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形象社会认知研究

2020-07-23 08:29沈雪洁梁楚怡
丝路视野 2020年3期
关键词:长颈鹿非洲

沈雪洁 梁楚怡

摘 要:本文通过梳理长颈鹿在历史记载、大众媒体、科学家视野中的形象,分析长颈鹿被再现的不同角度,探讨野生动物保护志愿服务给长颈鹿带来的双面影响,倡导人类应该具有“自然-文化”统一的观念。

关键词:长颈鹿 非洲 人类世 大众媒体

长颈鹿走进我国大众视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麒麟身上,根据《榜葛剌进麒麟图》记载,永乐十二年榜葛剌国向明朝皇帝朱棣进献的麒麟很可能就是长颈鹿。

一、大众媒体中的长颈鹿形象

那么在今天,长颈鹿在我们普罗大众的心中又是何种形象呢?

以用户量超10亿的社交软件微信为例,在2018.12.11-2019.12.10这一年时间当中,“长颈鹿”作为关键词的微信热度达20,295,全年热度趋势如图2。“长颈鹿”一词的热度显然与一些热门推送文章有关。比如途中ABCDE五个起伏点当天,都有比较热门的文章。

1.长颈鹿大多是gay、蓝鲸的“屁泡”比马大……神奇动物在这里!(TalkMore语 2018-12-19)

2.被施魔法的长颈鹿|儿童故事(儿童成长故事 2018-12-24)

3.千万不要给孩子买长颈鹿(学乐英语SCHOLASTIC 2019-04-24)

4.千万不要给孩子买长颈鹿(广东共青团2019-05-02)

5.有声绘本:《长颈鹿》小小自然图书馆(快乐成长联盟 2019-05-09)

上述五篇文章均出自与少年儿童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内容以动物知识科普、童话故事为主,其中C和D是两篇同样的文章,叙述对象是近几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高大的长颈鹿玩偶。不难看出所有对于长颈鹿的介绍都是面向年龄段较低的少年儿童的,有明确的读者群体指向性,长颈鹿的形象往往是幼齿化的。

长颈鹿一直是儿童文学的宠儿。比如《鳄鱼爱上长颈鹿》《编织长颈鹿》等文章都出现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当中。帮助导演雷米·贝占松拿到2013年第40届动画安尼奖最佳导演提名的动画影片《长颈鹿扎拉法》中,非洲长颈鹿“扎拉法”被当成埃及帕夏送给法国国王的礼物,以请求法国国王出兵援助他们。天真正直的小男孩马基一家人被人绑架为奴隶,即将被贩卖到法国。马基挣脱了手铐开始逃亡,途中遇上了长颈鹿“扎拉法”,小男孩很想带上“扎拉法”一起回到家乡非洲。这段故事是根据十九世纪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长颈鹿被描述成可爱、单纯的形象,该故事也反映了长颈鹿一段悲惨的历史,自从人类发现长颈鹿以来,就把这个个子高高大大的物种视作一种奇珍异宝被到处赠予、换取价值。

二、科学家视野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在以往一直被视为同一个物种(Giraffa Camelopardalis),2016年《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指出,长颈鹿属于4个不同的物种:G.camelopardalis, G.reticulata, G.tippelskirchi, G.giraffa.追溯到40~200万年前开始,他们一致没有彼此进行基因交换的证据。当长颈鹿由1个物种被划分为4个物种,长颈鹿中的一些“亚种”的受威胁程度就被远远低估了。比如,罗斯柴尔德长颈鹿目前已知有1,399头左右,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发布的INCN红色列表种类及标准,从数量和种群数量方面考虑,罗斯柴尔德长颈鹿已经可以被列为濒危物种。我们对长颈鹿的了解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长颈鹿行为模式和动物园中长颈鹿的饲养问题两个方面。在长颈鹿保育工作中,面对他们出现的一些疾病等突发状况,工作人员往往难以应对。

三、长颈鹿在非洲

在当前严峻的保育形势下,依然可以生活在非洲稀树草原的长颈鹿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免去了被完全圈养的痛苦,更不必每日被大批游客围观甚至投喂。可是非洲草原上的长颈鹿的命运并没有比十九世纪时好上多少。比如在肯尼亚的索山布自然保护区,长颈鹿被半圈养,当地的野保机构通过道路横断法将保护区划分成格子,每天带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野保志愿者通过抽样扫描法,观测不同区域的长颈鹿活动,以期获得更全面、客观的数据。根据中国日报的报道,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参观野生动物作为旅行的主要目的,但是大象骑行、动物表演等项目对野生动物并不友好,给动物们带来关注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伤害。

同样,到非洲草原上观察长颈鹿,也会给长颈鹿带来惊吓、逃跑等自然状态下动物较少出现的活动反应。无论司机的车技有多么高超,酷炫的越野车给长颈鹿带来的声音、地面震动等影响都难以避免。长颈鹿保护区成了肯尼亚的著名旅游景点,出现在肯尼亚野生动物服务的网页上。旅游业在肯尼亚占据重要地位,2017年下半年增长了20%。近年来到肯尼亚观看动物大迁徙、参与野保的游客越来越多。游客们以学生为主,学生在这里收获了国际志愿者经验,政府看到了稳步增长的国民生产总值,当地野保机构以此盈利,并将盈利的一部分用于保护区修缮、外来物种引进等帮助模拟长颈鹿自然生活环境的工程。

长颈鹿被人们关注到是因为他们可爱的外形,那么是不是还有很多看起来没有那么可爱的动物被我们忽略了呢?人们对于濒危野生动物并不一视同仁,幼齿化的动物往往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与保护。著名的动物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or World Wildlife Fund)的图标就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而那些看起来不够接近于人类婴儿长相的动物,比如鸟类,即使是灭绝了,人们好像也并没有多少愧疚之心。

四、人类的使命

我们不断强调人类的优越性,其实不过是人的特性。《逃避自由》中弗罗姆的平等观念是,每个人都不同,但是人人平等。如果放到更广阔的自然领域,人类与其他物种非物种之间的区别,也不过是人类的特性而已。我们有没有必要,在这些特性中加入诸如“光辉闪耀”之类的词汇,仿佛要陷入一场自我催眠之中呢?

人类聚群而居,建构社会,作为物种有特性,在自我的社会体系中评价人类族群与其他种类,产生的骄傲感能否自圆其说呢?在逻辑层面上,那更像是一种自说自话的,循环论证的狂妄。

人们不断规约自己,形成共识,是人的情绪与理性的综合体现。就当下而言,人或许不是万物之灵长,而是渴望成为万物之灵长。

人总是不滿足于现状的,总是在不断追索的,虽然盲目的骄傲感的另一面便是自卑感,可能来自蒙洪之初人面对强有力的动物时感受到的无能为力,而今才要包装自己的优越之处在其他物种面前保持微妙的心理平衡,但当人把人性定在如此难以人人触及的层面并切实不断追索之时,我们仍能感受到作为物种的人类负有的强烈使命感。“自然—文化”应该是一体的,并不相互对立。当地球进入到人类世,人类依然是万物中的平凡一类,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会给我们唇亡齿寒的感觉,我们有义务也有必要把春天还给长颈鹿,也还给所有被我们伤害着也忽略着的物种。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希·弗罗姆,刘林海译.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2]“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参见莎士比亚,朱生豪译.该撒遇弑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7.

猜你喜欢
长颈鹿非洲
An Uncommon Trip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不要小看长颈鹿
长颈鹿的烦恼
非洲草原英雄榜
长颈鹿
长颈鹿
搬过来,搬过去
马达加斯加2:逃往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