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欣
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爆发彻底改变了整个春节期间的一种喜庆吉祥的氛围,从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状况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及其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技术水平进步等基本的社会经济管理要素。突发性的大规模疾病疫情虽然不是我国经济内在的一个生产要素,短期内不太会影响经济生产要素的持续存量,但如何防控突发疾病以及防止疾病传播带来的恐慌将可能会直接改变人们对消费、投资、生产等行为,相当于整个经济管理系统将会受到外部因素冲击。
一、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1.直接影响短期消费市场。在短期消费市场,随着国民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要,中国的“假日经济”成为一种独特现象,其中主要是国庆和春节,一度被称为“黄金周”。“黄金周”中获益最突出的无疑是旅游、零售和餐饮,据搜狐网《2019年春节假期消费报告》的数据披露,2019年除夕至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9260亿元,较前一年增长8.5%;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报告同时分析显示,全国社会商品消费市场虽然消费总体需求增速有所放缓(其中高质量居民消费商品需求总体增长速度较快),但消费总体仍然继续呈现出增长平稳趋势。反观2020年新春,由于面对突发性的大规模疫情爆发过程以及其中的各种高风险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旅游、出行、休闲等各种活动将直接严重增大个人感染疾病的风险,人们往往更加愿意将全年可支配经济收入直接存入个人银行账户以备不时之需。消费市场需求明显下降、消费结构发生改变,电子商务由于避免了企业人际之间直接互动接触而得以获得较大推动。目前虽然官方没有公布全国相关统计数据,但据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最新转载的今年宁夏自治区春节期间的全区网络商品零售情况报告,全区1月23日-31日实现网络商品零售额3.58亿元,同比去年下降10.9%,其中与朋友聚会、走亲戚、拜年、户外活动紧密联系相关的红色服装毛皮鞋包、3c手机数码等各类线上商品销售较去年同期相比,降幅在18%以上。作为旅游大省的宁夏,通过其假日数据可以“一斑窥全豹”,疫情期间因停产、封城、封路等防控措施带来的经济“寒冬”对一季度乃至全年的短期消费市场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2.间接影响长期消费市场。长期消费市场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市场。据有关专业人士分析,由于疫情感染人群的基数较大,国家采取了限制人口流动、企业复工的措施,再加上我国经济正处在转换增长动能、追求质量增长的调控周期中,对房地产市场影响也是巨大的。可以通过2020房地产主要指标数据一季度在全年的占比来说明,2020年1月-3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21.8%,房屋竣工面积19.2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8.0%,房屋新开工面积17.04%,商品房销售额为17.04%;其中1月-2月上述指标分别为13.71%、13.02%、9.14%、8.28%和8.01%,从中可以看出,前两月对房地产企业影响比较大的竣工面积和开发资金来源两项占比都比较大。而这两项指标中,竣工面积又在1月-2月占比最大,足以说明如果项目不能如期完成,将冲击全年的竣工数据。此外,低于预期的竣工数据,又会影响到房地产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会直接传递到家电、建材设备、装修等领域。
二、疫情对生产供给侧的影响
1.市场物资短缺。相对于消费市场的直接迅速反应,疫情对生产供给市场的影响间接,效应也滞后。节前一段时间,疫情严重的只限于武汉市和湖北省等地,随着春运开始,疫情开始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蔓延,进而发展为全国性的人流管制和停产、停工。生产端首先表现为防控急需物资紧缺,如口罩、防护服、医疗器械用品产能严重不足,一度引发市场抢购潮,短时间内强劲拉动卫生医药需求,政府不得不对有关生产企业采取了管制措施。目前,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很多支持措施。如工信部在疫情发生后,紧急开发了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集合了400多家专门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及时开工复产;有关部门出台了鼓励企业扩大生产、提高产能的各种措施,如定向低息贷款、生产设备的税收加计扣除、保底收储等。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口罩、消毒水等大众防疫物资和防护服、护目镜等专用防疫物资的需求,仍然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持续高位。
2.企业复工难。据央广新闻报道,截至2月19日,长三角地区复工的规模以上企业数约占总数50%左右。这是乐观的说法,另一个角度说明仍然有50%左右的规模以上企业还没有如期复工。延期开工、人口限流、上游产业开工不足等供给因素问题,使工业和建筑业企业的生产要素市场出现了短时的紧缺现象,加之各类税费使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急剧上升,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生存难题。综合来看,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链条上游的器件和设备生产商生产延期,特别是异地供材企业,复工空间、时间不统一,下游企业复工充满不确定因素;二是人力资源不足,因为人口流动管制的情形不同,企业短期内用工难、用工荒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三是交通管制和小区封闭管理导致物流不畅,这一次就突出考验了电商企业的供货能力;另外就是涉外企业,因为疫情断航等原因,部分核心器件供货和产品出货都出现了延迟,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将产生一定影响等。
