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异质性学科建设价值内涵及路径策略

2020-07-23 16:38朱庆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异质性双一流学科

摘要:学科是大学水平的“标尺”,一流大学依靠一流学科而立。学科组分是大学的“基因”,综合类还是理工类;多科性还是单科性大学都取决于此。当前,“双一流”战略驱动下学科定位要突出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学科理念倾向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背景下,学科间、学科内的差异化发展渐入常态。行业型学科与传统学科相比具有典型异质性,如何做强特色,支持学科交叉,同时又突出“扶特”之需则是本文目的所在。

关键词:双一流;学科;异质性;行业特色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7.02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7—0112—05

大学是一个多学科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学科的突破点往往发生在社会需要和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因此,学科建设一方面需对学科门类和科属按逻辑联系进行归并分类以体现系统性,另一方面也需遵从属间异质性之科学事实。

自从1985年5月《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以来,我国政府于1987年、2001年和2006年先后3次进行国家重点学科评选。[1] 这几次学科培优、选优本质上还属于刚性评价,缺乏对学科内在异质性特点的考量,导致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起点。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带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相比前三次学科建设纲要,本次“双一流”建设最大的变化是突出“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四维评价维度,[2]是在尊重学科差异性,突出功用性的基础上,重新回归学科发展的逻辑与初衷,打破內嵌式的封闭环路,重构主体多样化、结构网络化、开放、动态的学科生态系统。[3]

一流学科建设是提升高校实力的强力推进剂,受到中央、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宗旨是将一流学科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世界上很多高校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等大学成长经验均表明:学科建设的前瞻性是其步入世界高影响力大学之列的重要举措。由此来看,学科建设也极可能成为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后发腾飞的突破口之一,而政府的强力支持政策为这一突破口的实现提供了契机。但问题是如何培养建设一流学科,使之成为处于世界前列或行列的学科,形成学科“高峰”?而且还需兼顾基础学科和新兴发展学科,优化“高峰”学科内环附近的学科“高原”建设是当前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潜在任务。一流学科建设举措会对学科分化和快速成长有哪些可能影响,同样是大家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

一、一流学科战略加剧了学科异质化

《方案》提出,“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获得了争创一流大学高校的广泛认同。对学科而言,“鼓励和支持学科差别化”,即意味着政府将会在宏观层面比如制度设计、资金扶持、考核评价等方式和手段上加强对异质性学科的培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服务经济”、“复合交叉”为学科生态圈的多极化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建设目标。

一流学科战略进一步加速了学科异质化。双一流战略是国家顺应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而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国家重大战略调整。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选择,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不管是从传统高校学科发展模式来看,还是对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学科发展进行展望,学科作为大学基础性存在,将会产生重大变化。在这些即将产生的变化中,学科异质化首当其冲。

首先,国家政策制度有着极强的导向性。《方案》中明确提出“分类建设引导特色发展”,明确了不同高校在双一流背景下的路径选择和建设重点。《方案》的精神是鼓励一流综合性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内在包含和鼓励学科差异性或异质性发展。从生态学系统看,异质性学科的存在和发展能够促进学科生态系统的内在发展和整体优化。

其次,《方案》对“双一流”评价标准也进行了概念式界定,为高校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评价体系或机制是任何政策执行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基于学科元素的“双一流”评价体系重点还是侧重学科发展国际化和先进性。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顾名思义是将高校和学科纳入到全国评价体系中。一流学科的国家化和先进性既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其自身存在发展的先进表征。

最后,《方案》也给出了建设的基本理念,鼓励学科差异性发展、良性竞争和动态管理。一流学科建设本质上是对高校学科差异性发展的鼓励。无论是一流大学亦或一流学科,都不能以单一学科来支撑,需要不同学科差异性发展来促进学科生态平衡。良性竞争是要求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外部高校之间和内部学科之间进行竞争,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立足世界高校和学科之林;而对学科进行动态管理则是《方案》为学科良性竞争提供的法治利器。

