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蓉 王牧华
摘 要:21世纪以来,学习投入已经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学习投入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理论内涵不断扩充、影响因素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不断扩展。这些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在于:以整体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学习投入,以高校为中心协同改革提升大学生学习投入,以多学科融合拓展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投入;内涵变迁;趋势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学习投入(Student Engagement)作为一种积极的学习行为实践,被欧美国家视为一种测量教育质量的有效结构,在高等教育领域持续占有突出地位[1]。2017年,加拿大高级商学院联合会议(AACSB)把学习投入确定为高校发展质量标准的“三个支柱”之一。学习投入对学业成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Trowler(2010)认为学习投入的重要性已“不再受到质疑”[2]。目前,学习投入已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们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多元视角、相异维度展开了广泛的探讨,丰富了学习投入研究的成果,深化了人们对学习投入内涵及其内在机制的认知。高质量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有关大学生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持续关注的焦点[3-4]。基于对心理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roQuest Psychology Journal PPJ: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及心理学文摘库(Proquest PsycINFO)文献资料的收集,采用逻辑分析与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国外现有关于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成果分析,阐述大学生学习投入内涵研究关注点的发展与变迁,剖析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究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未来趋势,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一、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的进展
多年来,欧美国家高等学校大学生对学习的冷漠以及大量学生在没有获得学术资格的情况下放弃学习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为了应对这一现实,过去几十年,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例如Tinto,1997;Illeris,2009;Brannan et.al,2013;Abraham, 2019)。这些研究结论一致表明了学习投入对学业成就的积极作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Patrick T. Terenzini在总结了数千项研究后也得出了类似结论。然而,随着大学生学习投入实然状态的研究及其批评理论的出现,学习投入研究的关注点逐渐发生了变迁。Asare(2017)等人研究发现,现有大学生学习投入文献都集中在高等教育环境的研究倾向,禁锢了对机构外部影响学习投入因素的理解和探索,要有效促进大学生学习投入,应该纳入与社会和家庭有关的因素[5]。James等人(2019)则进一步明确,针对学习投入结构的多维性,必须从学习者的角度理解投入的需求才能促进其有效实现[6]。
当前,大学生学习投入内涵研究已突破对投入行为本身的理解,转向采用社会文化建构主义整体观系统把握学习投入前因后果及社会心理过程,其外延已扩大到虽然隐蔽却持续存在的结构性因素。
1.大学生学习投入理论内涵的不断扩充
在高等教育文献中,最早也是最广泛被接受的学习投入观点强调投入行为实践(Finn 1993;1995;1997),即“学生投入到教育上有目的的活动的时间和精力”[7]。由于其包含更多投入远端的后果,至今在教育质量测量中仍然被广泛运用。如,自2000年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NSSE)调查实施以来,目前已被澳大利亚(AUSSE)、英国(UKES)等众多国家高等教育系统采用(Coates& McCormick,2014)。然而,行为观只解释了学习投入多维图景的一部分,对学习投入的解读占主导地位的心理观把学习投入分为行为、情感及认知三个维度(Newmann,1992;Fredricks等人, 2004)。心理观首次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投入体验常常会伴随着情感强度,清晰分辨了学习投入的相关状态,但却明显存在淡化客观情境和社会背景重要性的弊端,因为学习投入从根本上是情境化的社会心理活动——它源于外部背景和个体内部心理的相互作用。
学习投入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期望,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当被强制性要求使用基于Web材料时学生投入度较低,因而,不能把学习参与(Student Participation)等同于学习投入[8]。对学习投入异化现象——
“疏离”(Being Isolated)的研究发现“疏离是与一个群体或一个人应该属于的活动隔离的状态”[9],“(强大的文化冲击让学生)犹如脱离水中的鱼”。这些研究结论揭示了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实际挑战,呼吁高等教育要实现本体论转向,还需要“吸引整个人:学生们已经知道什么,他们如何行动”[10]。Macfarlane (2017)的研究发现,当前学习投入研究还存在形式化、控制化、游戏化和绝对化等弊病,必须将研究重点转移到更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上来[11]。显然,学习投入是一个广泛的结构,涵盖学生体验的学术和某些非学术方面。社会文化观首次强调了社会经济、家庭文化等先于结构性因素是一个极易被忽视但却非常关键的环境背景部分。Bryson和Cooper等人(2010)采用建构主义视角进一步深化了学习投入的内涵,投入既是一个过程(机构所做的),也是一个结果(学生所做的,即“学习投入”):“學习投入的概念包括作为学生的观念、期望和经验以及作为学生的建构”。对“以往经验”的强调逐渐扩大了学习投入的内涵。 Zepke(2015)采用整体性的社会文化论做了更为完备的界定:“学习投入是将课堂、个人背景和更广泛的社区作为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的黏合剂”[12]。近期的整体研究中,Kahu(2019)等人构建了一个更加系统的多维影响因素框架,彻底将投入的前因后果与心理社会状态区别开来[13]。学习投入的内涵在不断扩大,因为学习投入发生在不同的场所,包含了不同的内容,只有在整体观念理念指导下,才能实现对学习投入的实然认知。