3.刺激惠企政策落地。疫情对地区经济造成了巨大重创,因为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集体注册总数的90%以上,中小企业在支撑我国地区经济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要作用,特别是市县经济更是以本地的中小企业为主要的支柱经济。面对新型冠状肺炎的一次突然袭击,许多中小企业由于流动资金数额较少,抗疾病风险适应能力差,自我应急救护管理能力弱,面对经济危机,经营陷入了困境。租金、员工工资、日常生活费用等都仍要企业照常足额支付,其中的自有流动资本很快就有可能全部耗费完毕,使得大批中小企业纷纷陷入经营危机。面对中小企业上述影响,苏州市政府于2月2日在江苏率先出台推出了一项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苏‘惠十条”:通过确保企业信贷贷款余额、降低企业融资流动成本、发挥工业政策导向银行化和国家队主導作用、鼓励工业金融机构通过保障性提供金融服务、实施援企就业稳岗补贴政策、缓缴社会保险、减免欠缴房租、减免税费、延期开业交税、扶持中小创业园。随后全国各地纷纷以此为蓝本,各级各类惠企措施纷纷出台。这些政策,对当前企业防控疫情期间的复工生产、流通、销售等将产生积极影响,或将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政商关系进一步产生深远影响。
三、疫情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1.阶段性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受疫情影响和进出口贸易限制,人民币走势受到了阶段性冲击,人民币在短期内贬值。根据《第一财经》报道,截至2月20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下挫,跌破7.03关口,日内跌超170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触及7.02关口,当日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呈震荡走低趋势。业内相关专业人士对此分析,新型冠状肺炎仍然主要处在早期治疗阶段,未来治疗发展趋势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如果这种疫情发展能够在短期内完全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产生太大的直接影响。如果疾病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则将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更多的拖累。新冠肺炎疫情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临时性冲击,未来人民币汇率将阶段性承压,疫情造成的市场情绪波动和经济基本面变化将会加大汇市震荡,这就意外着涉外企业的经营业务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2.影响国际之间合作与交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分工的细化使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新型冠状肺炎爆发时都很难独善其身。疫情发生后,我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以及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疫情最新情况,并邀请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赴华考察,获得了世卫组织的高度赞许。但是,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先后以休克式的国家间隔离措施宣布与中国断航,并对中国实施旅行和贸易等限制,这些做法严重干扰了国际间的正常往来与合作,干扰了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秩序,不利于建立健康、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
四、结语
今年新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就有点像一只“黑天鹅”,不仅会对国家人员财产造成重大生命伤亡,还可能会对正常的国民社会经济生产以及生活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但是我们还需要辩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充分认识和深入分析此次疫情爆发带来的各方利益影响,精准把握应对疫情爆发带来的重大发展问题风险和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进程带来的重大发展挑战机遇,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稳妥谋划务实地将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积极向前推进。同时,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建设能够有效提高我们国家社会综合经济实力,在及时应对突发大规模疫情时仍然能够保持有充足的社会人力、物力、财力及时投入其中,较高的疾病疫情预防风险控制管理水平也利于能够更好地有效抵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直接侵袭。因此,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疫情疾病防控综合能力的有效协调发展,才能有效率地降低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直接经济社会影响。在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炎爆发后,政府部门应从持续增加财政投入、刺激市场需求、减免主要行业受严重影响疾病行业的财政税收等三个方面尽快采取積极应对措施,维护国民经济正常健康运行,将新型冠状肺炎爆发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降到最低。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