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建美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毋庸置疑是企业关注的焦点,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过于关注“六个主要部门”,这使得该模型逐渐固化,在新形势下难以满足人力资源需求。人力资源的高度流动性、雇用困难以及劳动力素质不齐等问题表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迫切需要创新。为此,本文简短地介绍了新形势下人事管理模式的创新思维,分析了新形势下人事管理模式的新要求,提出了人事管理模式的创新战略,并阐述其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现代企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的市场竞争加剧,很有必要引入管理创新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所以改革主要就落实在系统地改变现有的人事管理体系。在“ 互联网+”时代,新技术将使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使之成为现实,并同时为人员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1.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必须建立可靠的管理系统以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在我国很早引入,并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积极的应用,但由于实践经验不足,科学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仍处于初级阶段。从实施的角度来看,劳动力实际上更为保守,实际上管理人员一直按照传统的管理方法,并未进行总结反思或者改革创新。管理人员继续使用默认的出勤模式并发出一些通知,而真实情况是,没有真正落实对公司员工的管理培训,相应的系统也没有发挥出作用,当然人才也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力。
1.2激励机制如同虚设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和发展,比如缺乏先进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从本质上讲,人们的动机是使用各种激励措施来提高人员的积极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并最终实现企业目标。但是,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仍处于以往水平,如职工工资、医疗保险、保险费和住房补贴等等,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以及无法有效地动员起来,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结果,越来越多的人决定离开事业单位,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1.3缺乏监管体制
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一般使用三种方法:工作章程、内部管理和处罚机制,这三种代表工作标准、行为守则和管理约束力。此方法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一个良好的管理方法,但实际上缺乏有效的执行手段,缺乏有效的监督。使用传统方法,去定向一个人的任务完成情况,往往会受到方向上的引导以及行为上的约束,但是如果没有人评估一个人的效能,这意味着即使一个人的表现似乎在任务中,也不会被检测到。以上三种管理方式与无效的公文相似,但由于意识或条件的限制,现代企业只能使用上述管理方式,难以进行有效的監督,而这一现象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策略
2.1加强员工的专业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最终应在个人层面上进行,因此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工作进度,因此,主要重点是建立人员培训体系,以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来提高人员素质。根据职位的不同,让处于同一职位的员工会定期接受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并更有效地投资于自己的工作,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机构的服务水平。同时,为了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应将有效性评估整合到培训体系中以实现他们之间的联系,培训有效性应被视为有效性评估的一个方面。此外,由于这两个因素的结合,将有可能确保培训系统的有效实施并发挥其作用,进而致力于工作能力的提高。
2.2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注重劳动导向原则,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和聘用制度,明智地管理人才。根据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优化管理方法以刺激员工成长,大数据时代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人性化。只需首先管理人员,我们就可以无缝地执行公司中的各种任务,在大数据时代,人事管理将更加合理。
2.3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该目标的设置取决于企业的发展策略。在这个时代,人才是主要的竞争优势,无法替代。因此,人事管理领域的良好事迹不仅是部门负责人,而且是各个部门的经理和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首先,有必要从概念角度阐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也必须对此有充分的了解。其次,在明确管理目标时,有必要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与公司发展相对应的用人理念和相关制度。
2.4个性化激励制度建立与完善
激励措施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如何为人力资源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一个需要在新形势下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鼓励企业采用个性化的激励机制,实现目标的策略。个性化的激励系统基于个人的人力资源需求,很难满足制定激励指标和标准的各种需求。适当的人力资源指标达到标准时,就可以提供激励措施。在收集了个人的需求之后,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应评估复杂性和可行性,然后根据遇到困难的可能性来设置指标和标准,并将其纳入管理模型的激励部分,以便人力资源理解指标与标准。该激励机制确保激励措施的内容更好地与不同人力资源的个人需求保持一致,提高工作满意度,并表明在根据特征和困难确定指标和标准的同时,激励措施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可以进行全面的员工培训和选择性的运营灵活性。
2.5加快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政府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创新型人才管理应为信息化创造做出贡献。通过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化,就可以立即关注处于特定位置的特定员工,并实现科学人才的流动。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是消息管理系统的采用。该系统允许人事经理使用信息、分析信息,以便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巧妙地融合。这将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水平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并更好地开展工作。
2.6加强企业自身对人才的培养与招聘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需要时时关注互联网上的人才选拔模型,以不断增加影响力并以最快的速度引进人才。在大数据时代,企业需要集中精力管理人才信息,使用网站等适当方法扩大自身的宣传,使得人才管理得到显著的改善。
3.结束语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引入创新的人员管理系统以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变得尤为重要。企业早已不是与人力资源管理一次性改进与创新,不是创新的终结,而是创新的开始。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必须针对不同问题确定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实施优秀人才的吸引。注重人才发展,增加员工团结,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公司必须在改进制度、激励机制、管理目标等方面继续进行创新,以便可以从许多方面提高热情,发挥潜力并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付新艳.探讨基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与创新[J].全国流通经济,2019(18):104-105.
[2]刘宁.报业人员薪酬管理创新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2):75+106.
[3]刘心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19(12):64-65.
[4]刘静宇.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策略[J].商讯,2019(17):195.
[5]张京鹏.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49.
[6]徐欣.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机制[J].管理观察,2013(2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