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恢复后的缤纷花絮

2020-07-21 06:46
科教新报 2020年28期
关键词:考分北京大学考场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大学校门重新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学子敞开。特殊的时代产生了特殊的“新三届”考生,这批阅历不同、年龄参差不齐的青年在同一个年级相遇。那么“新三届”考生参加高考时,有什么花絮呢?

考场上的“喜剧”

寿剑刚曾是杭州大学政治系的学生,高考第一天下午考的是历史,由于他认为是下午两点半开考,就在招待所美美地睡了个午觉。起床后,他慢悠悠地走向考场,到海宁一中的考场一看,外面连人影都没有。他感到很奇怪,一问工作人员才得知,历史考试是下午两点开始。工作人员指着手表说:“你已迟到二十五分钟,按照考试规定,迟到半小时就不能进入考场,取消考试资格。”

寿剑刚回忆这个令人后怕的“插曲”:我被吓得不轻,赶紧跑步进入教室,惊魂未定坐下,监考老师又过来严肃地跟我说了一通考试纪律之类的话。我被弄得更紧张了,便不顾一切埋头答题。肾上腺素激增,下笔如有神助,结果历史考了各科中最好的成绩。我都不敢设想,要是多迟到五分钟,我就不能考历史了,此后的人生将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来自旧报纸的启发

杨念迅是杭州大学历史系1977級的学生,浙江义乌人,而义乌盛产红糖。1977年的历史考卷中有一道“黑水党”的题目,共五分,由于题目较生僻,答出来的人寥寥无几。杨念迅估计他在这道题上至少得了四分,他是怎么得到这四分的?

当时,报纸是稀罕之物,可以派上许多用场,比如糊墙壁、包红糖等,于是生产队负责管理报纸的会计会把每天送到的报纸平平整整叠好,然后在每年榨糖季前按人口平均分到每户。

杨念迅就经常翻看家里的旧报纸,巧的是,1977年高考前生产队分给他家的报纸上恰恰有一则关于黑水党的历史小常识。“当我在历史考卷上看到这道题目时,心差点儿从嗓子眼蹦出来了!”杨念迅回忆说。

志愿小插曲

现在考生填报志愿,不仅知道考分,也知道排名,更重要的是有往年各大学的录取分数和名次供参考。1977年则不然,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志愿既不了解也不看重,只要有书读,学校好点差点无所谓。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1977级的学生邱建伟,他选择中国科技大学作为第一志愿的原因,只是从广播里听到有这么一所大学,但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他愣住了:怎么在合肥?

北京大学经济系1977级的学生、后来出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海闻,他报考的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系,但当他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却被经济系录取了,他蒙住了:什么是经济学啊?

北京大学英语系1977级的学生申丹,填的志愿是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北京大学中文系1977级的学生黄蓓佳,填的志愿是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他们俩的志愿表上根本没有填北京大学,最后却被北京大学录取了。究其原因,除了他们的考分很高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政历清白,不少考生并不知其所以然,对现在的考生来讲,更是天方夜谭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新生

1977年10月,全国570余万名不同年龄、出身的求学者走进高考考场。这一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序曲,影响和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

图为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

据新华社

猜你喜欢
考分北京大学考场
中考分式求值面面观
期末小考场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数学模型之试卷综合评价模型
中考分式题题型展示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物理人物图书系列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