识,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其次,各级政府部门定期在线下举办讲座及培训。考虑到农户们的年龄大部分偏大,不擅长收看网络类科普宣传,通过线下活动完善环保宣传。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复杂性、长期性,需要政府实行教育培训,将防治主体由政府转向农户们,提高农民的认知、培养其防护意识,并将意愿付诸实际行动。最后,建立区域农户合作组织。经过线上线下的合力宣传,在区域内的农户们已经对污染防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下,建立区域农合组织,起到农户们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宣传的积极作用。
(三)增加科学无害化综合技术的应用
农业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残留的化肥、农药、随意丢弃的农膜与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不当的畜禽粪便以及露天焚烧秸秆,因此治标先治本,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引领下,积极创新、推广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
第一,倡导科学施肥用药。加强对农户们的施肥指导,要适度施肥,提倡配方施肥和有机肥替代。同时科学使用农药,结合耕作措施等综合防治病虫害,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提倡综合防治病虫害,以提高施药水平为目的展开培训,主要对病虫害的鉴别能力、农药使用的安全次数等方面对农户们进行系统的培训,规范施用行为、提高施用技术,减少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第二,提高废弃农膜的回收率、利用率,研发推广可降解农膜,减少环境污染。对农户们进行有效宣传,从根源上减少农膜污染;同时引进新技术提高回收率,积极推广地膜再利用技术和可降解技术。
第三,培育农药包装废弃物专业化处置企业。建议政府采取补贴方式,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定点企业,鼓励农药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集中地区,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点,由农药生产企业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利用;或者鼓励相同企业组成产业联盟,共同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市场,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利用。有效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最后一千米”问题。
第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的综合利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第五,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利用,发展绿色畜牧业。
三、结束语
總而言之,农业面源污染属于社会公共问题,社会各界都应正确认识到、参与到防治工程中,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共同推动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红英.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性及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2):37.
[2]焦春海.农业面源污染不可忽视[J].农村·农业·农民,2019,1B:50-51.
[3]金书秦.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其治理[J].环境健康与发展评论,2018.
[4]杨滨键,尚杰,于法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难点、问题及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02):23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