二、异质性学科的当代价值及理性审思

学科的组分状况决定了大学的科属,大学因此才有了多样性。就大学内部而言,学科异质性越强,教师的知识重叠性就越低,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才得以更好的实现。多年来,学科建设受制于理念观念、管理体制以及评价机制的掣肘,导致学科在知识创新能力(“钱学森”之问的由来)、服务行业水平(行业大学演变为综合性、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特色等多方面(千校一面、就业难)都受到了社会的诸多非议。恢复学科在知识创造、推动社会进步诸方面作用,急需在学科本源上找到突破口。

1.异质性学科建设是“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内在要求

《方案》明确,建设一批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将高校和学科作为两个相對独立但又内在统一的内容进行侧重性建设和融合。在传统以“综合性”来评价高校实力的模式下,《方案》另辟蹊径地创新确立学科世界一流的价值导向。一流学科建设即国家政府鼓励综合实力有限但特色学科优质发展的客观实在。这本质上是鼓励异质性学科发展,鼓励以一流学科为基础发展其他学科,形成以点带面的良性发展态势的格局。传统异质性学科发展给人一种“营养不良”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形成既有传统高校实力评价标准的问题,也有我国传统思想中合而大的因素影响。基于需求导向,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下,鼓励学科差异性发展是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的表现,也是集中优势力量发展重点领域的关键。一流学科建设内在要求异质性学科建设,以丰富高校学科发展的内涵和促进国家相关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异质性学科建设是高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基础

高校教育资源整合优化的背景是目前高校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师生享受的教育资源有限,造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效的下降。学科建设是高校教育资源分配的重要基础和领域。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高校,教育资源的分配都是以学科建设为中心。教育资源分配不良与浪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建设成效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时既要继续重视学科建设,更要重视学科建设中的资源分配问题。异质性学科建设注重学科建设的差异性,强调学科多而和谐的发展。多种学科发展一方面能够反映高校学科建设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学科混乱而资源浪费。因此,我们要加强异质性学科建设,强调差异性但能够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差异性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能够保证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统筹协调与相互配合,不仅能够优化高校教育资源,也能进一步提升高校综合实力。

3.异质性学科建设是大学学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多样而异质有利于大学系统平衡与稳定。[4]从生态学角度看,生态系统的稳定主要还是取决于生态系统内元素的多样性与结构的复杂性。以自然环境为例,当前自然环境被破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自然物种的消失。从哲学意义上说,每个物种的存在都是客观合理的。物种的丰富性是大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其内在给予的和谐性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学生态系统具有同样的机理,学科异质性发展正如自然物种丰富性一样,对于大学生态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异质性学科建设不仅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学科,还要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藩篱”,形成一种互通机制。这种互相联系且相互支持的学科体系是异质性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大学学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双一流”大学战略对学科异质化作用机理

“双一流”战略下学科发展愿景是国内一流和国际一流,这就要求学科建设不再是重复式、低水平的学科发展,而要是差序式、尊重成长规律的学科布局。当前学界比较公认的一流学科评价标准应体现包括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成果产出和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内的学术规制。陈学飞、叶祝弟等学者建议:学科评估应尊重丛林生态,培育自主生态,坚持二八分治,理性把握边界,适度合理调控。[5] 因此,要厘清“双一流”战略对学科异质化作用的机理,还需要从大学学科内涵和外延入手。

首先从内涵方面看,一流学科建设推动了部分学科的快速成长。上个世纪末教育部相继实施了“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使一批重点学科脱颖而出。当前进行的一流学科建设是上述重点建设名目的“转型升级版”,规避了前期建设中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目的是通过创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一批在行业或领域有影响力的学科标杆,引领技术发展。同时,一流学科建设也有助于交叉学科的快速形成。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近20年,新旧知识调整、融合特征凸显,新兴知识兴起、传统知识被演化推动了交叉学科快速成长。最近25年间,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比例接近一半(49.07%)出自交叉性的合作研究;2013年,美国归为“其他领域”的新兴学科培养出博士学位比例高达66.0%,硕士学位比例为25.7%,都足以证明新兴学科强大的活力和对人类探索未知社会的生命力,促进交叉和新兴学科成长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6]此次一流学科方案中提出“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意在推进学科间的融合和裂变,目的是借以探究社会的未知。

