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留守与非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调查研究

2020-07-23 03:13邬思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情况差异儿童

邬思勇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教育学院,福建福清 350300)

一、问题提出

留守幼儿,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自己留守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6周岁以下的未入小学的儿童[1]。通常是指在家留守时间超过6个月及以上。城市留守幼儿即指其户籍所在地为城市或者城镇。以往大多研究集中关注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而据推算,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在6972.75万人,城市和城镇留守儿童的比例占到了12.48%[2]。城市留守幼儿群体的健康发展缺乏必要的关注和重视。

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学习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外在表现。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3]。它伴随着儿童个体发展的整个过程。不同年龄的儿童作出利他选择的人数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利他观念和实际的利他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增加[4]。

城市留守幼儿由于父母工作调动或者基于教育资源空间布局考虑等因素,多由父母一方或者祖辈、亲朋好友照料,其幼年生活或许被忽略、拒绝,易形成不安全型的依恋,其社会性发展也存在一些异常问题。隔代抚养中不科学的教养方式无法给儿童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和人格教育,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5]。亲子关系残缺的留守幼儿在社会规则的认识上往往弱于非留守幼儿,人际交往和情绪调节能力也相对较低,分享、合作及安慰等行为表现不尽如意[6]。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已有研究大多是围绕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现状及干预对策方面,很少涉及城市留守幼儿群体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因此,本研究基于这一情况,运用实证数据来呈现和剖析城市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现状情况。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福建省泉州市、福州市、厦门市三个地区(2017-2019 年福建省GDP 总量排名前三)不同类型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80份,收回265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92.5%。其中城市留守幼儿100份,非留守幼儿150份;3-4岁幼儿87人(男35人,女52人),4-5 岁幼儿101 人(男54 人,女47 人),5-6 岁幼儿62人(男39人,女23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测量工具是邓赐平自编的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估问卷中,摘取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相关的项目所组成的《幼儿亲社会行为之教师量表》,总共11个题目,其内在一致性a=0.8724,评定采用三点计分,从“很不符合”(0分)到“十分符合”(2分),被试最低得分0分,最高得分22分。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将问卷数据录入SPSS25.0软件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城市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总体水平

表1 城市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描述统计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250名3-6岁幼儿,其亲社会行为总体平均得分为13.688。总调查样本中,男童的亲社会行为平均得分略低于总体亲社会行为平均得分,女童的亲社会行为平均得分高于总体平均得分,也高于男童的亲社会行为平均得分。由此可见,女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略优于男童。从年龄阶段角度看,3-4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平均得分高于4-5岁、5-6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平均得分;4-5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平均得分在三个年段中是最低的,也低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平均得分。由此可知,3-4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优于4-5岁、5-6岁幼儿,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优于4-5岁幼儿。

其中,城市留守幼儿(由父母一方或老人照养)的亲社会行为平均得分低于总体亲社会行为平均得分,更低于城市非留守幼儿(父母双方共同照养)的亲社会行为平均得分。为了解不同照养情况下城市幼儿在各具体亲社会行为方面的得分水平,做了如表2统计。

从表2可明显看出,在各具体的亲社会行为项目上,城市留守幼儿(由父母一方或老人照养)平均得分都低于城市非留守幼儿的得分情况。由此可得知,城市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低于城市非留守幼儿的发展水平。

在具体的行为项目中,城市非留守幼儿平均得分最高的行为项目为“Q5当别的孩子摔疼或受伤时,表示同情”,得分为1.62分,平均得分最低的行为项目为“Q7帮助生病的孩子”,得分为1.22分;城市留守幼儿平均得分最高的行为项目为“Q6帮助老师和别人收拾玩具,得分为1.28”,平均得分最低的行为项目为“Q8称赞别人,说别人的好话,得分为0.75”。可见,城市非留守幼儿与城市留守幼儿在具体的亲社会行为项目得分最高与最低项均不同。

表2 不同照养情况下各具体亲社会行为项目的描述统计情况(M±SD)

另外,从表2中还可发现,城市留守幼儿在“Q4当别的孩子烦恼不安时,会去安慰他们”“Q7帮助生病的孩子”“Q9能力很强”这三个项目上均分都低于1分,而城市非留守幼儿在这11项测查项目上未有低于1分的项目,且其最低项得分仅低于城市留守幼儿最高项得分0.06分。

(二)城市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表3 父母照养情况与总体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

由表3可知,儿童留守状态(父母照养情况)与幼儿总体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是显著相关的(P=0.000<0.05)。由此也表明父母的照养情况,即是否是留守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城市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在各具体项目上的差异分析

