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理清晰了于胸 表情达意动人心

2020-07-23 07:05刘会然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花展校服散步

刘会然

协奏曲·拨云见日

记事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功。那么,如何学会记事呢?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叙事要注意完整性。什么是完整?也就是要依据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要求完成作文。完整度是评价一篇记叙文优劣的重要考核指标。比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就是严格按照记叙六要素,完整叙述了一家人散步的經过;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也是按照这种形式,写出了“我”遇险、脱险的全过程。

其次,叙事要注意层次性。如果说完整是侧重事件的全过程,那么层次就是要求在叙事过程中,线索分明,详略得当,这比完整性还上升了一个梯度,比如,郑振铎的《猫》中,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全文选材详略得当,清晰地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情感。

最后,叙事要注意曲折性。“文似看山不喜平”,任何一篇优秀的作品,都不可能是平铺直叙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多次在讲座中提到:“孩子写文章,要学会转弯。”“转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往往是叙写事件成功的关键。事件的曲折性,同完整度与清晰度相比,具有更高的素养点。比如,莫怀戚的《散步》,如果是简单的一次散步经历,那么就没有详加记叙的必要,作者在散步的过程中,有意设置了分歧:选大路,还是选小路?波折之后,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另外,叙事也要注意情感。情感是写作的触发点,没有自我感情的融入,作文就会浅白虚浮,不能触动读者的心弦。

聚光灯·写作实践

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提示: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添枝加叶”:一是添加细节,二是融入情感。添加细节,如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长辈看到后心疼的目光等。融入情感,就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可以在叙事之中融入个人情感,也可以在结尾处抒发情感,以此点题。

【小试牛刀】

稀疏的雨点漫不经心地落着,日近傍晚,天空也略有倦色。

我没有撑伞,任凭雨水在面颊上舞蹈。风雨如晦,天地失色,我也心不在焉。泥土与雨水混合着,散发出特有的气味。

不经意间,我的脚踏在泥上,随之向前一滑,身子失去重心,双手用力摇摆试图找回平衡,但整个人还是倒在泥坑中,狼狈不堪。我倾着身子,慢慢爬起,瞥见身上的白色校服完全变了模样,像擦了灰色脂粉似的。我扭了扭手臂,一阵痛感传来,刺刺的,麻麻的。

我如醉酒的大汉,跌跌撞撞地回到家。

“呀!这是怎么弄的?”妈妈瞧见我这副模样,马上跑进屋里拿医疗箱,嘴上还念叨着,“哎哟,小野猫,怎么弄得这么脏!”

爸爸闻声赶来,看见我磕破的校服和蹭脏的手肘,眉间蹙起了“川”字,沉默了一会儿说:“都多大人了,还这么不小心,还有哪里伤了没?校服脱下来,去换身干净的衣服!”

虽是责备的话语,但字里行间的暖意瞬间驱赶了我身上的疼痛。

窗外渐渐显出月色,我笑着告诉他们:“以后不会了,不要担心。”可我知道,他们依然会担心,就像葱郁的大树,总是放心不下树下的小花。

——义乌市稠州中学丹溪校区  裴丽敏

【评点】

“添枝加叶”后的短文在细节上有了更为细腻的处理。较之原文,短文首先在时间、地点、环境等信息上表达得更为清晰明了,这就为接下来的“摔倒”做了铺垫。其次,在表达人物情感时,作者只着重描写了妈妈和爸爸的反映,没有面面俱到,却增加了层次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结尾处将父母对作者的关怀,比作大树对小花的呵护,生动形象的同时,也使得叙事更加圆满,情感更加饱满。

闪光灯·我型我秀

以《那一次,我真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题目中的“真”,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

2.要注意有重点地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

那一次,我真惭愧

义乌市稠州中学丹溪校区  傅婉云

暴雨过后的清晨,无言的街道诉说着寂寞。这个夏季似乎格外燥热,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蝉鸣像失去了记忆的音乐盒,此起彼伏,在夏天的气息里愈演愈烈,不曾停歇。我的情绪如同空中的水汽,飘忽不定,有些话想说却不知如何开口。餐桌前,我无意识地玩弄着碗里的菜叶,揣摩着身边父亲的咀嚼声,却偏偏不敢看他的眼睛。

终于,我放下筷子。“爸,今天我想去参加同学的生日会,你同意吗?”

餐桌上一片寂静,钟表上的指针仿佛也停止了转动。我无处安放的眼神最终还是落在了父亲那张严肃的脸庞上。“你还要补习,你自己又不是不知道。”

短短一句话,却像一把火烧在我心间的大地上,瞬间寸草不生。青春期的冲动和心中的委屈一齐涌上心头,我以刺耳的字眼,自以为有力地回击了父亲的冷言冷语。泪水模糊了双眼,也模糊了父亲失望的神情。

窗外的阳光渐渐明亮,街道上的车鸣淡去了蝉的歌声,树影斑驳。这场争吵以父亲提议带我去看花展暂时告终。在前往花展的路上,依旧是静默笼罩了整段旅程。

花展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大大小小的身影挡住了我的视线,以至于我看不到父亲的身影,我被挤在人群中,随着人流向前缓慢移动。在杂闹的交谈声中,我迷失了脚步。

我开始有些慌乱地寻找父亲,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我踮起脚尖捕捉那个身影。焦急中,指尖触到一只粗糙而又温暖的大手,是那样坚定地牵着我。熟悉的温度,让我毫不犹豫地回握住他。终于冲出人群,我俩紧握的手才在手汗中分开。父亲故作风轻云淡地说:“等你长大了,就不会这样牵着爸爸的手了吧?”我竟然一下子说不出话来,只是看着父亲脸上的表情,似苦涩,似酸楚。

青春期的我们,总在等父母的一句“对不起”,而父母也总在等我们的一句“谢谢”。回家的路上,夕阳红着脸,渲染了大半边天。我仰着脸,任红色映在我的脸颊。夕阳是无私的,无论是晴是雨,都愿把最后一丝光留给世界。无论我们犯了怎样的错,父母也总会无私地原谅我们,温暖我们。

成长看起来是缓慢的,可待我走过长长的路回首来看,成长便好像是那一瞬间的事。那份惭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评审团·学亮点】

彤彤:本文思路清晰,叙事完整。通过讲述“父亲不同意‘我去参加同学的生日会”以及“‘我与父亲在看花展的过程中手牵手走出拥挤的人群”这两件事,表达“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父女深情溢于言表。

雪雪:文章讲述了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实则以因果关系相连,有了前文“我”对父亲的埋怨和愤怒作为蓄势,才使得后文父亲的一番话更加直击人心,令人动容,进而凸显出“惭愧”的情绪。

婷婷:文章的结尾处理得也很巧妙,一方面运用富有哲理的话语总结成长的意义,耐人寻味;另一方面化用李清照的经典词句,有画龙点睛之效,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猜你喜欢
花展校服散步
散步的收获
散步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散步畅想
小兔一家看花展
一起去散步吧
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