其次从外延上看,一流学科顾名思义应该是“第一等”学科。在不同门类、不同学科间划分一等和一般学科以差别化方式培养学科,无疑让同一学科间的差距和地位逐步拉大,学科内部分化的加剧导致学科建设内驱力增强。同时,一流学科建设中也明确提出重视培育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这有助于形成新的学科门类和完善新的学科体系,学科数量的变化指向学科异质化程度的变化。

四、基于学科排名下的学科异质化生成经验分享

从工具理性角度看,当今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两种学科排名,分别是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发布的ESI学科数据,以及英国QS公司发布的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由于ESI学科数据更多倾向于对SCIE、SSCI库中近10年来的论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减少高校的投机动机)和相对客观的数据(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使得ESI学科排名普遍得到大多数国内高校的认同。今天借3个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ESI学科排名来讨论学科成长的逻辑规律,主要是借工具理性判断实现人在异质性学科上的行为匡正,直至达成学科建设经验推广之目的。因此,不妨借用ESI学科排名来逐步厘清学科建设的成长轨迹。

示例一:

南京大学率先将SCI引入考核机制实现ESI学科排名跨越提升堪称经典。事实证明,SCI论文先量后质的管理体制对南京大学的学科发展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客观上也为中国的ESI学科排名的跃升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大陆高校都普遍认可以ESI排名1%和0.1%作为学科是否为国内一流还是国际一流的标杆数据。事实上,南京大学最早将SCI收录的论文和引用指数纳入科研和职称评审,只是基于学校发展规划是要实现赶超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而实现“弯道超车”的原始动因。但究其历史价值而言,其学科贡献主要在于:(1)重视学科之间的差异性。SCI论文对于基础研究的工作者和博士生培养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但对于以应用研究、解决国民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及纯语言类的文科来说,过多强调文章的数量显然不符合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术发展,且不同学校的学科基础也大相径庭。所以评价学科应该坚持分类分层的评价标准,重视学科之间的差异性。(2)重视SCI期刊的区分度。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科学引文索引,SCIE)涵盖176个学科,8600+种期刊,由于期刊类别的不同,导致不同学科的期刊以及期刊的指标体系存在很多差异性。南京大学的做法是:对教师而言,采用物质奖励的方式,给予该校发表的高质量等级的 SCI 期刊论文以更高的奖励,显著提高了高水平SCI期刊论文的科研产出效率,从而把科研产出和目标考核相结合,有效地实现了追求卓越的大学理念;对于理科系博士研究生采用“加权文章数”的做法(即采用影响因子和文章数的乘积求和法),鼓励年轻学者站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7]

示例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科迅速成长的经验主要是通过国际化合作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联合培养博士后,共同举办业界顶级国际会议,利用国外大学知名学者作为非全时导师不定期来校工作,意在深化跨国学术合作的基础上,培养拔尖青年人才。2019年5月,该校计算机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标志着该学科在国际上已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跻身同类国内先进水平。造成学科排名显著提升的背后推手主要来自ESI发文数和被引数。2015年11月,该学科ESI发文203篇,被引711次(Incites 2005.1-2015.11);到了2019年5月,ESI发文435篇,被引3029次(ESI 2007.1.1-2017.2.28),发文数翻番的同时,被引数自然得到有效保证。从名不见经传到398个入围ESI排名前1%全部机构的第370位,国内第34位。用2年多时间跨越了前二十几年也不曾有过的进步,可见国际化是实现该学科异军突起的直接外因。

