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具体临床价值

2020-07-23 09:44渊,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根型功能障碍颈椎病

许 渊,龙 浩

(1.奇台县中医院疼痛科,新疆 昌吉 831800; 2.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疼痛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较为常见的颈椎病症,诱病因素主要为体弱年老、长时间维持前屈位姿势等[1]。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及颈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情形,致使患者产生椎间关节紊乱、椎间隙狭窄、组织粘连、椎间孔缩小、组织肿胀等不良症状[2]。本次研究将着重讨论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实施诊治处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6例,将全部入选患者通过数字随机表划分为两组。参照组病例共计38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中位数为(43.29±2.56)岁,患病时长平均为(5.43±2.10)年;观察组病例共计38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中位数为(44.28±2.59)岁,患病时长平均为(5.67±2.32)年。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推拿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坐位姿势,通过滚、揉等推拿手法来放松患者的肩部肌肉,随后对后溪、曲池、风池穴等穴位实施点按手法,点按时长为半分钟。之后使用右手托住颈枕部位,左手托住下颌部位,进行牵拉,牵拉时间保持在一分钟左右,并辅助患者完成旋转动作。推拿治疗时间为半小时,1次/日。观察组基于参照组增加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予以患者X线及CT检查,以明确需要进行阻滞的神经根。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对穿刺路径进行适当的调整直至抵达阻滞区域。若回吸无脑脊液、血液,则注射2~5 ml药物,每隔一日注射一次。7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结果:显效:患者经治疗后,颈部的麻木感及酸痛感基本上消退,未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任何影响;有效:患者经治疗后,颈部的麻木感及酸痛感明显好转,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轻微的不良影响;无效:患者经治疗后,颈部的麻木感及酸痛感并未明显的好转迹象甚至趋于严重化,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2)记录、对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评分的评价标准为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区间为0-10。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的评价标准为NDI评估量表,评价内容包含头痛、注意力、疼痛感、自护能力、阅读、重物提起等6个项目,每个项目均包含6个等级,分值为0~5分,颈椎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评分分值呈正相关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软件选用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率。P<0.05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对比

参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分别为84.21%、94.74%。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显著提升(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对照[n(%)]

2.2 两组的疼痛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对照

接受诊治前,参照组的疼痛评分为(5.65±1.57),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为(15.45±0.64),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为(5.29±1.62),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为(15.49±0.58);接受诊治后,参照组的疼痛评分为(4.36±1.28),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为(10.32±1.23),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为(1.28±0.98),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为(6.22±1.23)。接受治疗前,两组的疼痛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对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诊治后,两组的疼痛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

3 讨 论

颈椎病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诱发因素主要为颈部肌肉劳损及肌肉痉挛。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肩部位通常伴随强烈的、持续性的疼痛感,少数患者还伴随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上肢乏力等不良症状[3]。手法复位、针灸疗法、推拿治疗、中药治疗等均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用措施,但部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极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神经根阻滞术是一种新型的颈椎病治疗措施,是指通过颈部穿刺方式将药物注入患者的病变部位,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发挥抗炎、镇痛、消肿的功效,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缓解。但常规神经根阻滞术极易引发血肿、膈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喉返神经阻滞等并发症[4]。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具备实时动态引导的特征,能够直接观察到穿刺针的进针方向,有助于降低对患者血管及神经的损伤,准确到达阻滞部位,同时可清晰地反映注射药物的分布情况,有助于削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发现,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显著提升;两组的疼痛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提示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助于提升诊治效果,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同时可实现快速镇痛的功效,对患者病症康复进程的加快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疼痛程度的有效缓解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根型功能障碍颈椎病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观察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