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生活方式

2020-07-23 07:08赵迪
知与行 2020年3期
关键词:美的生活文化

赵迪

[摘要]美,是伴随人类世代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憧憬。追求美好生活,就必然从对美的理解与它的实践依托开始。审美是对美的理解、是对美的价值的探究和评价标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方式是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具体开展方式。美好生活建设是新时代党带领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加深刻认识美好生活的本质和意义,急需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历史思维、历史传统为现实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为了更好地理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在历史长河中探寻先辈们对审美与生活方式的具体实践。审美与生活方式的变革都具体显性的迟滞性,就要从历史中发掘、找到延续的脉络与发展的线索;并在文化记忆中传承和发展。因此,要解读历史呈现维度,由此简述传统文化审美特征与社会生活变化的联系,管窥社会生活史中的美的历程;进而通过审美与生活方式的历史呈现,找到文化发展的线索、为文化大发展服务。

[关键词]生活方式;审美;历史

[中图分类号]TU352.11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3-0050-06

黨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满足和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审美[1]作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判断标准,是一种价值体验,它是支撑当前文化产业与文旅融合的价值内核。审美,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为消费社会、大众流行文化所型塑的新的当代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主要表征,也催生和型塑这以各种形态出现的“融合+”为代表的产业新业态。十九大以来,文化强国战略引领下,所依托的是深厚的文化生活传统、有序的文明传承;这是支撑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和产业转型升级、提振国家文化认同、尊重文化多样性机遇也要求找到共同的文化记忆、文化基因。生活方式是以社会发展为根本人事生活方式的构建者,人们在经营个人生活时的生活体验,以及在其中反映出来的审美。陈先达[2]认为,民族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内部文化源流相继、代以际新的过程。国家的存在与统一是其过程延续的根本保障。中华民族拥有唯一延绵不断且生机勃发的人类古老文明。传承历史是我们长久以来文化自觉的一部分,如何在传承中扬弃,历来有着无数的探索历程、经验和教训。资治以为通鉴,是我们以史为书、以史为鉴的最好写照。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价值与造物传承更要为当代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葛剑雄指出,要充分弘扬传统文化精华,更要实现现代化的转换,来解决人类、民族、自己面临的紧迫问题[3]。这就要求向历史要继承性发展的文脉。

一、审美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审美是如何与现实生活相互转化的呢?审美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结于生活方式。在新华字典[4]中,“审美亦称审美活动是指人所进行的一切创造和欣赏美的活动是构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实践,心理活动是理智与直觉认识与创造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审美观”。姚文放[5]则是这样定义审美的:“所谓审美就是人类基于完整圆满的经验而表现出的一种身心洽适,灵肉协调、情理交融、知行合一的自然和谐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和生存状态。” 李泽厚[6]、李丕显[7]持相近观点。唐家路[8]更加强调生活方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生活方式是实现审美与生活民间实践性的结合点\统一点。同时,按照李泽厚等人对美的论述,可以得知美是基于自然美、科技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人类实践的产物,是自然的人化。即人在社会生活中发现了美、创造了美,建立了自身对于美的价值判断,人的日常生活是“美”建立的基础。王雅林[9]先生认为理解生活概念的三个关键词是生命、活动(或行动)和“社会性”。同时,生命就是人的自然本性和人化(即社会化)的结合;活动(或行动)就是人的生产与探索性活动,是围绕着人们的基本日常生活展开的;人是社会性的,则生活必然围绕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展开。

如此,美和生活方式就站立在同一个平台,即人的探索活动中来。无论是私人生活抑或是公共生活,任何一个人的活动必然围绕着满足其基本生存而展开。即无论是社会的、经济的,抑或是精神的探索性活动,都依存于人的基本生活,以及固化生活的模式——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审美是人对美的价值判断、是人对自然与社会探索的价值取向。对美的追求与探索必然影响着其建构个体生活方式的具体形塑,无论是物的创造,抑或是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是一种建立在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科技经济,以及以地缘沟通往来为纽带的人们对社会的认知。生活的审美,则是一种依赖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一种抽象的认知,既具有哲学的对人生的思考,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种种趣味性的表达。