表4 父母照养情况与各具体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差异分析

由表4可知,利用t检验研究父母照养幼儿情况(城市幼儿留守状态)对于幼儿年龄、幼儿性别及具体各亲社会行为13个项目的差异性情况。不同照养情况对于幼儿性别这一项不会表现出显著性(t=0.557,p=0.578>0.05),意味着不同父母照养情况对于幼儿性别全部表现出一致性,并没有差异性。

父母照养情况样本对于幼儿性别,“Q1:当别的孩子疼痛或受伤时会帮助他们”“Q2:主动帮助别的孩子捡东西”“Q3:常邀请别的孩子和他或她一起玩”“Q4:当别的孩子烦恼不安时,会去安慰他们”“Q5:当别的孩子摔疼或受伤时,表示同情”“Q6:帮助老师和别的孩子收拾玩具”“Q7:帮助生病的孩子”“Q8:称赞别人,说别人的好话”“Q9:能力很强”“Q10:当别的孩子有困难的时候,会去帮助他们”“Q11:别的孩子喜欢和他一起玩”共12项没有呈现出显著性(t=0.557,p=0.578>0.05),意味着不同父母照养情况对于幼儿性别全部表现出一致性,并没有差异性。

父母照养情况样本对于幼儿年龄,“Q1:当别的孩子疼痛或受伤时会帮助他们”“Q2:主动帮助别的孩子捡东西”“Q3:常邀请别的孩子和他或她一起玩”“Q4:当别的孩子烦恼不安时,会去安慰他们”“Q5:当别的孩子摔疼或受伤时,表示同情”“Q6:帮助老师和别的孩子收拾玩具”“Q7:帮助生病的孩子”“Q8:称赞别人,说别人的好话”“Q9:能力很强”“Q10:当别的孩子有困难的时候,会去帮助他们”“Q11:别的孩子喜欢和他一起玩”共12项呈现出显著性(p=0.000<0.05),意味着不同父母照养幼儿情况对于幼儿年龄及具体的亲社会行为都呈现出差异性。具体分析可知:不同父母照养情况对于幼儿年龄呈现出显著差异(t=2.16,p=0.032<0.05)。具体对比差异可知,父母双方共同照养的平均值(2.04)明显高于由父母一方或由老人照养幼儿的平均值(1.80)。

另外,将幼儿总体亲社会行为平均得分情况与调查样本在年龄方面进行了差异分析。

表5 幼儿亲社会行为在年龄上的差异比较

由表5可看出,三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性差异(F=19.757,p<0.05)。通过选择Levene 法,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其结果为F=4.110,p=0.018<0.05,方差不齐。进一步通过Tamhane’s T2检验(见表6),经多重比较后发现,3-4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与4-5 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差异(p=0.000<0.05),与5-6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具有显著差异(p=0.513>0.05);4-5岁幼儿与5-6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差异(p=0.000<0.05)。

表6 各年龄段两两比较Tamhane‘s T2检验结果

此外,父母照养幼儿情况对于11项具体测查的幼儿亲社会行为项目中发现,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00<0.5),城市非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均明显高于由父母一方或老人照养幼儿(城市留守幼儿)的平均得分。

四、讨论

(一)整体性结果分析

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得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22 分。从调查结果来看,总体样本平均得分为13.688分,虽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但明显低于已有研究中得分17.432;从性别方面得分情况来看,调查样本中女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高于男童,与已有研究一致[7-8]。可能原因是整体的教育环境在对待不同性别幼儿的教养方式上,社会行为期待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一般社会文化期待女孩比男孩具有亲社会的特点,如更为合作、友好、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等[9]。

从年龄阶段得分情况来看,调查样本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并不是也得以提升,甚至出现了下降,这与部分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悖[10]。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分最高,大班其次,中班最低。可能的原因是小班幼儿本身的社会交往行为没有中大班频繁,在交往过程中更多还会听从成人所规定的常规要求。而中班阶段幼儿交往需求、意愿,交往行为增多,但在交往过程中缺乏交往技巧的恰当指导。伴随着对社会交往规则规范的认知发展,以及幼儿自我意识能力的发展,到大班阶段幼儿的交往技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另外,城市留守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分为11.1000,低于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城市非留守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分(15.413),与已有相关对比研究中结果一致[11]。由此可知,城市留守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低于非留守幼儿的发展水平。究其原因可能是留守幼儿的家庭主要照养者可能是父、母亲一方,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祖辈(或保姆)抚养,在隔代教养过程中,祖辈(或保姆)更多关照的是幼儿身体上的满足和生活起居,而在具体的交往行为指导上不能够给予足够的有效的指导;此外,缺乏父母亲的日常照养、教育及良好的亲子关系依托,城市留守幼儿大多不能够从积极的亲子关系中获得亲密的满足和归属,在情感的识别、表达方面可能得不到较充分的发展,在交往过程中亲社会性行为表现的主动性不足。

