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整本书教学尝试

2020-07-22 09:58尹小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整本书光明鲁迅

尹小红

统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很重视“整本书阅读”,他说原因有三:一是让学生相对完整地接触一些原典,给人生发展“打底子”;二是有意针对网络带来的“碎片化阅读”和“浅阅读”倾向,让学生多少回归完整的健全的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读书养性”,用整本书阅读来“磨性子”,培育毅力,涵养心智,祛除浮躁。

《朝花夕拾》这部回忆性散文集是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必读名著,共10篇。根据“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思想,我对这部书的具体导读设想如下。

一、初读:编织一张爱恨情仇网

初读是为了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细读文本,走近鲁迅,获得一些情感上的共鸣。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为了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鲜明的情感,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相关内容。

二、再读:勾画一幅成长地图

再读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鲁迅的成长道路和心路历程,理解鲁迅的人生选择,从而能思考自己想要走一条什么路。同样可以以填写表格的形式完成这一任务。

三、研读:构建鲁迅印象

充分利用前两轮的读书笔记,进行研讨、交流,了解鲁迅精神,理解鲁迅一生波折的原因。

(一)任务一:以“我心目中的鲁迅”为题,写一篇短文

鲁迅的精神世界太过复杂和丰富,初一学生的阅历有限,积累也不够,只要求学生能紧密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获得初步印象即可。

预设基本点:1.鲁迅是一个心中有爱,内心光明的人。对亲人,对师友,对在生命中给予自己温暖、关爱的所有人和事,都充满了热爱。2.鲁迅内心充满了大爱,他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特别是对弱小的、年幼的生命更加珍惜和愛护。他始终站在被侮辱被奴役的弱者一边。3.鲁迅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敢说,敢笑,敢怒,敢骂,决不隐瞒内心的不满、痛苦、矛盾。正如他自己所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4.鲁迅是一个觉醒了,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他看到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看出了国民心理的弱点,愿意为年青一代,为国家,为民族和人类光明的未来战斗、牺牲。

(二)任务二:结合《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探讨鲁迅所追求的生命之路

相关资料:《小引》和鲁迅弃医从文后简单的经历。

总结:从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至1926年创作《朝花夕拾》这10篇散文,鲁迅口诛笔伐8年,在与“正人君子”之流的论战中,孤军奋战。此时已是四面楚歌,现实“纷扰”“离奇”,且此时鲁迅大病复发,病情严重,所以内心更感“芜杂”“无聊”。在辛苦辗转中奔波,再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回望自己的人生路,回到了自己人生的起点,探寻自己的初心,想从内心深处的记忆中寻找生命的“闲静”,以抵御这样的“纷扰”;从自我生命的底蕴里,寻找光明的力量,以抵御由外到内的漫漫黑暗。我想这应该是鲁迅写《朝花夕拾》的一个最基本的动因。在完成《朝花夕拾》后不久,鲁迅定居上海,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活动,继续战斗。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一生都在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他笔耕不辍,就是要改造国民性,改变国民大众的思想。这个具有自我牺牲精神、责任意识的战士的理想就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指年轻一代)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猜你喜欢
整本书光明鲁迅
姚玉峰:给3万人带来光明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为你守护光明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孔乙己
阿迅一族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