这说明了审美与现实生活、审美在生活中物的体现与转化的过程,或以先秦的钟鼎器物、魏晋隐士文学、唐朝边塞诗和明清的家具设计、清末民国初期的服饰为主要代表。设计是审美与现实生活及审美在生活中物的体现与转化;审美与设计的关系正是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体现的。这具体体现为对日常生活中物的设计上,物的设计实际上是审美生活中审美与生活的最紧密的联系点。人们通过对美的向往、对美的理解将这些情感和想象赋予生活的物品中,通过设计来表达人们对美的向往;也通过对生活方式中物品使用的惯习来表达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中国的审美器物史包括商周青铜器、汉代墓葬、唐三彩、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雕塑,包括两宋文人画、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和园林设计,等等,都表现了由有这种倾向的物的生产设计。这也就是将实现审美旨趣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最佳的统一。

这也解释了生活如何产生美(审美)的过程。在生活的实践中体现美、反映美、表达美、升华美。文人画中的字、画、诗词、意境融为一体;文人器物中的家具、文房用品均体现出审美要求与生活实践的高度统一。生活实践中对物质、材料、食货,乃至当世交通往来、贸易、社会发展带来的物与物的情致的引入,对物的变化、对生活情趣的塑造都造就了积淀于生活方式发展中的审美与生活的高度统一。社会史和生活史从来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科技的基础,生活方式是以社会发展为根本人事生活方式的构建者。在考虑社会史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考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种抽象的要素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而在生活史中,更多的是考虑到个体家族族群以及人们在经营他们生活时候的生活体验,及在其中反映出来的审美。同时,各个历史阶段都具有其或多或少的地域性特征,比如说在商周时期北方的生活方式与南方的楚文化的生活方式,以及齐鲁文化的生活方式,其审美是不一样的。再比如东晋南朝的士族的生活方式与平民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举孝廉的门阀制度对于审美的关系影响、隋唐科举制对士族文人及后世生活审美情趣的影响,两宋之间国家的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等等,对生活方式及其审美也有影响。

二、我国审美与生活方式发展的历史概述

这里,可以借用叶朗[10]先生的观点。他认为:“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识,一方面比较分散地表现在这个时代的大量文艺作品中,一方面比较集中地表现在这个时代的若干美学理论著作里,因此,一个民族审美意识的历史,表现为两个系列:一个是形象的系列,如陶器、青铜器、《诗经》《楚辞》等等;一个是范畴的系列,如“儒”“道”“气”“意象”“风骨”“气韵”等等。研究形象系列的,是各门艺术史,包括文学史,研究范畴系列的是美学史,而在两系列的交叉点上,则是各门艺术批评史。”

在本文中,处理审美生活时代分期上将以叶朗先生的美学发展史为基础,但将明代的审美生活划归为近现代审美生活的发端。在两宋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之后,国家的政治重心和经济重心南移,两宋国家画院的兴起使得审美生活的主导权由单纯的科举士大夫向明代商品经济下市民阶层倾斜,直至民国。即,先秦、秦和两汉时期的审美生活、魏晋南北朝及至元代时期的审美生活,以及明、清及近代时期的审美生活。自先秦审美孕育于生活、萌发于周礼百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两汉宫廷仪礼、士族门阀形成带动了中国审美與生活方式的历史中,由文人士大夫主导的基础。乃至宋明商品经济发展,审美生活的主导权开始逐渐下移,市民生活开始引导生活审美;并以明代士人的谋生方式为代表,发端于两宋的国家画院,迄及隋唐的开科取士。

