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探讨

2020-07-23 16:42董娜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

董娜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分析花生种植的相关内容,探讨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并对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研究,为今后更好的提升花生种植效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花生种植;高产栽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一、花生栽培的现状分析

目前来看,花生栽培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选种方式落后。广大种植户还是按照老传统、老习惯选留种子,普遍会选择同一品种的荚果,不注意淘汰贪青晚熟、过早死亡或曾遭受病害的植株荚果,种子活力不足,极易遭受病害侵袭,影响后期生长发育,品质产量下降。缺乏创新性,没有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出于人力、财力等成本考虑,部分花生是以大规模撒网的方式进行种植,导致花生密度高低不一,出苗率低,影响后期管理,造成大量优质土地的浪费,也缺乏对花生新品种选择的主动性。缺少集约化管理。大部分土地分散在一家一户的客观事实,使得优质高产高效花生不具备在大规模的生产土地进行种植的条件,由此导致科学有效的集约化管理方式不能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应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种植成本的提高,收益下降。缺少科学的田间管理。

二、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一)品种选择

结合地区的气候环境、种植方式、土壤条件等因素科学选择高产稳产、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的花生品种。

(二)土壤选择

花生属于地下结果类农作物,土壤适应性广,但要求高。确保优质高产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土壤条件,最好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具有一定排水能力的沙壤土地。同时,花生忌重茬,宜植新茬地,普遍采取轮作倒茬的方式确保产量,可与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轮作改善土壤条件。除此之外,土壤有机质应大于1.0%,pH值控制在6.5~7.5之间为宜。

(三)整地准备

做好整地准备工作,是打好优良种植基础的重要措施,对花生优质高产栽培非常重要。种植之前需要深翻土地,耕层深度20~30cm,翻后镇压2遍使土地平整,确保土层上松下实,不板结。深翻时最好添加适当的农家肥,为花生生长提供良好养分。

(四)种子处理

要选择饱满双仁果花生,晴朗天气晾晒2~3d以唤醒种子活力,后剥壳进行选种分级,排除小粒、破碎粒、病虫害粒、发芽粒、霉变粒等不合格种子,尽量选大粒种子进行种植,避免出苗不整齐现象。播前可用卫福、多菌灵或千金粒进行拌种,提前预防茎腐病、根腐病和蚜虫等苗期病虫害。

(五)播种时间的选择

花生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过早,会影响花芽分化,出苗慢,病虫害易发生,一旦遭遇低温阴雨天气就会出现烂种现象;播种过晚,则不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影响生长发育,结荚少,产量品质降低。

(六)田间管理

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一般种植8000~10000穴/667m2,每穴播种2粒,出苗后及时补苗,并清除杂草,定期做好翻土、除虫等工作。当花生种子处于种苗期时,应当预防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生长中期,应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同对肥料数量合理把控;初花期,可在花生叶面上喷洒适当的硼砂水,促进叶片生长速度,加强光合作用,增加植株内的营养积累和结果数量,对虫害进行防治;在生长后期,运用根外施肥的方式,降低花生根茎与叶片出现过早衰老的现象,为花生健康生长提供营养保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花生下针期后需水量逐渐增大,要及时浇水补充水分,同时注意不能有积水,否则影响根部呼吸,甚至导致烂根。总体上,施肥要科学合理,原则上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条件的地方应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针对性更强。

三、主要病虫害和防治策略

(一)主要病害

茎腐病是花生病害的主要病害,被称为烂脖子病,危害很大。主要发生在连作多年的花生地块,一般在花生成长的中后期,感病后很快枯萎死亡。此类病害具有较强的潜伏性和爆发性,田地发病率为20%~30%,严重者达到60%~70%,造成花生成片死亡,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提前预防,选种发现霉变或腐烂的种子及时剔除,做好晾晒工作,通过紫外线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降低病害的侵害率;科学种植方式可避免残株上的病菌对花生根茎造成损害,如合理轮作,最好和小麦、高粱、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輪作,降低土壤中病菌,控制菌源;药剂防治,通过使用25%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根据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亦或根据种子量0.5%~1%药剂兑水配成药液浸种,以淹没种子为准,浸泡24h取出播种。另外,在药剂防治中还包含农业防治、药剂喷雾、生长期药剂防治等方式。

(二)主要虫害

花生在成长期间常见的虫害有蛴螬、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等,本文主要分析蛴螬和棉铃虫的应对和预防。总体上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可提前处理土壤,采取翻土利用紫外线直射杀消虫子或虫卵,或对土地进行消毒灭菌。

1.蛴螬。主要发生在花生苗期和荚果期,苗期导致缺苗断垄,荚果期幼虫不仅侵蚀果壳也易在果实内部滋生。防治方法:防治适期是幼虫1~2龄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开始防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蛴螬极易产生抗药性,可轮换用药、使用新农药或农药复配剂等手段,如甲基异柳磷与辛硫磷、毒死蜱等轮用,聚酯类农药与甲基异柳磷混用。对于覆膜种植的田块,要确保药液注入土壤,达到灭杀目的。

2.棉铃虫。主要以幼虫食害花生叶片和花蕾。防治方法:提前调查虫情,最好在卵盛期开始调查,5点取样,每点查花生20~25株,当有虫株量达到5%~10%时,可运用化学防治手段应对,普遍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或15%茚虫威乳油2500倍液进行防治。

四、结束语

花生种植业正走向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要想种植出优质高产的花生,需要选择优良的适合本地区生长的花生品种,并配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因地制宜科学种植花生,并走产业化发展为一体的道路,实现花生生产机械化,降低种植风险和成本,形成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宋开斌,吕伟,申加孟.花生高产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15);109-110.

[2]代玉金.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J].农家参谋,2019(13);80.

[3]程立清.花生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9(07);35.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
核桃种植的病虫害防治办法
赤苍藤人工栽培技术初探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