2.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不断扩大
虽然有效的学习投入教育实践通常会使所有学生受益,但能否产生影响往往是有条件的(Cruce等人,2006; Kuh等人,2008; Pascarella和Terenzini,2005;Zepke,2017)。随着学习投入理论研究的深入及多学科融合发展,学习投入影响研究已从一维概念解读拓展到多维影响因素的系统剖析。自从20世纪末以来,学生投入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业成就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Astin,1993;NSSE 2000;2014; Kuh,2003a,b;Kahuo 2013;2019),这些研究一致认为高等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来支持学习投入。教师在影响因素中的作用最为突出,因为教师给予学生的温暖和尊重给他们带来了归属感(Bryson and Hand,2007),积极的教师风度以及对课程内容的投入也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度(Zepke,2018)。还有研究发现“真实的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学术人员的促进,而不是依靠从老师到学生直接的知识传播[14]”。显然,教师和高校管理者是大学生学习投入直接引导者和最为直接的影响来源,还是把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联结者,因此,需要更多更直接的学校教育政策进一步缩小个体之间的学习投入差距。
关于社会和家庭因素的教育影响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科尔曼报告(1966)》:家庭和社会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班级和学校。生态理论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发现,年轻人在多个嵌套的彼此影响的交互系统中成长,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学习投入是一個具有多个相互关联因素组成的复杂概念(Astin,1963;Carey, 2013)),已被多方理论证实。当前的研究重心已转向采用系统论和整体观角度寻求理解每个维度的相互关联性(Kuh,2009; Axelson&Flick,2011; Zepke,2015)。较好的经济基础(Swain&Hammond,2011;Bray等人,2018)、父母较高的文化水平(Collier&Morgan,2008;Martin, 2014)以及较高的社会地位(Lehmann, 2014; Asare, 2017)被认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学习投入。虽然偶有个别研究发现非洲裔美国男性学生学习投入并不依赖于父母的教育水平,但拥有支持性家庭结构仍然可以提高学习投入度。尽管背景特征对大学生投入影响作用持续存在,但因其潜在隐蔽性,目前相当多国家的教育影响研究侧重于学龄早期,如英国严重缺乏对青春期和青年时期学生的社会和家庭因素研究[15],然而更多研究表明家庭确实在学生投入高等教育方面发挥了作用,学习投入作为主体性实践不能脱离学生的个体背景特征,如何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中新的挑战。
3.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方法的不断扩展
纵观现有学习投入的研究,构建学习投入模型占据主导优势。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的兴起与NSSE调查密不可分,目前主要以量化研究方法为主,虽然研究者都非常关注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16-17],但不断有研究证据对NSSE及其测量工具与方法的效度提出挑战:能否准确而全面地测量大学生学习投入[18]。由于一些较低一致性系数表明了不少题项未能良好地反映NSSE问卷的维度,因而过于依赖量化方法也难以全面收集和评价大学生的学习投入[19]。随着多学科的融合发展,不少研究者基于解释学和现象学理论把各种质性研究方法应用于学习投入研究,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质性研究方法允许深入调查真实的体验,能够提供参与者独特的个人经验(Yin,2009),特别是在现象与背景之间界限不明确的情况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关键优势是涉及使用多个来源和数据收集技术(Creswell,2009; Denzin&Lincoln,2011 ;Martín, 2014),还有研究者采用有针对性的生活史方法,在受访者的家中、社区、学校和不同组织中对89名本土出生的黑人和拉丁裔本科生进行了半结构化深入访谈,系统描述和分析了美国精英大学里的文化与学习投入的关系[20]。质性研究方法的运用,突破了量化研究的局限,有助于多渠道获取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田野资料,加深了对实然状态下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深层理解。
学习投入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无论是在概念解读、影响因素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了新的突破[21-22]。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创新,学习投入研究将产生适合未来社会环境的新内涵;在影响因素研究上,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高校为中心,融合社会文化和家庭背景对投入前因后果展开系统研究;纵观已有研究,学习投入研究已突破单一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融合多学科,系统化阐释学习投入的概念、过程和结果,以有效推进学习投入的实现。
二、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的启示
