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香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促进我国建筑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来进行工程施工,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益以及施工质量的提升也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在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有施工难度高以及建设过程复杂的特征,也就要求施工企业能够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保障装配式建筑的各个施工环节得以有序开展,本文主要就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以及管理要点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管理;要点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也随之兴起,在这一管理模式中要求对建筑中的部分以及全部构建在专门工厂中进行预制处理,随后运输到施工场地中,通过进行构件连接的方式,来获得预期的工程施工效果。因为装配式建筑施工难度比较大,对于施工技术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也就需要各施工企业能够做好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跟管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1、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概述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主要分为构件生产环节以及建筑工程实体施工两个阶段的内容。较之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模式,装配式结构工程的施工难度更大,构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借此来满足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需求。
2、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2.1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作为建筑项目工程的发起者,在建设单位完成了工程项目的分包之后,依旧充分发挥自身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首先在项目分包决策过程中,要做好对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资质的全面考究工作,确保各承包单位具备有良好的施工能力。此外如果建筑工程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采用到了新材料以及新技术时,还需要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施工可行性的认证,确保施工质量能够满足相关的工程需求。最后需要做好各施工参与方的管理协调工作,针对许多施工单位共同参与的情况,要做好全部参与方的协调管理工作。
2.2设计单位
在具体施工方案以及构件生产过程中,设计单位也需要对具体的生产环节进行明确,针对建筑中装配式施工工艺的具体应用类型、结构以及转配部位等内容进行明确,对于施工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也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不同施工参与方的具体需求,对于后续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开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具体设计工作中还可以积极借助于BIM技术来开展各项设计工程,确保设计结果的科学性跟合理性,还能够有效减少设计方案跟实际工程施工存在的误差。
2.3生产企业
预制构件是由专门的生产企业负责的,因此生产企业还需要做好对构建深化设计、应用检测以及信息储备等多个方面的管控内容,在具体加工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承担起质量责任,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预制构件技术生产效果,确保产品的整体应用效果。生产企业还要建立构件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制度,做好各项生产数据的记录工作,来为后续的核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进行混凝土构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对生产所用的水泥以及砂石等原材料进出质量检测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来达到预期的质量监督效果。
2.4施工单位
针对施工单位而言,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能够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规范进行明确,还要构建专门的质量检验部门跟管理制度,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安装全过程的管控工作。施工单位要做好各种施工材料的进场检核工作,除了做好预制构件安装前的质量检查工作之后,还要做好各个施工班组之间的协调与管理工作,对于施工流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由专门的工程负责人进行施工质量自检,在检验合格之后方能够交由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2.5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要积极参与到预制构件的生产、安装以及验收全过程中,对于不按照规范进行生产的环节要及时发出监理通知单,终止其施工操作,这样才能够确保质量的检测结果,来达到预期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效果。
3、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要点概述
3.1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的监督
目前对于预制构件主要划分为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结构预制构件这两种类型,不同的构建类型决定了其对于预制构件生产上选用不同的监督方式。在进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监督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在构件制作之前,从原材料上面确保预制构件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相关监督人员需要对所有制作构建的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所有的混凝土构件都具备有出厂合格证明,这样才能够保障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应用效果。在进行钢结构预制构件的检查过程中,要做好对钢筋以及焊条等配件的检查工作,确保这些配件的光滑程度跟完整程度,并要求所有配件均具备有详细的质量合格报告。只有在做好了两种预制构件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才能够为后续的装配式构件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构件安装过程的监督管理
监理单位要积极组织施工单位以及生产厂家进入到施工现场之中,并且做好预制构件的检查工作,在该过程中要求所有的预制构件都能够对其外观质量以及合格证进行检查,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严禁进入到施工场地之中。在套筒连接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技术难度比较高,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能够加强对该施工环节的重视力度,将安装偏差控制在2~3mm。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套筒的安装质量,为后续的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有构建了完善的质量保障措施,才能够保障构件安装环节的有序开展,达到预期的建筑施工效果。
在具体的装配式构件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来进行预制构件的安装工作,当不同构件安装到位之后,进行后浇区的钢筋绑扎施工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对钢筋绑扎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在保障绑扎施工质量之后,方能够进行后续的工程施工。采用钢筋套筒灌浆法进行预制构件的连接工作,相关监理管理人员需要就套筒以及预留孔的规格和位置的检查工作,还要对连接钢筋的规格和数量进行检查,并且要做好验收结果的记录工作。
3.3构件连接质量的监督
在完成构件的安装工作之后,施工人员需要立即进行构件的连接工作,其连接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目前在进行装配式构件的安装施工过程中,重要采用的是浆锚连接方式以及套筒连接方式两种类型。在浆锚连接模式中,主要是采用钢筋混凝土锚固的方式来进行预制构件的连接工作,其连接长度比较大,在预留的波纹管上面还留有比较大的孔洞,因此对于钢筋位置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在浆锚连接模式中,对于受力情况还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需要监督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力度,确保受力方向的合理性跟有效性。
结语: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很多施工企业也都开始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来进行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针对装配式施工技术施工难度高以及精准度要求高的特点,需要各施工参与方还能够积极参与到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并在保障施工质量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益和施工进度,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着良好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成林.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0):2754.
[2]幸幸.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要点[J].城市建筑,2019,16(29):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