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

2020-07-23 09:45:56冯翠林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0年3期
关键词:量表冠心病微信

冯翠林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老年疾病,其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由于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进而导致附着在血管壁,使其血管壁发生堵塞或狭窄,进而引发心肌缺血、心肌坏死等[1]。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一旦出现严重症状,则需开展介入治疗[2]。延续性护理作为稳定患者病情的有效方式,能够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得以提高,进而使病情得以稳定。在延续性护理中,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受到广泛应用。本次研究以94例老年冠心病患为例,分析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安阳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观察组年龄60~70岁,平均(64.38±1.56)岁,其中男 27例,女 20例。对照组年龄61~70岁,平均(65.78±1.45)岁,其中男25例,女22例。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3]、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意识障碍以及精神障碍者、存在其他恶性病变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及微信者、有阅读障碍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观察组实施微信平台健康教育:①首先在患者出院前,建立微信群,加入群者为专科医生、护士、其他医生和护理人员等。②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后,通过扫描医院微信二维码的方式,添加好友。③护理人员应提前准备第二天需要准备的内容,比如冠心病的药物作用机制、对缓解冠心病症状的食谱、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的动画演示等,经过专科医生进行审核后,应在第二天9点之前在微信群内发送。④每日安排医生在群里对患者的疑惑进行解答,由于多数人群均为中老年人人群,为了预防其眼部疲劳情况发生,应以语音形式进行表达,同时讲解有关冠心病的相关病理知识。⑤不定期在微信群开展有奖问答,从而调动患者学习的积极性,在比赛结束后,医护人员和医生应逐一讲解比赛题目,从而使患者能够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度加深[4]。

1.3 观察指标

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采用自制量表,分为用药知识、饮食知识、疾病知识三个项目,每项100分,得分越高掌握度越好。

心理状态评分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判定患者心理状态,量表共包含14个项目,每个量表中含有7个项目。量表判定评分:若得分在7分以内,表示情绪正常;若得分在7~17分,则表示可能有焦虑和抑郁症;若得分在17~24分,则表示肯定有焦虑症或抑郁症;得分大于24分,则表示患者存在十分严重的焦虑症和抑郁症。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维度。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等级资料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

干预前,两组用药知识、饮食知识、疾病知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用药知识、饮食治疗、疾病知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的对比(分,)

表1 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的对比(分,)

注:**同期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

images/BZ_110_248_1768_455_1883.pngimages/BZ_110_455_1769_1316_1824.pngimages/BZ_110_1322_1769_2232_1824.pngimages/BZ_110_455_1826_820_1883.pngimages/BZ_110_820_1826_1056_1883.pngimages/BZ_110_1056_1826_1200_1883.png images/BZ_110_1201_1826_1316_1883.png images/BZ_110_1322_1826_1684_1883.png干预后images/BZ_110_1972_1826_2116_1883.png images/BZ_110_2116_1826_2232_1883.png用药知识 64.38±2.45 79.66±3.42 26.530 0.000 64.56±2.27 72.33±3.51** 12.743 0.000images/BZ_110_248_1942_455_2001.png疾病知识 62.44±3.45 78.51±4.27 20.069 0.000 63.01±3.39 73.29±4.08** 13.286 0.000images/BZ_110_455_1942_820_2001.pngimages/BZ_110_820_1942_1056_2001.pngimages/BZ_110_1056_1942_1200_2001.pngimages/BZ_110_1201_1942_1319_2001.pngimages/BZ_110_1319_1942_1684_2001.png72.45±3.62**images/BZ_110_1972_1942_2116_2001.pngimages/BZ_110_2116_1942_2232_2001.png

2.2 分析心理状态评分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分(P<0.05)。见表2。

表2 分析心理状态评分(分,)

表2 分析心理状态评分(分,)

注:*同期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同期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

images/BZ_110_248_2371_470_2485.pngimages/BZ_110_470_2371_1360_2426.pngimages/BZ_110_1366_2371_2255_2426.pngimages/BZ_110_470_2428_695_2485.pngimages/BZ_110_695_2428_919_2485.pngimages/BZ_110_919_2428_1141_2485.png images/BZ_110_1141_2428_1360_2485.png images/BZ_110_1366_2428_1588_2485.pngimages/BZ_110_1588_2428_1811_2485.pngimages/BZ_110_1811_2428_2033_2485.png images/BZ_110_2033_2428_2255_2485.png焦虑 14.38±3.19 7.59±2.42 11.626 0.000 14.55±3.23 8.41±1.15*^ 12.277 0.000images/BZ_110_248_2544_470_2604.pngimages/BZ_110_470_2544_695_2604.pngimages/BZ_110_695_2544_919_2604.pngimages/BZ_110_919_2544_1141_2604.pngimages/BZ_110_1141_2544_1363_2604.png10.36±3.42images/BZ_110_1588_2544_1811_2604.pngimages/BZ_110_1811_2544_2033_2604.pngimages/BZ_110_2033_2544_2255_2604.png

2.3 分析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7.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83%(P<0.05)。

3 讨论

研究数据统计,我国多数人群的自我健康意识十分薄弱,且较多患者存在一系列不良生活习惯,例如熬夜、暴饮暴食、吸烟、喝酒等。加强慢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但对于教育方式的选择十分必要。微信平台作为现代人的首要交流平台,能够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定期推送有关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有充分了解,由此达到督促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的目的[5]。本次研究对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的优势和效果。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以中老年人作为高发人群,其发病机制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具有密切关联性。而多数患者由于家庭背景和学历的原因,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较低,严重影响其日常活动[6]。在临床常见的护理方式中,主要以延续性电话指导为主,其在电话回访过程中,由于情绪状态和家庭情况,导致无法对护理人员提供的全部信息进行接收。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为需要接受教育人员进行有关疾病以及健康生活行为的教育,使其能够对卫生保健知识充分掌握,并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利于自身疾病的知识或行为[7]。微信健康教育为临床新型模式,其主要是利用现代化方式,给予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该方式能够超越时间以及空间的界限,能够使健康教育内容以最直观、最快速的方式使患者能够了解,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途径[8]。微信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征:①具有及时性,操作便捷和直观,能够发送文字、语音、视频、图片,能够进行重复查看,由此建立动态、个体化以及连续性的管理模式。②具有互动交流性和双向性,微信平台的建立能够使医患间随时进行沟通,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指导,使教育效果的实时性得到提高。③能够将所有健康知识进行记录,且能够收藏医生的语音。④能够随时咨询,且能够使患者疑惑及时进行解答。⑤采用有奖问答方式,能够使患者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动,使护理效果得以提高[9-10]。

本研究结果从用药知识、饮食、疾病知识、心理状态及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数据充分证实,利用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方法,有助于患者更好的掌握用药知识,并改善其不良情绪,使其能够改善其认知,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能够改善其负面情绪,能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各项知识,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猜你喜欢
量表冠心病微信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微信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