示例三: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科成长是基于“交叉、融合和联合培养”灵活的体制机制。2019年3月该校语言学、现代语言学2门学科进入QS全球前100;公共政策与管理专业进入QS全球前500,体现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相互交叉促进、互利共荣的发展态势。此外,学校还通过成立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等機构,旨在构建语言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度融合的机制,培养造就复合型、复语型全新人才。除此之外,该校还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成立国际研究生院,启动丝绸之路研究等领域的“双博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8]人才培养的宽度、厚度和效度反映在学科建设上正说明了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人才培养和有效的组织文化,也佐证了宣勇教授“一流学科建组织”论断的正确性。

事实证明,办学科一方面离不开基本要素的积累(比如师资、经费、平台条件和科研产出);同时也需要绩效管理和目标导向驱动。回到学科评价上,目前公认的还是依托ESI和QS物理量的排名来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学科建设的工具效应,但刚性的评价风险往往会导致学科生态系统的同质化,这偏离了学科建设的初衷,学科建设应在回归价值理性和尊重学科成长的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尊重以下发展逻辑:

第一,后工业化和全球治理造成了我国多质态的社会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治理以历时态与共时态并存,政党治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三位一体的“独家管理”为主、社会自理或自治、合作或共同管理、相互管理或相互治理的模式。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社会管理,目标导向下的大学极易形成原生性主体缺位、派生性或衍生性主体越位等趋势。因此,大学应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平衡好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以及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之间的互补关系,修复学科生态圈的良性竞争环境,避免一流学科“大树”底下不长草的景象。

第二,教育界曾经有“学科只是领域,不是建设”这一争论,我们姑且相信学科可以通过人为管理方式,通过物质资料的叠加能形成“学科机器人”(力量强,水平高,能代表人的意志),但学科建设的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因此,不能因追求一流光鲜指标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追求,要让曾经红极一时的“根叔”、“吴阿姨”走红网络事件所带来的平民教育和爱的教育,[9]真正成为教育的常态。

第三,对学科的认识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对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来说,也只是一小部分学校所要努力完成的国家任务,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渲染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就,而引发各高校的“军备竞赛”。科学合理的评价建设成果才是回归教育理性的应有之策。

[参考文献]

[1]钟慧,庞青山.我国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实施成效与影响[J]. 当代教育论坛,2013(06).

[2]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OL]. 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7/content_5163903.htm#1.

[3]董云川,张琪仁.动态、多样、共生:“一流学科”的生态逻辑与生存法则[J].江苏高教,2017(01).

[4]李枭鹰.多样化与异质化——生态视域中的学科规划思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7).

[5]陈学飞,叶祝弟,龚放等.中国式学科评估:问题与出路[J].探索与争鸣,2016(09).

[6]李立国, 张茂聪. 建设一流学科要重视学科群与交叉学科[N]. 光明日报,2017—09—04.

[7]龚放,曲铭峰. 南京大学个案:SCI引入评价体系对中国大陆大学基础研究的影响[J].高等理科教育,2010(03).

[8]北京外国语大学两学科入围QS全球排名前100[OL]. http://www.cunet.com.cn/daxue/HTML/236888.html,中国大学网, 2017-03-14.

[9]朱庆峰,徐锋华.以关爱之心育人:对大学平民化、生活化“网络红人”的思考[J]. 江苏高教,2011(06).

Abstract:The discipline is the standard of the university level, the first-class university relies on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 and the component is the gene of the university, the comprehensive class is also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ass; Comprehensive institution or ChanKeXing university depends on the current, driven by double first-class strategic subject orientation to highlight the cutting 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ented economy key battleground for major national demand and discipline idea tendency of best help need to be helped, helps the new background, between disciplines in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gradually into the normal industr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ubject has a typical heterogeneous type disciplines, how to do strong characteristic, support the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highlight the need of help, i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Key words: double top;discipline; heterogeneity;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责任编辑:马妍春]

猜你喜欢
异质性双一流学科
异质性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冲击分析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基于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的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研究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A Study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he Rockwater Case
“超学科”来啦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