(一)先秦、秦和两汉时期的审美生活

这一时期是审美在生活中孕育并逐渐成长的时代。其审美生活的主要特征是由混沌走向独立,审美开始独立于生活、并逐渐引导生活。夏商举原始宗教祖先崇拜,春秋拜周礼;而战国在战乱中寻求出路百家争鸣,及至秦汉一统天下,需要以儒家之理想引导社会审美。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形成、成长的过程,秦汉大一统中央政权确立、国家基础建设遍及全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与稳固,传播了国家的制度、观念,也传播了文化和审美。大一统国家内部的交流首先由中央王权主导,但在此时仍没有完全脱胎于商周时期“巫”和祖先崇拜的影响——对来世彼岸世界的向往,这也是秦汉审美重“大”、厚墓葬传统的来源。这种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也为后世对佛道出世避世的接纳奠定了基础。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礼器”性质,都反映了社会制度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阶段不同人群、不同阶级的生活志向,也影响了这一时代的审美情趣。而两汉重墓葬,强调“魂系人间”,比如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及其墓室壁画。

(二)魏晋南北朝及至元代时期的审美生活

这一时期是审美发展并逐渐独立于生活的时代。上层社会、皇家和士大夫阶层的日常生活引领时代的审美旨趣,并下推至整个社会。随着上一时期大一统国家确立之后文化大一统的实现,秦汉以来国家基础设施的毛细化,并及文化礼教教化全方位得以实现。然而,分崩离析的魏晋南北朝使得“去世”的佛陀得以趁势而入,佛道儒并存。宗教这一审美生活中原本若隐若现的虚线开始与主流并行不悖。南北朝乱世带来了隐避于世的佛道,也为隋唐开放多元的文化拉开了序幕。北士南迁,带动了生活方式与审美旨趣的南北互通;隋开科举,贯通了社会流动的渠道;门阀渐衰、士出寒门,重构了社会阶层。盛唐开西域及北疆,而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使得审美主体下沉,推动了世俗审美主张的抒发。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频繁。山水画的兴起和北朝雕塑艺术是这一时期审美生活的重要代表。日益世俗化、民族化、富丽化、壮大化是这一时期审美生活的重要特征。李丕显以浙江瑞安出土的六朝持股仓所表现的乐舞场景为例,说明了不同民族乐舞相互交流影响和吸收。隋唐开科取士实现了政治生活下移,进而审美生活的主导权也逐步下沉至寻常百姓家。唐宋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唐宋诗词将诗词创作推向极致,以唐诗宋词为文化符号的唐风宋韵恰是唐宋文人的生活方式的显现。具体表现为宴饮生活成为诗词创作平台,节日赋词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以及交往礼俗对诗词的渗透。宋代日益发达的商业活动推动了艺术形态的多样化和日常化。[11]实用器物的审美特征加强,书画寄予于诗词,依托于瓷器与建筑园林。艺术真正地融入了生活。北宋陶瓷是中国陶瓷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元代的审美生活以元青花和元散曲为主要代表。元散曲体现了元代以俗为美的审美理想。南北戏曲是元统一南北过程中文化碰撞交融的一个代表,在此过程中,南北双方的新奇感和认同感都是空前的,北曲遒劲雄放,南曲温丽婉转,体现了人们刚柔相济、急缓兼容、雅俗交融的综合审美理想。元大都的宫城既继承了中原的建筑传统,富丽堂皇,巍峨壮观,又通过草原、湖泊、走兽飞禽的设置体现了游牧民族的天然质朴,将人工与自然统一,华贵与朴素统一,雄伟和精巧统一,体现了大一统的元帝国兼收并蓄、包容万象的审美理想。这一时期对审美生活影响最大、并贯穿审美生活发展的是宗教思想文化对于审美生活的渗透、主导和融合。

(三)明、清及近代时期的审美生活

随着宋代以来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国家的物质重心转移,南方的世俗生活日益吸引着北方略显枯燥的政治生活。而宋明理学的兴起,使宗教进一步融合在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中。宗教不再成为审美生活的显性因素。明初国家重归一统,疆域通而经济发展,市民社会开始萌发,生活重新掌握了审美的主导权。