1.以整体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学习投入
学习投入早期研究关注点是投入行为的本身,将投入单一定义为“投入的活动和条件”,心理学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心理论对三个维度定义区分模糊,且仅限于个体内部心理定位投入,他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学术活动有关的方面,然而,学生自身的整体体验才是投入的关键,除非学校采用“整体性”方法,否则吸引学生的努力就不会成功[23]。社会文化建构主义和本体论进一步深化了学习投入概念,Haug等人(2019)认为,学生感知的投入度是当今高等教育课堂环境中的重要概念,从学生的角度检查投入度是进一步了解学习投入这种多维结构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的重要方面[6]。继Mann(2001)在投入方面社会情境化研究及Zepek(2013)的整体性框架之后,Kahu和Nelson(2019)将Nakata(2007)文化界面理论转化为具有动态性的教育界面,构建了一个以社会文化背景、心理社会影响、学习投入、投入近端和远端的后果等六个因素概念的框架,明确地把学习投入的前因后果与投入的心理状态区别开来。该理论突破了以往理论局限,注重整体性和社会文化生态系统论,强调学习投入是将课堂、个人背景和更广泛的社区作为学习投入重要因素的黏合剂作用[13],因而成为学习投入研究新的风向标。学习投入研究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本体论和社会文化建构主义方式定义投入的内涵,启示高等教育质量监督部门、高校教育管理者及教师群体需更加关注外部环境和社会文化与家庭背景因素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
2.以高校为中心协同改革提升大学生学习投入
学习投入研究的方兴未艾,说明高质量的教学在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Zepke, 2018)。同时,教育是改善个体经济命运的潜在途径,已成为许多低收入背景学生学习投入的主要原因[24],作为教育主要载体的高校,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补偿作用越来越大。然而,众多研究发现,来自不同社区和家庭环境大学生的学习投入还存在显著差异[25]。因此,学校承载着改变在校学生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梦想的任务更加艱巨。针对欧美常春藤高校不同民族学生在文化和经济上的差异对学业的影响,伯德(Byrd,2019)发出了严肃而发人深省的呼吁:高校必须齐心协力重塑自我,否则高等教育将持续在种族问题上发挥助推作用[26]。因此,在进一步推进学习投入有效实现的实践中,学校自身积极改革是未来教育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有人说为了提高干预的有效性,必须考虑学生不同的文化资源(Fiske, 2010; Stuber, 2011),还有人建议通过在学校建立适当结构,如脚手架(Scaffold-advising),还有研究者认为学校应当制定促进赋权于学生的课程(Mehan, 2012)。一项对美国加纳大学的研究认为,高等教育机构应充分认识与学生家庭建立合作关系的至关重要性,这样才能够更广泛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家庭如何给予他们帮助,如何加入家庭以加深和扩大学习投入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关注的方向(Asare, 2017)。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学习投入是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干预“结果”所产生的“学习投入”行为,只有机构通过与之相关因素协同变革使其切实具有“吸引力”,才会产生“学生投入”的理想结果。因此,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学校内部需以“大学生学习投入”为根本目标,关注整个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者共同的创造性和主体性意识;在学校外部必须与社区或家庭建立起密切和通畅的交流关系,而且这种关系须是相互的、连续的、不间断的,以共同促进大学生学习投入内外协同发展,切实提升大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业成就。学习投入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展开,国家之间正在加强合作,未来的研究趋势或将以加强高校为中心协同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展开探讨。
3.以多学科融合拓展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
学习投入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理论,只有从多学科角度出发,才能实现人们对学习投入实然和应然状态的把握。在20世纪末,对学习投入的研究以理性的思辨和问卷调查的实证数据分析为主,在内涵把握上,以行为论和心理过程论为主要切入点,采用重点讨论投入的行为如何产生,以及投入的心理过程维度及其相关性及中介效应分析居多,单一的研究方法显然难以探究学习投入复杂的实际状况。近期的研究中,较多研究者采用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这样不但使广泛的学生能够参与调查,以增加收集材料的广泛性和不同观点的可能性(Newby,2010);而且通过设计使用半结构性访谈了解调查现象,能够更深入地全面把握与该研究的总体目标相关的调查对象[22]。例如,“Sarah不确定她的专业是关于什么,她的写作也很困难,这在高中也是一个问题。她非常担心,因为这个学期的两个比赛将是作文考试”[27]。具体翔实的教育叙事的穿插,清晰展示了不同参与者的“心声”,能够给研究者和参与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学习投入问题并不是单一教育学学科的问题,而是涉及多学科、多场域纵横交错、交叉重叠的研究。由于学习投入是一个建构理论理念,解释学和现象学的呈现更能完整呈现个案的现实情况,然而量化研究补充了研究的数量过少的缺陷,所以针对学习投入的研究应以教育科学为核心,多学科融合,科学、系统、整体审视当下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实然状态,继而为学习投入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更多可资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Axelson R D, Flick A. Defining Student Engagement[J]. Change: 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 2010, 43(1): 38-43.