(二)儿童留守状态差异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相关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照养情况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幼儿的社会学习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模仿,不断潜移默化的发展过程。城市留守幼儿多是由父母单方或祖辈照养,在亲社会行为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缺乏可模仿的榜样或者可提供具体交往行为的指导者,在相应的情境中所表露出来的亲社会行为的主动性、对具体情境的识别能力等都相对缺乏。

(三)父母照养情况在不同年龄上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照养情况在不同年龄上呈现出显著差异,而不同年龄段幼儿亲社会性行为水平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3-4岁、4-5岁幼儿之间及4-5岁、5-6岁幼儿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可表明4-5岁幼儿年龄段为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亲社会行为和认知发展的指标有相关关系,比如自我认知、换位思考能力等[12]。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同,心理矛盾冲突也存在差异。照养者若缺乏对各年龄幼儿发展特点和需求的认识,在具体的行为指导上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父母照养情况在各具体亲社会行为项目上具有显著差异,在性别上并不具有显著差异

从调查中可看出,父母照养情况,城市幼儿的留守状态不同与其各具体亲社会行为项目均呈现出显著差异,但在性别方面并不具有差异,这与已有相关研究不一致[13]。在各具体亲社会行为项目上,父母照养的城市非留守幼儿得分均高于城市留守幼儿。结合总体描述情况,可发现在涉及同情、助人、赞许他人等行为上,城市幼儿得分均不高,尤其是城市留守幼儿平均得分均低于1分。在交往中幼儿需要对别人情绪进行识别,并作出相应的亲社会行为(如别人烦恼不安时的安慰,别人生病时的关心,别人表现突出时的赞许),城市留守幼儿表现会落后于城市非留守幼儿。有研究指出:具有丰富情绪表露的家庭可能促进儿童的情绪认知,这一认识又与儿童的社会行为和同伴关系的发展相关联[14]。城市留守幼儿缺乏父母照养陪伴,获取亲子交往中的情绪表露也相对更少,对他人情绪的认知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到其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发展。

五、建议

(一)父母应给予留守幼儿更多陪伴与关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儿童的亲子依恋关系的质量越高,儿童的自我概念的发展也越积极。此外,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依恋水平越好,也会影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状况,以此间接的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发展水平[15]。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也影响着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技能的发展。城市留守幼儿父母应提升育儿的认知水平,唤起亲权观念,尊重并满足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亲权[16];强化监护人责任意识,尽量减少幼儿被留守的状态,寻求更契合生活与工作的方式,给予幼儿更多的陪伴与关爱,让幼儿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感受归属感与安全感,从而更积极主动的交往,表现出更多受同伴喜欢和接纳的利他行为。为保证充足的亲子沟通时间和沟通频率,父母应该保持三天或者一个星期至少与幼儿沟通交流一次,并且每次交流都应该涉及到幼儿的内心想法,以增加留守幼儿对父母的信任感[17]。通过拓展父母与留守幼儿的沟通交流方式,亦能一定程度上保持亲子间情感的连接。

(二)家园共育:提升移情训练指导能力,激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动机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必然要以心理理论知识的发展为基础,他们只有在能够认识到他人的意识、情绪、信念、知识等心理状态,才可能对各种社会行为情境有正确的认识,并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反应[18],移情训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增强有显著效果[19]。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与其对情境的识别,对他人情绪的认知能力,进而表现出更主动的亲社会行为。照养者及幼儿一日生活的园所理应建立家园共育理念,提升自我对幼儿移情能力的指导水平,从而引发幼儿体验与他人情感的共鸣,激发其与人交往中的亲社会行为动机。

(三)家、园、社区应共同关注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成长需求和发展特点

城市留守幼儿在被留守过程中往往更多是由祖辈照养,或者是由亲戚、保姆照养,幼儿更多获取的是物质上的满足,情感交流缺失,更多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即使父母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与幼儿经常性的交流,但近距离的沟通与关切很难得以全然填充。无论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政府层面都应提升对该群体成长过程中需求的关注,尤其是心理层面精神需求的关注,提高对城市留守幼儿发展特点的认识,真正让幼儿适应学习环境、交往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和个性品质。

猜你喜欢
情况差异儿童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脱发 养“老金”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特殊情况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