常建华[12]论及陈秀芬探讨了晚明文人如何撰写各种文体的文章与谋生的问题。这是生活重拾审美引导权的先兆。台湾学者王宏泰梳理了明清文人生活的休闲赏玩活动。由诗人隐贤的理念入手考察如何开展出雅的生活方式,发现娴雅生活的营造;认为予物以情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文人通过物的性情化,在对物的型塑中赋予特定的情感描述,使物成为交往的媒介物。既彰显了性情,也标的了群体。同时,将这种于物以情的生活情趣纳入了日常生活。对于明清文人来说,既移情于物,又经营了生活。这就解释了生活重拾审美引导权的过程。

清末民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形成,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并开始接触西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危机和社会变化。市民生活的全面兴起,资本主义、改良主义、共产主义思潮涌现。在坎坷抗争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开始了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宗教殖民化的社会语境下,由传统转向现代、由封闭转向开放、由抗拒转向吸纳;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思想文化,都经历着全面的现代化转型。这一切,都使得生活方式与生活场景产生着巨变。自然,也导致了审美生活的全方位转换。[13]西学美学鉴入,伴随封建社会解体的传统规制、风俗习惯、审美意象的消失与重塑;新的社会阶层分化,工农阶级劳苦大众翻身做主,开创自己的审美生活。近代中国的社会文化思想发生巨变。洋务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都影响了审美生活的变化。这一时期审美生活的主要特征是改服易饰、白话文的兴起、西洋东洋审美器物文化的大量涌入,民族意识的觉醒和融合。乃及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大众的审美形象无不一一反映于以各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模范为代表的人民对美好积极生活方式的追求上。

三、历史维度下审美与生活方式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审美是对社会生活的回应,社会变迁决定社会文化生产要素的变迁,已决定了特定阶层生活方式的变化及社会发展盛世和乱世的生活变化,审美取向自然发生变化,比如乱世迎佛陀。审美主体谋生手段的变化,也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新的阶层的产生,新的疆域的开拓,新的商路的拓展以及新的航运道路的开通都会改变流通和交往的方式和内容。这进而丰富或削减并改变了生活内容以及生活中物的供应,也就改变了审美的物的主体和精神的投射。生存方式改变也自然改变了人的价值取向,再比如战国重兵而青铜兵器审美兴盛,唐盛世则乐舞起、宋代兴文是因为国家画院支撑了文化院的兴起,这是艺术史中提炼的生活生产力的原因,从而改变了审美生活的主题。它是自然的、中国化的审美情趣与广大劳动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日常生活审美化则是后现代社会以来消费社会对日常生活的消解。

在这里,可以借用奥格本的社会变迁理论[14]来加以解释:奥格本提出了一个以技术变革为基础的社会变迁理论,他说:“技术通过三个过程改变社会,即发明、发现和传播。发明是已存在的要素和物质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东西,物质发明也是这样。发现即一种看待现实的新方式,它是社会变迁的第二个过程,某一个事实过去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人们现在第一次看到的。传播发明或者发现从一个地方向另外一个地方扩散,可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传播也包括社会发明和思想的扩散或观念”。

回顾总结我国审美与生活方式的历史发展,不难看出,其中包含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个异势同时的发展趋势。即国家社会的审美主导权的下移;与国家社会物质创造资源的下沉或世俗化;后者即代表了国家社会生活的主导权与价值判断取向的自下而上。而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生产生活的艰辛探索历程,也正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审美与生活方式是对美好生活探索的两部指南,是有关于对美的价值判断与实践标准的两部指南,二者既是感受性的也是实践性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在践行延伸中加以探索,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探索与实践,以契合历史发展规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审美以生活为基础,通过艺术的、物的审美实践反馈于生活,二者相伴生于始终,共同构成一种历史的呈现。它理解审美与生活历史维度的核心与审美活动相伴随始终。审美是对生活的提炼与投射,映射到具体的审美与生活的历史中就是千百年来人民的审美生活实践。审美的前提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生活产生美,生活实践是审美的基础,人们在漫长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对美的认知构成了这一历史呈现。生活史审美史自有其历史特征,无法脱离历史背景。基于生产方式发展史基础上的审美生活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延滞性特征,既有明显的生活方式变革带来的影响,也有着文化观念传承的延续性、迟滞性特征。它的核心体现了文化价值与生活的关系并有互动。生活方式是审美的精神和物质载体,文化产品是审美的精神和物的映射。文化大发展需要正确的审美价值依托,生活方式是审美价值的现在依托和承载物。二者实现了生活中的诗与远方。