[2] Trowler V.Student Engagement Literature Review. 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York, UK: Lifelong Education Academy, 2010. Retrieved from http://www.heacademy.ac.uk/assets/documents/studentengagement/StudentEngagementLiteratureReview.pdf.
[3]王严淞,别敦荣.我国大学教学研究述评[J].中国大学教学,2019(1):82-92.
[4]史静寰,涂冬波,王纾,等.基于学习过程的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9-23.
[5] Samuel Asare, Helen Nicholson ,Sarah Stein. You cant Ignore us: What Role does Family Play in Student Engagement and Alienation in a Ghanaian University? [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2017, 39(6): 593-606.
[6]Haug J C, Wright L B, Huckabee W A, etal. Undergraduate Business StudentsPerceptions about Engagement[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2019, 94(2): 81-91.
[7] Coates H. Development of the Australasian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AUSSE)[J]. Higher Education, 2010, 60(1): 1-17.
[8]Gerald F. Burch, Jana J. Burch, John Womble. Student Engage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mplementing Mandatory Web-Based Learning Systems[J].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2017, 14(2): 116-125.,
[9] Mann S J.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Alienation and Engagement[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01, 26(1): 7-19.
[10] Dall'alba G, Barnacle R. An Ontological Turn for Higher Education[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07, 32(6): 679-691.
[11] Macfarlane B, Tomlinson M. Critiques of Student Engagement[J].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2017, 30(1): 5-21.
[12] Zepke N. Student Engagement Research: Thinking Beyond the Mainstream[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5, 34(6): 1311-1323.
[13] Kahu E R, Picton C, Nelson K. Pathways to Engagem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First-year 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Educational Interface[J]. Higher Education, 2019(6): 1-17.
[14] Zepke N.Student. Engagement in Neo-liberal Times: What is Missing? [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8, 37(2): 433-446.
[15]Hartas D. Inequality and the Home Learning Environment: Predictions about Seven-Year-Olds Language and Literacy.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J], 2012, 38(5): 859-879.
[16] Pike G R.The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NSSE Scalelet Scores[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006, 47(5): 550-563.
[17]Pascarella E T, Seifert T A, Blaich C. How Effective are the NSSE Benchmarks in Predicting Important Educational Outcomes? [J]. Change: 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 2010, 42(1): 16-22.
[18]尹弘飚.大學生学习投入的研究路径及其转
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6(11):70-76.
[19]Buckley A. Engagement for Enhancement: Report of a UK Survey Pilot[R]. York: 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2013: 11,12.
[20]Jack A A. (No) Harm in Asking: Class, Acquired Cultural Capital,and Academic Engagement at an Elite University[J].Sociology of Education, 2016(89)1: 1-19.
[21]王文.中国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内涵变化和测量改进——来自“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CCSS)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8(12):39-45.
[22]陈秀兰,陈曦,刘远芳,等.基于NSSE-China 调查的高校学生学习投入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2019(3):9-14.
[23]Kuh G D.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J]. New direc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2009(141): 5-21.
[24] Swain J.& Hammond C. The Motivations and Outcomes of Studying for Part-time Mature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Learning, 2011(5): 591-612.
[25] Bray M.Blurring Boundaries: The Growing Visibility Evolving forms and Complex Implications of Private Supplemmentary Tutoring[J]. Orbis Scholae, 2010, 4(2): 61-73.
[26]Jack A A. Poison in the Ivy: Race Relations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Inequality on Elite College Campuses[J]. Contemporary Sociology, 2019, 48(3): 292-293.
[27] Kuh G D. How to help students achieve[J].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7, 53(41): 12-13.
[项目资助:江西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5*5*4大学新生心理育人模式实践与效果实证研究”(16ZD021)]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