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中,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但是,从整体上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浮于表面,没有上升到更深层次,尤其在教育方面,其仅仅被用作传递知识的工具,很少有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培养中学生的智慧能力。实践表明,当前青少年的能力普遍较弱,如生活自理能力欠缺、人际交往能力过低、应对困难的能力不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有限等。基于此,本文针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中学生智慧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生;智慧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4-0020-02
引 言
进入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然而,大多时候,我们对科技成果的应用,主要还是以工作、学习或生活的便捷为主,并没有更深层次地加以利用。其实,在教育方面,我们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让学生成为有智慧、有能力的人,能从容应对社会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处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材。
一、当前青少年能力较弱的主要表现
1.生活自理能力欠缺
许多学生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更不用说智慧能力了。有些中学生不会整理内务,洗衣、叠被都不会,经常将脏衣服拿回去让父母洗。还有一些高中生不会买菜、买水果,不会做饭、烧开水等。诸如此类的不懂、不会还有很多,有些简直令人发笑。
2.人际交往能力过低
相关调查显示,现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低。一些学生有社交恐惧症,不敢与人交流;更多的学生则是不懂得谈话的技巧,与人交流困难重重。
3.应对困难的能力较低
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当遇到这些难题时,每个人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勇敢面对、乐观向上,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最终有效解决问题,但有些人会消极应对、怨天尤人。现在很多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较低,面对困难时无可奈何,表现为无力、无助、情绪低落,并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在发现没有人帮助自己时,就自怨自艾,或者听天由命;不能总结经验,下次出现类似困难还是同样无可奈何。
4.对于是非的判断能力不够
很多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较弱,不能准确判断社会上的虚假信息、虚假行为,导致其易受到伤害。每年都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学生单纯幼稚的特点,对其进行利诱,导致这些学生上当受骗,甚至死亡的惨剧。现实中,有很多现象看起来正常,但事实上可能只是伪装后的表象,我们要善于识别。有些时候,一些青少年因为不辨真假,也会做出有违道德、触犯法律的行为,当接受惩罚时,还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5.很多学生对善恶的认识和分辨能力不强
维护社会稳定的三大工具:一是道德,二是纪律,三是法律。其中,道德的作用尤其重要。我们要分清善恶、辨别好坏,就要有睿智的头脑。但当前部分中学生对善恶的认识和分辨能力不强,常常把善的当恶的、把恶的当善的。辨别真伪,需要智慧,需要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尤为重要。
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中学生智慧能力的有效策略
1.重视对学生智慧能力的培养,摆脱以知识教育为主的局面
当前,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然而,这种应用大多以基础学科教育为主,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指挥棒,围绕中考、高考进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有沦为考试工具的趋势。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不应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智慧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的智慧并非知识的积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智慧能力的培养,摆脱以知识教育为天下的局面。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所以,要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中学生智慧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要改变过去的思想观念,摆脱以知识教育为天下的局面,除传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智慧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才会保证采取的行动行之有效[1]。所以,教师首先要重视对学生智慧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基础。
2.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理想、志向,对于一个人来说极其重要,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人拥有智慧的前提。鸿鹄能够高飞,在于其志向远大。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具有远大志向。因为人有了远大志向,才有前进的方向、奋斗的动力,如此智慧才能慢慢通达。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可以采用视频、音频资料或网络资料,将古今中外具有远大志向人物的事迹播放给学生,如周恩来、谭嗣同、梁启超的故事,闻鸡起舞、精忠报国的故事等,通过耳濡目染,使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进而培养其智慧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要想对学生进行智慧能力的培养,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果说志向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那么道德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道德具有品质、品格、品德三个方面的特点。道德是天地的能量,也是自我立身社会的准绳。历览古今,凡是大智大慧、万民敬仰者,无不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历代前贤,不乏其人,风骨超迈,志高品洁,他们都是具有高尚道德的圣贤君子。这些人历经数千年,依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他们的家道事业也绵延不绝,这都是道德的力量。唯有道德高尚的人,才具有真智慧;而道德低下的人,只拥有“小聪明”。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将那些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物的事迹制作成视频让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谈体会,写心得;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收集古今名人道德风范事迹,把这些故事讲给父母听,并谈谈自己以后如何向这些人学习。中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不足,反映了當前教育的缺失。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先进性,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逐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发展。当前,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学生要想适应这样快速发展的社会并且融入其中,必须有创新思维和能力[2]。一个视野狭隘、思维有限的人,是很难具备创新能力的。换句话说,要想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即使不出门,人们也能够实时了解全国各地的信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正确利用信息技术浏览信息,养成广泛涉猎、汲取信息的良好习惯[3]。了解这些信息,学生的视野会得到拓宽,思维会得到发散,创新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5.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
人们常说,方法总比问题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经验,在生活中总是问题比方法多。因为经常面对挫折、困难,所以学生会受到打击,其自信心也会不断下降。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例如,很多学生在学单词时很吃力,不知道如何才能记住成百上千个单词,而网络上有很多“学习达人”会分享他们学习单词的经验、方法,而这些均有着指导和借鉴意义。又如,青少年由于压力大,存在很多负面的情绪和不健康的心理,如紧张心理、焦虑心理等。而网络上有很多人也存在这些心理,并且分享了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说,网络平台是一个“方法库”,里面有解决各种问题的方式、方法[4]。掌握了这些方式、方法,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也会越来越高。
6.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明辨是非、善恶,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根本。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真正能够明辨是非、善恶的学生很少。很多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念。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些正能量的影视剧,如《当幸福来敲门》《永不妥协》《阿甘正传》等。青少年喜欢看影视剧,选择这种方式可以投其所好。在这些影视剧的影响下,学生也会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什么是丑、什么是美。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应用信息技术时,教师不能将其效能局限于传授知识,还要向更深的领域拓展,以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在培养学生智慧能力这一方面,信息技术有着丰富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其价值,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王咸伟,徐晓东,刘欢欢,等.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9(01):67-76.
连珂.信息技术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角色与作用[J].才智,2019(21):63.
陈雄辉.教育信息化:人的全面发展何以可能[J].电化教育研究,2015(06):12-15.
刘娟,张燕.信息技术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路径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6(09):62-64.
作者简介:梁晓菊(1966.4—),女,甘肅榆中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