四、反思与启示

日积月累的审美中蕴涵的价值取向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如何体现对传统的延续与传承,并更好地激发出活力呢?这就要求在历史的呈现中找到积淀于生活方式的对美的实践与更好地激发活力、服务生活。生活方式是文化价值实践的践行者与反馈者,生活方式是文化的物质层面与价值层面的结合。生活方式连接了社会经济、交通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生活方式是文化的社会的价值理念的全方位体现,生活方式的组成和构成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生活方式是审美的精神和物质载体,文化产品是审美的精神和物的映射。同时, 文化是需要继承和创新的,文化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一部分。

在全球一体化和物联网时代的消费经济的崛起,生活方式所连接的消费与生产生活主导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实践层面,生活方式组织引导了消费,巩固了附着在生活方式属地上的人和人的消费方式、行为方式,也就影响或者被影响了人的价值理念;或者是在廣义的文化精神生活中附着在消费的组织方式,以及消费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等等方面。同时,也在范围上呈现出更多的是满足各种类型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对文化市场、文化遗产、文化事业的服务治理以及如何在国际和国内表达中国观点、表达国家认同。在微观层面进行文化服务,可以理解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何表达国家观点实现国家的文化凝聚力,从而实现文化强国。在中观层面上则可以进行政府为主导的有效协同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公共文化服务,达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治理活动;其中包括了各种具体的文化服务,从教育到科技到文化市场、文化事业的协调治理。其目的都是在各个层面统一文化认识,凝聚文化共识。

五、结语

综上,论述了审美如何产生于生活、逐渐成长并引导生活,最终又回归于生活的历史。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变迁的持续性的概念。生活方式是一种日积月累的习惯和生活态度,这就意味着在其本质内涵中包括了历史和审美两个基本维度。生活方式代表了一种生活的情趣和生活的价值观的理解。本文试图从宏观的历史连续性中找到历史的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关系,继而分析其中有关于审美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同时借用社会变迁的大历史的概念,借用审美与生活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伴生关系,通过社会发展历程这一主线、与审美生活二元主题互动这一辅线予以呈现。审美生活历史的发展变迁离不开时代的发展演进,大的历史时代赋予了各个时期审美生活以不同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肖怀德.中国文化产业多向发展机遇[N].中国文化报,2018-06-25,(8).

[2]陈先达.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和制度化[N].光明日报,2017-04-17,(15).

[3]葛剑雄.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C].上海:在复旦大学-2019首届中国文康旅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峰论坛,2019-07-01.http://www.ssdpp.fudan.edu.cn/portal/view-ReUR2n-dEInLU.html.

[4]在线新华字典:审美.http://xh.5156edu.com/html5/z78m52j370528.html.

[5]姚文放.“审美”概念的分析[J].求是学刊,2008,(1):96-102.

[6]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77.

[7]李丕显.民族审美意识[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7):69-77.

[8]唐家路.生活化的民间艺术[J].齐鲁艺苑,2006,(4):76-80.

[9]王雅林.生活范畴及其社会建构意义[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12.

[10]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11]王莹.论宋代审美文化与宋代日常生活的融合[D].兰州:兰州大学,2008.

[12]常建华.明代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史学集刊,2014,(3):95-110.

[13]郑立君.场景与图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与“月份牌”[J].艺术百家,2005,(4):62-67.

[14][美]汉林斯.社会学导演一条务实的路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934-937.

〔责任编辑:屈海燕〕

猜你喜欢
美的生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打破平衡
谁远谁近?
美的校 美的人
生活感悟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