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龙 刘赤圆 周兴龙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不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动物的繁殖和造成流产现象。以生殖系统发炎,睾丸炎、乳腺炎、子宫炎、流产、不孕,人类表现为波浪热、流产、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和肝脾肿大等症状。由于该病对人畜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所以,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并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优先防治的病种。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水平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人们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对食品安全也倍加关注。笔者根据近年来从事布病相关工作经验,对布病的流行病学、诊断、防控等作一简单分析,以期为科学防范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一、病原及流行病学
(一)病原
病原为布鲁菌,需氧菌,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散在分布,无芽孢及鞭毛,条件不利时具有形成荚膜的能力,该菌不易着色,吉姆萨染色呈紫色。菌属有6个种,即马耳他布鲁菌、流产布鲁菌、猪布鲁菌、沙林鼠布鲁菌、绵羊布鲁菌和犬布鲁菌。布鲁菌不产生外毒素,但具有较强的内毒素,其中羊布鲁菌毒力最强,牛布鲁菌较弱。
(二)流行病学
布病易感动物范围较广,但主要为羊、牛、猪。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及带菌者,怀孕的母畜如果感染布病十分危险,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鲁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而感染。
二、诊断及监测
(一)诊断
明显的临床诊断为流产。实验室诊断主要为血清学凝集试验及补体试验,可采集新鲜流产胎儿、胎衣、阴道分泌物等培养分离病原菌或奶牛布病诊断技术确诊。
(二)监测情况
拟定布病监测方案,成立监测组,监测组组长由具有副高级职称的兽医技术人员担任,全面负责布病监测工作,若干中级兽医师协同监测。每年春秋各开展1次,采用平板凝集实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全县5000余头奶牛、1000余头山羊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全为阴性。
三、防控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大力宣传布病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布病的防疫观念、消毒意识以及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减少奶牛布病的感染。
(二)完善防疫设施设备
完善防疫设施设备,满足生产和防疫的需要。对重要的相关设备建档登记,并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保存相关记录设置明显的防疫标识,进入养殖场的车辆、人员和物品必须经严格消毒和登记,入场车辆必须到指定地点冲洗消毒并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养殖场生产区门口设置消毒设施,采取换鞋超声波雾化消毒后方可进入生活区,需要进入生产区人员必须隔离48小时以上并洗澡更衣后方能进入,确保进入生产区人员的消毒效果。
(三)加强饲养管理
实行分区饲养和小单元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确保种牛区、保育区与生长区合理分开。合理调整养殖密度,根据来源、体重、体况、性别和采食等要素开展分群饲养。引入奶牛实行严格地检测,按规定隔离以后,确保临床健康、净化病种感染阴性、应免疫病免疫检测合格后,彻底消毒再转入生产线。
(四)加强消毒
布氏杆菌对消毒药物敏感,一般消毒药数分钟内即可杀灭。奶牛场要建立卫生消毒制度,做好人员、车辆、物资进入场区、通道和生产区的消毒。养殖场的消毒设施每3天更换一次消毒液以保证有效成分浓度。生产区内环境,包括生产区道路及两侧、牛舍间空地定期消毒。常用消毒药有10%石灰乳、2%烧碱、10%漂白粉等,粪肥进行发酵处理。
(五)加强免疫
布鲁菌是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对患病动物一般不予治疗,而是采取扑杀措施。疫苗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一是制定有效的免疫计划。国际上多采用活疫苗,如牛流产布鲁菌19号苗,在我国,主要使用猪布鲁菌2号弱毒活疫苗和马耳他布鲁菌5号弱毒活疫苗。二是建立長效机制。建强基疫病防治防疫队伍,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制度,按照免疫每头牛的补助标准向布病防疫人员发放布病免疫技术服务费。
参考文献:
[1于清磊.2010~2016年甘肃省奶牛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及防控建议[J].中国奶牛,2017(11):33-35.
[2]李彦伟,高明春,张文龙,王倩,王君伟,K.Nielsen.牛布鲁菌病奶液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兽医杂志,2011,47(04):25-27.
[3]谭文莲,王有娟.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净化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09):52-53.
[4]赵庆,李俊玲,李彦霖.奶牛布鲁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控净化措施[J].新疆畜牧业,2017(06):50-52.
[5]王俊江,张岚.当前奶牛布氏杆菌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2007(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