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形容惊慌失措、自相惊扰的样子。
【出处】
《晋书·谢玄传》
【小故事】
公元383年,前秦国君苻坚亲自率领大军,意图南下攻打东晋。东晋孝武帝下旨任命谢玄为先锋,统领徐州等地的军队,和他的叔父征虏将军谢石等一起抗击前秦,军队有八万人。谢玄首战告捷,击溃敌人先行部队,活捉敌将,获得敌军军用物资。
苻坚认为自己兵强马壮,战胜晋军绰绰有余。他讓军队驻扎在寿阳(今安徽寿县),在淝水沿岸布兵列阵,准备和晋军一决雌雄。
谢玄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只能以智取胜。于是,谢玄派使者到秦军大营说:“你们远道而来,却在淝水边上安营扎寨,是不是不想速战速决?请贵军稍向后退一点儿,让我军渡过淝水和你们决战,这不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吗?”苻坚召集秦军主要将领一起商议对策,将领们认为,只要坚守淝水,晋军就不能过河,形势一定有利于秦军。
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只管让我们的军队后退,让晋军过河,等他们刚过河,我们就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将晋军赶到河里,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
秦军大将苻融指挥秦军后退,不料士兵接到后退的命令后,误认为前方打了败仗,一下子乱了阵脚,难以控制。此时,谢玄等将领带领精兵渡过淝水,给秦军迎头痛击。苻坚的军队溃败逃跑,自相践踏,狼狈不堪,投水而死的不计其数,将淝水都堵塞了。秦军其余人马丢盔弃甲,连夜逃跑,路上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晋军追赶来了。最终,晋军以少胜多,打败了秦军。
【智慧点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冷静,那么在心理上就已经打了败仗,还怎么能战胜困难呢?因此,我们不要自己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