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虹 赖秋萍 戴文娟 潘丽萍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近年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府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但仍然存在观念落后、扶持政策难落地、培训体系不完善等一般性问题,为了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路径,更好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一般性建议和对策,以人才支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战略;培育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9年度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助力秦巴地区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编号:19JK0049)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方针目标的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之根基在于农民,培育职业农民,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农民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人才流失与日俱增,“空心村”现象愈发普遍。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短板和不足,探索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和特征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个概念是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所不断完善、逐步形成的。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要求。这充分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应当是科学文化素质良好、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同时以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作为其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并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近年来,学术界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提出了诸多观点,一般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独立的职业特征。职业农民将农业作为产业,充分自由地进入市场,作为一种新型职业劳动者平等存在;二是综合素质较高。他们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与经营技能;三是经济收入较高。较高的经济收入,广阔的职业上升空间,真正使“职业农民”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职业。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在全国各地争先展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以来,各地因地制宜积极采取措施,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念落后、扶持政策难落地
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序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响应,从国家到地方都陆续出台若干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文件,但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在将政策转变为实际操作时却举步维艰。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部分农民乃至部门领导自身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认识不足、观念落后的问题。其原因:一是一些部门领导思想站位不够高,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总体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二是一部分政策的实施者忽略了培育工作本身具备长时性,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三是受传统旧观念的束缚,培训对象意识不到位,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认知度低、参与度不强。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传统单一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的选择决定整个培育工作成败。中国农村地域辽阔,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各具特色。因此,再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培育前必須进行全面、细致的乡村调研,并与拟培训对象充分沟通,了解其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然而,现实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基本都是由政府和相关部门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来研究制定培训内容,设计培训课程,然后从上往下逐级推行下去,这样的培训千篇一律,偏离农村农业发展、农民生产实际,针对性不强,忽略了农民的实际理论知识、技能水平,无法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际需要,挫伤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定位不准确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对的是全体农民,然而,目前在农村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知识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当前,部分地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育对象仅局限于一些务农人员,忽略了很多返乡大学生、农民工、涉农个体经营者,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层次单一,缺乏梯度,难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需要。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力量不足、设施欠缺
目前,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讲师大多是一些长期在体制内工作,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不足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陈旧老化,对新政策、新技术接受迟缓,势必会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效果。另外,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出资有限、拨付滞后等因素导致各地在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时所需软硬件配套不到位、不均衡,培训场所简陋,实践教学条件差,缺乏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设施,直接影响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效果和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难以衡量
由于各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多样性以及人口流动性,就目前实施情况来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难以衡量。同时,新型职业农民准入制度的空缺,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对那些通过培训已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这部分农民无法进行持续追踪。此外,在培育过程中授课教师的授课情况、知识技能传授情况等缺乏考核监督机制,对于培训质量和效益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培育效果追踪考核机制,确保其通过培育所获得的专业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生产经营中,真正产生效益,不可“以证衡人”。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加快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关乎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保障,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备条件,需要不断创新思路、主动作为、改进措施。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转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知,完善配套政策
社会环境层面要肯定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地位,转变对从事农业生产性活动劳动者的观念认知。一是地方政府部门领导要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引导带动农民转变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观念认知;二是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宣传力度,逐步提高社会大众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知晓度、认可度;三是地方政府部门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在研究制定培育政策时,要搞好实地调研,立足于职业农民培育内在规律要求,制定符合农业发展实际的配套政策措施;四是完善落实农业劳动者相关社会保障政策,让农业劳动者免除后顾之忧、安心从业,激发更多农民产生“我要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愿望。
(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让培训内容落地
加强培训需求调查,扎实做好培训准备工作,结合培训对象工作特点、知识文化水平、技能层次等,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分地区分层次分类编制培训方案,制定课程大纲,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是丰富培训内容,顺应“互联网+”农业的新趋势,根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实际需要,设计增加电子商务、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操作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二是要理论实践相结合,适度增大实践培训内容,并可结合当地扶贫工作,让田间地头成为课堂,现场实际操作,增强培训的实用性,提升培训效果,让农民学有收获;三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内容,保证培训有效有用。
(三)明确定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群体
在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时,要以培育人选会对农村农业生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能将所学知识和技术灵活运用到农村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够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基本原则,依据农民自身条件、受教育程度、地区实际情况分层选拔。一般来说培养对象首先,应有投身于农业生产经营的意愿,身体健康,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其次,文化素养较高,具备一定农业生产经营知识和经验;最后,学习能力强,能积极主动学习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具体可从以下群体中精挑细选:一是有意愿回乡务农创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学生、年农民工、退役军人等;二是现已经具体从事农业生产,急需提升个人农业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学历教育相挂钩,通过与职业院校合作,招录、培育一批朝气蓬勃、爱农懂农、踏实务农的农业后继者。
(四)提升师资水平,大力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条件
整合多方资源,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从师资选聘着手,充分发挥好现有专兼职教师力量;二是制定实施优秀教师回流农村计划,引导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反哺农村,服务农业发展;三是积极从行业培训机构、专业能手等渠道多方扩充队伍,坚持请进引入相结合,建立起素质高、能力强的专家型教师团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四是做好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工作,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满足农业现代化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的新要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条件方面,一方面,着力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建立起政府专项培训资金,多渠道筹措培育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使用合理规范;另一方面,完善新型職业农民培育条件,加快培育场地规划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线上线下相融合,搭建起新型职业农民学习交流平台,改善教学条件。
(五)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的准入和动态调整
各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培育输出效果的评估,多措并举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和动态调整制度,保证培育效果生根落地,促使新型职业农民主动学习不断提升。实行从业准人制度,严格严肃新型职业农民从业考核,从根源上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质量。对已经获取职业农民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严格实行定期的理论、实践考核制,奖惩分明,最大限度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保障新型职农民培育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强化人才支撑,是解决农业农村短板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认知探索,才能为振兴乡村不断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为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吴兆明,郑爱翔,刘轩.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J]职业与教育,2019(10)
[2]李卫朝.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启蒙[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3]吴智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思考[J]甘肃农业,2018(12)
[4]赵根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10)
[5]吕莉敏.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8(10)
作者简介:
余虹(1986.4- ),女,陕西汉中,本科,讲师,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职业教育;
赖秋萍(1967.9- ),女,陕西汉中,本科,教授,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会计、财务审计;
戴文娟(1985.1-),女,四川德阳,本科,讲师,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
潘丽萍(1982.10- ),女,甘肃武威,硕士,讲师,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审计、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